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9.6°C-21.9°C
澳元 : 人民币=4.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美国打压TikTok考虑2原因,为何搞得“吃相难看”?(组图)

2023-03-26 来源: 香港01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前两日TikTok在美国国会参加的听证会,是人类商业史上不多见的「政治批斗」大会。

作者先写了一篇《TikTok「批斗会」及感想》,现在,再结合这个事情,对互联网内容管理的问题分享一些想法。这些问题我们平时是很少讨论的,现在突然有了新的契机和视角。

美国打压TikTok考虑2原因,为何搞得“吃相难看”?(组图) - 1

注:先说明,笔者不是IT/互联网相关领域(包括监管领域)的专家,主要是作为一名稍有点年纪的普通互联网民(90年代中开始上网),侧重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维度对问题进行讨论,仅提供视点参考。

问题1:美国为什么要打压TikTok?

TikTok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可总结为八个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那么美国政客为什么要打压和威胁封禁Tiktok呢?本质原因如下。

第一,TikTok(股东为字节跳动)是一家中国背景的企业,在美国的业务做得太大了。但光是业务做得大,不一定被打压。举个例子,中国背景企业,在美国开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餐饮连锁集团,专门卖中餐,会不会有问题?可能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个公司会被政治刁难,但我倾向于认为这个企业是安全的。对位来看,这和所有在中国经营的美国消费企业待遇是一样。所以,中国背景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二,TikTok的业务领域很特殊——涉及内容:1)通过手机端,它可以直接触达美国多达1.5亿的个人终端用户;2)对它的使用是较高频的。人们在娱乐上、精神上、生活上什至生计上都可能依赖它;3)它的功能是内容、信息的发布、流转、交互;这些内容对个人、家庭、机构、群体、社会乃至国家都可能有重要性;4)它掌握许多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都有巨大价值。综上,TikTok是一个顶流的社交媒体平台,应该可以说是一个「关键要害」的内容/信息基础设施了,具备巨大的政治及意识形态应用价值与潜力。

但这条,也只是美国政客实施打压的必要条件,还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并不只有TikTok具备这种能力——所有头部社交媒体,包括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都可以被用作这样的工具。2016年美国的总统大选中,俄国人通过简单的广告投放和社区运营,为特朗普的上台推波助澜,至少对选举结果产生了部份影响。这些社交媒体今天都是美国政客在选举政治中极度依赖的渠道和手段,所有政客应该都渴望在形式合规的前提下利用社交媒体资源,将合适的信息推送到合适的对象面前。除了顶流社交媒体外,传统媒体(电视、广播、网站、app等),podcast、小众社区(4chan、Reddit)作为舆论场的一部份,都可以影响政治。实际上,不同信息源、渠道、平台的差别,更多只是「量」的差别,而不是「质」的差别。(当然有人可以论证说,量变也可以到质变)。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平台基本都是美国本土企业,而不被美国今日理解所谓的敌对和竞争势力控制。

一个机构、企业、平台如果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一是有中国背景;二是业务又涉及到内容信息发布与流通,可能和政治有直接或间接的联动,那势必会引起美国政客、政府的关注。

事实上,也并不只有TikTok被关注:在特朗普下台前,曾把微信也纳入对象。如果特朗普/MAGA共和党在2024年卷土重来,不排除会重新对这些平台开展限制及制裁。

美国打压TikTok考虑2原因,为何搞得“吃相难看”?(组图) - 2

图为TikTok行政总裁周受资3月23日出席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Reuters)

问题2:TikTok在美国的竞争同行是否从中推波助澜?

TikTok的竞争对手,例如Facebook/Meta、YouTube/Google等,是否会推波助澜,落井下石?

