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7日 21.3°C-24.6°C
澳元 : 人民币=4.8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开学季上海“牛蛙之殇”再惹议:民校升学为何竞争惨烈

2017-09-06 来源: 财新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财新网】(记者 陈少远 实习记者 吴迪)上海家长的教育焦虑再度被推至聚光灯下。这一被描述为“牛蛙之殇”的情绪也获得广泛共鸣。

近日,一篇真实性尚待确认的文章却广泛流传于沪上,其中所摹正是上海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上四大民办小学,全家动员而考试失败的惨状。这一似曾相识的经历引发家长圈大范围的讨论。

这不是上海的教育问题第一次带来热议。今年5月7日上海民办中小学面试中,两所小学的招生做法就曾引发舆论哗然——其中一所用类似公务员行测题考家长智商,一所要求登记包括学生外祖父母在内的三代身份职务信息。

虽然两校事后被公开重罚,但沪上民办学校“拼娃”又“拼爹”、让幼童负担学业喘息不止的隐忧已经开始蔓延。

“家长要有极强的心理应对能力。”一位沪上学者此前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曾透露,沪上教育界流传着民办学校学业训练方式粗暴,甚至劝退学习困难学生的作风。在上海,民办小学选拔学生的标准连年水涨船高,若不持续进行足够的学业训练,“进了也跟不上”。

“牛蛙”战争

在上海家长圈,流传着一个词——“鸡娃”,指家长强迫孩子进行高强度的课外学习训练,例如高频次地上各类课外培训班。“鸡娃”是为了让孩子成为“牛蛙”(指“牛娃”),成为“牛蛙”才可以上优质的民办学校。

“优先选民办、保底到公办”,已成为很多上海家长为孩子选择小学的基本思路。近年来,上海家长对民办小学的择校热持续高烧。

据媒体公开报道,被称为“全国最好小学”的世界外国语学校在2013年计划招生120人,但报名人数达4400多人,招录比超过36:1。为应对小学面谈,不仅有家长特聘私教,“一对一”面谈辅导,还有家长通宵排队报名“人机对话”(幼升小新引入的面试形式之一)的强化班。

上海市教委官方微信公号“上海教育”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民办小学报名人数与招生人数的比例为3:1,“除了6%的孩子选民办,绝大多数孩子就读的都是家门口的公办学校”。

上海的择校大军逐年壮大。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共有31880名学生填报民办小学,这一数据在2015年为25133名。其中备受家长热捧的民办小学的招录比甚至超过30∶1。民办学校挑选生源的空间因此越来越大,“牛蛙战争”战火不止。

上海家长圈流传着一位今年“上榜”世界外国语学校的6岁孩子的“经历”:在沪上某高端英语补习机构学了三年英语,上过钢琴、芭蕾、击剑、语文培训班,妈妈不上班全职陪伴。

“要让孩子成为牛蛙(娃),成不了的话,至少要成为青蛙(普通的娃),不然我的孩子就只能成为小蝌蚪”“如果我的孩子成为小蝌蚪,我这一辈子没有指望了,我的孩子也没有指望了”。一位上海家长曾如此坦露心声。

在上海从事了30年教育工作的公办中学校长陈琪(化名)告诉财新记者,对于家长群体降温择校需求,她并不乐观,“上海是人才集聚的高地,它就像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良奋斗史”,"考上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人才的二代都在这里竞争"。

竞逐民校实为升学机会

隐性的升学机会或是上海家长热捧民办学校的主要动因。

上海家长群体中普遍存在“进不了民办中学,就进不了示范性高中,那就考不了985”的担忧。要升入上海的重点高中,从录取率来看,上海优质民办初中的表现比公办初中优异。

上海民办初中的竞争优势始自上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

1997年,和中央层面给出的方向相呼应,上海对小升初实行了大规模改革,包括重点中学的初中部和高中部分离办学或停止招生,并取消小升初升学考,实行初中“就近入学”——小学对口某初中或实行派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吴国平的研究指出,当时如果有家长对对口初中或派位初中不满意,就可选择民办中学(含转制中学),招生工作文件中明确规定“要择校找民校”。

