直击郑州再迎暴雨:市民用千斤顶砖头把车垫高,提前充电囤货(组图)
时隔一个月,暴雨再袭郑州城。8月22日13时30分,河南省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随后雨势渐起,16时45分继续发布暴雨红色预警。
历经“7·20”特大暴雨之后,郑州提前一天启动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关闭城区桥涵隧道,在此前险情、灾情发生地段预置物资,值守人员确保在岗。
与此同时,郑州市民普遍严阵以待。有郑州市民告诉南都记者,不少车主将私家车停在了高架桥上,居家避险者提前囤好了生活物资,给手机充满了电,有的还新买了口哨、救生衣或逃生锤。
“此时此刻,窗外的大暴雨像盆一样往下倒,一点不输7·20……请不要逮着一个地方可劲捶,扛不住。”8月22日14时许,郑州市民张女士在微博写道。她告诉南都记者,“最近这段时间,真的是心力交瘁。”
“7·20”特大暴雨中,张女士家人生活的白沙镇遭水淹。
“7·20”特大暴雨中,张女士的朋友被困5号线地铁口一夜,她的家人生活的郑东新区白沙镇正在拆迁改造,住的临时安置过渡房被水淹没,家电、衣物尽毁,至今在亲友处借住。而她自己所在的郑州市二七区,7月底受到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正面冲击,成为全市受影响面最大、抗疫战线最长的城区,14个街道被封控,80多万人被居家居院隔离。
“我已经快20天没出过门了,小区封控管理。”张女士对南都记者说道,“得知暴雨又要来了,我很担心白沙镇的家人,但又帮不上一点忙,一天要打好几个电话。祈愿平安!”在封控小区内,她的情况还好,社区有提供生活保障服务,目前供给正常,没有涨价或是缺货。
面对新一轮暴雨,郑州许多社区及大小商户也提早做了防汛准备。8月22日下午,市民王先生告诉南都记者,在他居住的小区里,物业人员准备的沙袋“明显比以前多了”,还及时清理了排水管道等,实时反馈给业主。
“7·20”特大暴雨中,他曾在开车回家途中果断拐入了处于高地的郑州科技馆,被该馆暖心容留了一夜,这一次他早把自家车辆停在了车库,还看见高架桥上停满了车,停在平地上的也用千斤顶把底盘顶起,在下面垫了好几块砖头。
此次暴雨到来前,市民王先生早早将自己的车辆停在车库,他看见一辆停在平地上的私家车被千斤顶和砖头垫高了一截。
市民任女士亲见了各方应对暴雨的准备,感到十分放心。她说,这几天自己收到了好几轮暴雨预警提示;小区物业用围栏和沙袋封住了楼下的下穿隧道口,每天都派人在停车场驻扎;值夜班的主管还将手机号发到了业主大群,以备有人临时求助。
据郑州市气象台预计,此次的主要强降水时段在22日下午到夜间,而任女士发现,从22日早上7点起,就有两名交警在附近的易积水路段执勤。她对南都记者说:“雨慢慢变大、直到滂沱,这两位交警一直在雨中淋着。”作为普通市民,感觉交警真的很辛苦,“希望他们可以进警车里避一避雨。”
相关新闻:
地下车库空无一车!暴雨红色预警 郑州高架桥上停满私家车 交警:不违章
经历“7·20”特大暴雨的河南,时隔一月再次遭遇强降雨。之前受灾比较严重的郑州、焦作、新乡等地,都在此次强降雨范围内。
8月21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全省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会上,楼阳生表示,面对此轮强降雨,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坚持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金标准,做到“四个确保、一个降低”,即确保不发生人员死亡,确保不发生水库溃坝,确保不发生河流决堤,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竭尽全力把损失降到最低。
河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涉及多地
8月21日晚,“郑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提醒市民暴雨将至,注意防范。
8月22日13时20分,河南省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平顶山、许昌两地区和郑州地区南部及南阳地区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已达50毫米以上,预计未来3小时内,平顶山、漯河、许昌三地区和郑州、开封两地区南部及南阳地区北部、周口地区西部部分地区累积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
13时30分,郑州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预计未来3小时内,郑州市区、航空港区、新郑、荥阳降水量将达100毫米以上,并伴有雷暴、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郑州高架桥上停满私家车
交警:不做违章处理
为了应对暴雨,21日晚,郑州已有不少市民将私家车停在了高架桥上。
对此,@郑州交警 回应称:暴雨将至,不少市民担心车辆被水淹,将车停放在高架桥等地势高处避险。交警部门对车辆因应急防汛临时停在道路、高架桥等处不作违章处理,提醒广大市民停放车辆时尽可能不影响道路通行,待暴雨过后要及时将车辆转移到不影响交通的位置。
小区门口堆起沙袋
地下车库空无一车
高架桥变停车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州不少小区的地下车库已经空了。
还有的小区,出入口已被沙袋垒成的堤坝封好,车库入口也已封闭,同时备好水泵,提前做好防汛工作。
在“7.20”暴雨中受灾严重的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目前实行24小时排查,300台水泵、20台发电机、1万个沙袋,以及4艘冲锋舟等防汛物品已准备就绪。
网友评论
面对极端天气,一定要提高防灾意识,注意安全,奋战在防汛一线的工作人员,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