针对此条,笔者不掌握任何证据,纯只是推测。我认为,这些企业多少会推波助澜。他们没有积极地出来游说封禁TikTok就很不错了,有可能担心政客立法方向不对,结果殃及池鱼,影响全行业——尤其是,主力推动对TikTok制裁的还是以共和党政客居多,而这些平台现在大多是偏左翼/自由派、同情民主党的。但如果两党政客找到他们,他们给TikTok说好话的可能性并不大。我们看听证会上,TikTok在谈及同行都是非常谨慎的,毕竟在别人的国土上,不想公开树敌。

但一个基本判断是,这些商业因素是次要的、辅助的,既非美国政客推动制裁TikTok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围剿TikTok主要还是政治驱动。

美国打压TikTok考虑2原因,为何搞得“吃相难看”?(组图) - 3

图为TikTok行政总裁周受资3月23日出席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Reuters)

问题3:TikTok在美国两党政治中大概是个什么地位角色?

简单分析一下。

美国顶流的社交媒体,看上去都是平台,只是拉个台子,大家来唱戏,什么戏都能唱,不应该有倾向。但其实确实存在一些政治倾向或偏向:共和党认为他们大多系统性偏向自由派、左翼、民主党。在2017年特朗普/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共和党崛起后,这个趋势尤其明显。

一是平台的内容政策,基本都是严格遵守「白左」、「政治正确」的一套。民粹右翼更有可能发现自己传播的内容因种族主义、性别主义等问题违反平台的「内容政策」而被封禁、限流或封号。这与这些互联网平台管理者所处的政治社会生态环境有关——他们在最白左的矽谷/湾区/加州。这和荷里活的「气象」是一样的。

二是平台里面顶流的媒体——流量最大的还是主流传统媒体,而美国主流的传统媒体(包括新闻、报纸、电视台等)都是偏向左翼、自由派、民主党的。

三是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者——总体上以年轻人为多,老年人为少。年轻人又大多倾向自由派/左翼/民主党的——尤其是受过一定教育者。当然不同平台又有差异,例如TikTok的用户年纪会小于Facebook,因此平均的TikTok用户可能较平均的Facebook用户更加倾向民主党。

四是平台的所有者,即创始人、核心管理层等。原来,矽谷创业者和科技精英是不涉政治的,他们在政治和社会价值上可能偏向民主党,但在经济利益、商业利益上又偏向共和党。前些年,华盛顿两党差别并不大,所以矽谷精英可能两边政客都支持,该捐赠都会捐赠。但自2016年特朗普崛起后,就开始分野了。我理解大多人是无法忍受特朗普/MAGA共和党的,开始系统转向民主党。而特朗普也视这些平台/大企业为眼中钉、肉中刺,代表着精英利益,左翼的「发声筒」,美国老百姓的「对立面」。2021年国会大厦袭击事件后,Twitter等各大平台都将特朗普下架(「de-platforming」),将矛盾推至极致,特朗普最后推出了自己的平台Truth Social。

美国打压TikTok考虑2原因,为何搞得“吃相难看”?(组图) - 4

图为TikTok行政总裁周受资3月23日出席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Reuters)

当然,有少数科技人/投资人是偏向特朗普/MAGA的,譬如Peter Thiel,成了新生代MAGA共和党人的主要扶持者;马斯克(Elon Musk)的政见比较复杂,既不属于共和党,也不属于民主党,但他肯定是看不惯Twitter的政治取态的,最后直接把Twitter收掉,并调整、放宽了其内容政策。

TikTok作为一家中国背景公司,纯粹是一个「外来户」,它肯定是「在商言商」,不希望以任何形式介入美国政治的。本质上,它就是一个戏台,谁都可以来唱戏。但它的用户群体是最年轻的,而这个群体恰恰是最偏向左翼/自由派的,在选举时最有可能支持民主党,而且不仅仅是支持民主党,还支持民主党里面的左翼(即进步主义者)。

到这里,应该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

——用TikTok、了解TikTok、喜欢TikTok的人就是年轻人;这些人也大多是自由派/左翼,政治上应该是同情民主党的;

——年纪愈大,对TikTok的好感度愈低,我相信在中国也是同样的:老一代人可能认为年轻人老是刷抖音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对这种生活方式不接受、不理解、不认可。但这和政见本身没有必然关系。

——在美国,年纪愈大的人,愈有可能有冷战思维,愈有可能对中国存有敌意,认为中国是对美国的存在威胁。

——最后,美国中老年人的冷战思维,以及对年轻人生活方式的不认可,终于通过中国引进的TikTok统合起来了。

美国打压TikTok考虑2原因,为何搞得“吃相难看”?(组图) - 5

图为TikTok行政总裁周受资3月23日出席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务委员会听证会。(Reuters)

问题4:既然TikTok的年轻用户大多是偏向左翼/民主党的,那民主党为什么要跟着共和党制裁TikTok?