吴国平认为,如此改革,主要有两种政策考虑:一是“平均、正态分配生源,办好所有公办初中”;二是解决分税制改革后上海教育经费不足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上海投入高中和大学的经费数倍于义务教育经费。初中阶段教育经费捉襟见肘,上海将重点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并将其中的一些学校转制为民办初中,这些学校可收取学费收入和接收大量捐款,为当时的上海政府解决财政困难。

但这一政策并未实现初中均衡发展的初衷,反而使民办初中大幅赶超公办初中。

吴国平指出,此法是人为将民办初中(含转制初中)变成变相的“重点中学”,“原来小学升初中看重点率,现在小学升初中看民办率,小学的压力依然没有减轻”。

上海教育界对此也争议不止。多有学者认为,上海自身培育纯民办中小学的力量不足,而这批学校能成为隐形的“重点”,与政府扶持不无关系。在公建民办框架下,政府允许转制学校教职工仍保留编制,校长也由教委派驻,以及由公办高中名校扶持发展等。一学者称:“如果没有公办资源支持,在上海要办成好的民办学校,很难”。

同时,重点高中也想招收符合其办学特色的初中生。新世纪开始,中国掀起“名校办民校”“教育集团化”的办学风潮,上海的示范性高中也借此机会培植力量。以上海高中“四大名校”之一上海中学为例,坊间笑谈其初中教育基地统称“张宝华”——张江集团学校为老校长唐胜昌创办、上宝中学由上海中学协办、华育中学为上世纪90年代剥离出的民办转制校。

这些民办初中的学生升入重点高中的比例较高。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中学预录取总人数235人,“张宝华”占比接近75%。上海近年的招生政策规定,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分为推荐生和自荐生两类。2015年上海中学推荐生预录取98人,自荐生预录取137人,“张宝华”的比例超过76%。

“四大名校”的其他三所也有相类情况,进入示范性高中的高升学比例是上海家长追逐民办初中的脉门。

择校战升级,失衡何解

一位沪上教育学者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家长们普遍呈现出一种不进入教育集团的民办初中,“再往上升学就会失去机会”的心态,“教育集团化变成优质资源的纵向集团化 ,就破坏平衡了” 。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在目前的民办学校的生源积累的优势明显,如果一个民办学校表现出优势,在市场引导下,生源规模将越来越大并相应产生经济效益,而公办学校(在升学上)一次表现得不怎么样,“就会被抛弃”。

已多有讨论指出,中国公办学校长年实行“减负”政策,导致其在升学竞争中落后于民办学校。

吴国平也认为,“要择校找民校”的政策代价是让上海的公办初中必须接收学习困难的学生,公办学校优秀师资也开始流失。

这种衰落态势开始延伸至上海的公办小学。在上海多位公办小学校长眼里,上海民办小学此前凭借招生提前优势,“对公办教育冲击很大”。

在2013年招生时,上海的公办小学新生报名和民办小学面谈时间同步,都为5月17、18日,但到了2014年,民办小学统一面谈时间提早至2014年5月10日,此后民办小学招生一直领跑。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所讲师张端鸿分析,从体量来看,上海约800所小学中有接近70所民办小学举行面谈,分布在17个区县,“这种规模对整个盘子的影响其实不大,但是让民办小学提前招生,这种前置性的筛选考试,让参加择校的家长不得不精心准备,整个城市的家长就会产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更重要的症结在于,张端鸿认为,民办教育的题中之义应该是探索素质教育,在上海现有的公办系统外“培养偏才怪才”,“但现在很多上海民办学校现在还是抢跑、刷题,是应试那一套”。多位上海教育界人士也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称一些民办学校为“假民办”学校。

陈琪表示,据她观察,最近七八年中,上海学生参加课外培训的越发兴盛,学习负担越来越重,教育也开始成为上海重大的民生矛盾,“这是多种教育政策积累产生的结果”。

全面二胎政策下,上海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战争或将愈发激烈。数据显示,2016年,上海适龄入学儿童人数约18万左右,据时任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倪闽景在2013年6月公开披露,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1万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