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7.4°C-21.0°C
澳元 : 人民币=4.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寄人篱下的民族奋斗史:近代英国犹太移民潮与民权运动

2017-03-21 来源: 澎湃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英国是中世纪欧洲诸国最晚接纳犹太人的国家,却是第一个实施彻底排犹政策的国家。1066年,第一批犹太人在征服者威廉(William I the Conqueror,1027-1087)的带领下渡过不列颠海峡。但仅仅过了两个多世纪,1290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下令驱逐境内全部犹太人。在此后的三个半世纪里,英国始终禁止犹太人进入。17世纪中期,护国公奥利弗·克伦威尔为了利用犹太人发展金融业和对外贸易,积极推动犹太人重返英国,但未能获得议会同意。尽管如此,犹太人仍被以“默许”的方式接纳,从此拉开了近代英国犹太移民潮的序幕。

奔向自由的国度

尽管中世纪英国是欧洲排犹主义的急先锋,但17世纪中叶以后,宗教宽容和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社会风气,英国由此成为犹太人向往的自由国度。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查理二世延续了克伦威尔对犹太移民的“默许”政策。这一时期迎来第一批较大规模的犹太移民群体——受西班牙宗教迫害的塞法迪犹太人。光荣革命后,来自中欧和东欧的阿什肯纳齐犹太人也开始涌入英国。1714年,来自德国的汉诺威王朝建立,为德国犹太移民进入英国提供了便利。至18世纪中叶,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已超过了塞法迪社团。至18世纪末,来自德国和波兰的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已超过1.5万,而同一时期的塞法迪犹太人仅约3000人。总体上讲,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两个世纪里,尽管犹太人不间断地进入英国,但相对于其他欧洲国家,英国犹太人总数仍较少。至19世纪中期,大约有3-3.5万犹太人居住在英国,其中约2.5万人集中在伦敦地区。

18-19世纪英国自由而繁荣的经济环境为犹太人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空间。就职业属性来说,塞法迪犹太人大多从事金融业或商业,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这一时期,英国进行了多次海外战争,政府不得不大举借贷和发行债券,同时,工业革命的启动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绝佳的发展环境,塞法迪犹太人利用灵活的金融头脑从中牟利。至18世纪中后期,塞法迪犹太人中的金融家和商业家已经开始逐渐搬迁至以富人聚居闻名的伦敦西区。阿什肯纳齐犹太人则大多是普通犹太人,主要定居在伦敦东部贫民区,最初以从事手工艺制造、流动街头商贩和二手货商贩等职业为主。工业革命启动后,他们也开始利用灵活的商业头脑,向批发商、进出口商人、百货商店老板、珠宝商等转型,日益跻身中产阶级,一些成功者也逐渐从伦敦东区搬出。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欧陆各国排犹风潮迭起,英国犹太移民数量迅速增大。特别是在1881年后,俄国政局剧烈变动,推行自由主义改革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三世继位后改弦更张,强调所谓的“大俄国斯主义”,该政策旨在同化国内的少数族裔。无法接受同化政策的犹太人成为这一民族沙文主义的牺牲品。在反犹主义兴起的背景下,无法存身的俄国犹太人大规模西逃。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约有10万俄国犹太人流亡到伦敦东区。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还是犹太人流往美国的中转站,其中一些人因路费不足或其他变故而留在英国。

东欧犹太人的大规模涌入在英国国内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移民运动,英国政府开始加强对犹太移民的限制与管理。1905年,议会通过《外侨法》(Aliens Act 1905),该法虽然在名义上针对所有外来移民,但由于当时的主要移民就是东欧犹太人,因而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部犹太移民限制法案。不过,从其内容上来讲,这部法律还是相当温和的。它没有禁止通过英国中转的移民及因政治或宗教迫害而来的避难者进入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进一步加强了移民管制。1914和1919年,先后又通过两部《外侨限制法》,旨在限制和管理战争移民。1920年又颁布一部《外侨法》,规定申请英国国籍须在英国正式定居五年以上等严格条款。通过上述法律,英国对移民的入境、入籍与管理制度基本建立。这也意味着,对外来移民的限制更加严格规范。至此,英国犹太移民潮结束了。1933年纳粹上台后,德国排犹主义开始盛行,大量犹太人开始外出避难。即便如此,英国政府仍执行严格的限制政策,接收犹太人的数量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1933至1938年间,总计仅约一万多人在本土犹太人的帮助下进入英国。