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民主党政客们的年龄:

「五十岁以上的都出列」——他们大多是50岁以上的人,都不是TikTok的用户群体,而且从历史上看,民主党国会议员的平均年纪比共和党还要大。

接着分析。其一,作为年长者,他们同样对年轻人刷TikTok生活方式可能不理解和不认可,认为这是对传统价值、秩序和生活方式的某种侵蚀。例如,年轻人现在都看TikTok获得新闻,受过良好教育的民主党精英可能觉得这都是「脑残」和反智的。其二,民主党政客也是冷战成长起来的人,同样有冷战思维,同样有对华偏见。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使得他们很难对TikTok有什么好感。

第二是民主党政客对大企业的态度:民主党政客——特别里面偏左翼、偏进步主义的政客们——对资本、大企业、大平台天然就没有什么好感,不会对企业额外的同情。

第三是民主党并不缺社交媒体平台:虽然TikTok可能偏向民主党,但前面讲到,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本来大多就是左倾的,甚至连用户群体稍老一些的Facebook也是支持民主党居多。决定年轻人政见及价值取态的并不是他们使用的社交媒体,而是他们的成长及教育环境。社交媒体只是反映了他们的政见。一言蔽之,把TikTok封掉,用户无非是分流到其他平台。他们的政见不会因此改变。尤其是,更加积极推动封禁TikTok的始终仍然是共和党人,不可能说TikTok被封,年轻人就转向支持共和党了。

第四,民主党政客们,只要稍微上了点年纪,对新型社交媒体肯定都有顾虑。历史上看,民主党政客确实被社交媒体「折腾」过:你说Facebook对民主党是友好的吧,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俄国人把Facebook作为一个介入、渗透、影响美国政治的工具:在上面放放广告,管理管理群组,聊聊天,就能产生挺大的影响,至少放大了特朗普的力量。民主党人对此心有余悸。而TikTok是更加新型的工具,里面都是短片,老一代人可能认为年轻人通过短片获取新闻、理解现实世界很危险:使用者很容易被肤浅的、碎片化的、半真半假的、错误的信息所主导,影响自己的政治判断和取态。老一代政客甚至可能认为,这种新时代的工具都是「潘多拉的盒子」,力量不可控,都是对民主体制的削弱和威胁。

第五,TikTok毕竟有中国背景,一旦被设定到反华议程里,民主党很难不加入到支持制裁的行列里。其一,如前所述,民主党政客本来就有对华偏见;其二,有了2016年的经验,民主党人非常担心外国力量的介入,因为外国力量不可控、难预测。尤其是,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不知道中国「从哪儿来」,可能推动什么议题,或推动什么选举人。对他们来说,中国是一个未知力量,一个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威胁。其三,反华现在是华盛顿的「底线思维」。只要一提到遏制中国,民主党别无选择,只能跟上,否则就会被共和党及民众抨击对华软弱、出卖美国利益。特朗普/MAGA运动早就基本限定了民主党的对华政策,Biden政府及国会议员都无法突破,只能大致维持特朗普时代的原状,照搬对华鹰派政策。在这些问题上,民主党的策略是「跟着走」,并考虑适时加码,捞取政治资本。

以上因素结合,民主党政客必然加入到支持制裁TikTok的阵列中。他们面临的最实际的风险,是一大批年轻TikTok用户对封禁极度不满,从此拒绝参与政治——虽然这些人也不会变成共和党,但他们也不会给民主党投票了。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但现在民主党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只能跟着走一步看一步。

美国打压TikTok考虑2原因,为何搞得“吃相难看”?(组图) - 6

图为TikTok创作者3月22日在美国国会大楼外举行集会,反对禁用TikTok。(Reuters)

问题5:那么,美国政客打压TikTok的本质考虑是什么?为何搞得「吃相」如此难看?