1938年德国纳粹开始有组织地屠杀犹太人。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和党卫队突袭犹太人,全国各地的犹太社区和商铺遭到疯狂洗劫,被打破的玻璃在月光下似水晶一般,因而得名“水晶之夜”。犹太人在欧洲大陆的毁灭性灾难拉开帷幕。关于如何对待犹太难民问题,英国国内曾发生激烈争论,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主流民意是放宽犹太难民的入境条件。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大约有7万犹太难民成功进入英国避难。

寄人篱下的民族奋斗史:近代英国犹太移民潮与民权运动 - 1

“水晶之夜”后的犹太商铺

二战初期,英国政府对犹太难民的救助并不积极。战时的移民政策是极端排外的,几乎所有的外国移民都被拒绝入境。那些入境而未入籍的轴心国犹太人,还一度被英国政府视为“敌国公民”。1943年以后,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英国政府才开始展现出了人道主义的一面。时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坦普尔也积极鼓动议会和政府开展援助行动。1943年,议会上院和下院都召开了援助犹太人的会议,提出诸多建议。民间的犹太人救助组织也行动起来,特别是援犹全国委员会(NCRNT)成为其中的主导力量。遗憾的是,由于纳粹德国的极端主义态度和屠杀犹太人的既定计划,战时英国的救助行动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果。海峡对岸,纳粹德国阴影下的欧洲大陆成为犹太人的“人间地狱”。

寄人篱下的民族奋斗史:近代英国犹太移民潮与民权运动 - 2

二战时期参加英军反法西斯战争的犹太女兵

“同一个国度,同一种自由”

相对于欧洲大陆的许多国家,英国的排犹主义并不严重,尽管如此,犹太移民仍长期未获主流社会接纳。至18世纪中叶,尽管犹太人被默许定居英国已经一个世纪之久,但仍无法享有普通英国公民的平等权利。其根源在于英国始终没有一部可以让犹太人合法留居英国的法律出台,一百年来,他们在英国的定居始终是被“默许”的。为此,英国犹太人不断开展请愿活动,“同一个国度,同一种自由”的呼声推动犹太民权运动的兴起。直至1740年,议会通过了一部《殖民法》,犹太人才获得一种间接获得合法身份的途径——在英属美洲殖民地居住7年后可加入英国国籍。为此,许多犹太人采取赎买王室特许状或移民英属美洲殖民地等曲线入籍的方式。

当然,早期犹太民权运动的兴起也遭遇了反犹主义的冲击。在本土犹太人和开明英国人的努力下,犹太民权运动曾取得突破性进展——英国议会于1753年颁布了一部《犹太人入籍法》(the Jewish Naturalization Act)。其主要内容是允许犹太人“在大不列颠或爱尔兰居住满三年”后可以申请加入英国国籍,并享有不按基督徒方式起誓的权利。但是,法案的颁布引发的社会反应是出乎意料的。英国社会掀起一场关于犹太人社会地位的大讨论和废除《犹太人入籍法》的运动。反犹主义的民众请愿和集会活动冲击着英国政府的信心,针对犹太人的攻击与谩骂也给犹太社区造成了极大威胁。在强大的公众压力下,法案于当年12月又被议会废除。这一反犹风波充分显示了英国社会反犹主义潜在的巨大能量。

1753年反犹风波后,一直到19世纪中期,尽管犹太民权运动从未停止,但并未取得实质成果。但擅长商业和金融的犹太人为英国经济腾飞和海外殖民扩张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在英国社会中的地位及认可度也随之日益提高。这为19世纪以后犹太民权运动的突破性进展奠定了基础。