看TikTok听证会,美国政客讲来讲去都是说数据隐私保护、儿童保护等比较具体的问题,表面上看都是技术层面的,都可以解决——虽然这些政客已经表明态度,即他们不会容忍问题被解决。

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或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么,有没有更加直接、更加本质的话语和概念,可以准确概括美国政客的考虑和想法?

有的,美国政客脑子里朦胧想到的,其实就是新时代以来中国人已经比较熟悉的概念:

——「国家安全」/「国家总体安全观」;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观」

——「网络主权」/「信息主权」

——「底线思维」。

美国政府/政客只有朦胧的「直觉」——他们也没有将这些直觉进行概念系统化,也没有全面立法、全面推行政策。

其中原因,也与美国的政治、价值、意识形态基础及底线有关:美国标榜自由,标榜开放,标榜个人权利、标榜市场经济,标榜科技、标榜创新、标榜法治,标榜对政府权利的约束,给自己设立了很多的条条框框。在这样的环境里,美国政客和政府不能想、不敢想、不愿想提出突破性概念。

问题是,他们想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原来不这么想,不这么做,只是原来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听说互联网和科技一直是美国的天下。制度总是美国第一。价值也是美国最优越,全世界的灯塔?全面的自信。你怕什么呢。从来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现在好了,出现了TikTok,中国已经是「存在威胁」(existential threat)了,就不得不这么想了。确实:美国不自信了。老同志遇到新问题。

想一把解决问题了。

但是制度上、理论上、逻辑上、概念上、技术上、叙事上又都没有准备。

他们想,还好,视野里只需要对付TikTok一家企业吧。就有针对性的弄弄TikTok就行了。

结果,就是生搬硬凑一些技术理由,譬如数据隐私保护啦,儿童保护啦,信息真实啦,等等,以此指控TikTok,希望一举达到目的。

问题是,这些都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都可以摆在台面上讨论,也可以解决。

特别是,TikTok的实践和美国的行业/市场实践是吻合的,而且可能还是超越同行的优等生。

如果我们把美国大的网络生态都包括进来——成千上万的黄赌毒暴网站及无数的暗流、负能量、极端政治内容网页,那TikTok肯定是标兵了,是班里1%的最优学生。

你指控TikTok什么呢?你怎么不把美国的网站全都下架整改呢?你缺的是一个网络生态的净化行动。

这就是美国政客/政府「吃相」难看的原因:缺乏清晰的底层逻辑、制度准备、理论准备及叙事准备,对TikTok主张的制裁与美国一贯倡导的政治经济运行规则完全不同,对内对外「两张皮」,因而显得特别双标、伪善,结果自然很难让公众理解并信服,只会进一步削弱美国民众及世界对美国政府、政治的信任。

本文转载自香港01,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玻璃心又森七七
玻璃心又森七七 2023-03-26 回复
中国法律说 google facebook ig youtube不能显示8964 还有对共产党不利的内容并要接受审查,人家不愿意 退出了。tiktok在美国不准许显示8964 还有对共产党不利的内容,还要接受共产党审查。所以美国让tiktok退出。有问题吗😂
狮子座鱼
狮子座鱼 2023-03-26 回复
这没啥可说 毕竟油管 谷歌不是一样在内地**
屲冚仚屳
屲冚仚屳 2023-03-26
因短时间内多条评论违规被举报,触发自动屏蔽机制,该用户评论均被屏蔽。
除四害
除四害 2023-03-26 回复
😂,Tiktok 可以连接Wi-fi 吗?😂😂😂
朱晨AAAAAlex
朱晨AAAAAlex 2023-03-26 回复
美国都怕了TikTok
金金迷宥胜
金金迷宥胜 2023-03-26 回复
我也搞不清楚,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