1829年,《天主教解放法》的出台推动了犹太民权运动的再度兴起。该法案一举打破了16世纪宗教改革以来持续三百年的反天主教传统,使天主教徒获得了平等公民权,这也意味着犹太人成为唯一被排除在平等公民权之外的人群。以此为契机,1833年、1834和1836年,辉格派亲犹人士罗格特·格兰特(Robert Grant)三次向议会提交议案,促请议会解决犹太人的平等权利问题。尽管三次提案都因反对力量过于强大而未获通过,但每次议会讨论都在证明一个事实——支持和同情犹太人的力量正在壮大。

在一次次的民权运动中,犹太人的平等公民权和宗教自由终于陆续得到法律认可。1830年,伦敦政务会允许犹太人按照自己的信仰起誓成为伦敦自由民,这也意味着伦敦社会对犹太人公民身份的认可。此后作为自由民的犹太人也得以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享有更多的自由,如此前禁止在伦敦城内从事零售业、接受大学教育、合法的议会选举权、拥有土地的权利等限制被取消。1833年,弗朗西斯·亨利·高德史密德(Francis Henry Goldsmid)成为英国首位犹太裔出庭律师(Barrister)。1835年,大卫·萨洛蒙斯(David Salomons)成为首位犹太裔政府官员,他在就职时获准不以“一名基督徒的真正信仰”进行宣誓。1845年,议会通过了一项《犹太人市政解放法案》(Jewish Municipal Relief Bill),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犹太人在担任市政机关公职时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宣誓,实际上向犹太人开放了所有的市政职位。次年通过的《宗教资格法》(the Religious Disabilities Act)将犹太教纳入到1689年的《宗教宽容法》之中,自此犹太人的信仰获得官方的正式认可和法律的保护。

犹太人进入议会是争论最多的问题。1847年,犹太富豪利奥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Lionel Nathan de Rothschild)当选为伦敦自由党议员。但由于议会并没有取消议员就任须以基督徒的信仰宣誓的制度,罗斯柴尔德因而无法进入议会。上院是保守力量的核心,他们将议会视为“基督教国家的最高象征和最后堡垒”,迟迟不肯做出让步。直到1858年《犹太人解放法》(Jewish Relief Act)的出台,罗斯柴尔德才得以正式进入议会就座。新的宣誓制度规定:上下两院可自行决定宣誓的方式,下院随即准许罗斯柴尔德以自己的方式宣誓进入议会。至1866年,《议会宣誓法》正式出台,犹太人进入议会的方式和程序有了更为明确的法律规定,上院也由此向犹太人敞开了大门。犹太人的宣誓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寄人篱下的民族奋斗史:近代英国犹太移民潮与民权运动 - 3

利奥内尔·内森·德·罗斯柴尔德(立于中间者)于1858年在两位议员引导下进入议会下院就任

1858年《犹太人解放法》的颁布可以视为犹太民权运动的标志性成果。以此为基础,犹太人获得了与普通英国公民平等的权利。1874年,有犹太血统的本杰明·迪斯雷利成为英国首相。1881年,犹太人乔治·杰西尔(George Jessel)被任命为副检察长(Solicitor General);1885年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被维多利亚女王册封为爵士。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英国犹太人有26.3万,占英国总人口约0.5%,尽管数量并不多,但凭借在金融和商业领域的优势地位,犹太人在英国经济、社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角色。

寄人篱下的民族奋斗史:近代英国犹太移民潮与民权运动 - 4

英国犹太人中最显赫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纹章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还是犹太复国运动的重要推动者。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发表了《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此后,大批犹太人获得英国允许,向巴勒斯坦移民。1948年5月,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托管结束,以色列国正式成立。在犹太人第三次大流散近两千年后,终于又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家园。对于犹太人来说,直至今日,拥有一个民族国家的意义仍在凸显。近年来,由于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引发欧洲主流社会的保守主义情绪高涨,反犹主义在欧洲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仅2014年英国就发生了1168件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事件。为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表示:“我要向所有欧洲的犹太人说,以色列是你们的家。”尽管欧洲各国政府首脑纷纷公开表达保护犹太人的决心,试图挽留拥有强大财力的犹太人留下,但离开欧洲的犹太移民潮仍在持续。

寄人篱下的民族奋斗史:近代英国犹太移民潮与民权运动 - 5

1948年5月14日,本·古里安宣布以色列国成立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