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3月29日 17.0°C-20.4°C
澳元 : 人民币=4.7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2019-03-01 来源: 时尚芭莎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们都会被《如懿传》中精美的服化道所震撼,却不可能穿着那样的服饰走上街头;马蹄踏在石板路上的声音清脆诱人,我们却再也不可能依靠马车出行;毛笔字隽秀文雅,却不再是我们的主流书写工具。

有些告别,似乎不可避免。可是,当故宫玩起彩妆、咖啡店,当昆曲被做成摇滚乐,当传统工笔画为当红明星留下气质别具的肖像照……那些与时代、与潮流渐行渐远的传统文化,似乎又回到了我们身边。

不再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如泣如诉地呼吁,不再是饱含惋惜与无奈的“坚守”,年轻人们欢欣雀跃把它们推向舞台中央。本期《时尚芭莎》带领你走进传统文化的各个角落,探听时代洪流中传统与当代的甜蜜碰撞,了解当下时髦的文化传承者们在做些什么。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

张军:让昆曲成为大众文化

张军很年轻,镜头下是个有型有款的时髦先生。但昆曲这件事情,他已经做了三十二年。

国家一级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梅花奖得主;与音乐大家谭盾合作的实景《牡丹亭》年年上演,叫好又叫座;《水磨新调》《春江花月夜》《我,哈姆雷特》作品场场火爆,从圈内火到圈外,非专业票友也要挤进剧院一睹其神采。

在戏剧被流行乐种挤到边角的当代,张军带领着他的昆曲大军,突破重围,一步一个脚印地杀了回来。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2

皮衣、皮裤,高领毛衣 Berluti

是创作者也是创业者

2018年5月18日,由张军昆曲艺术中心举办的水磨新调昆曲万人演唱会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启幕。现场观众10115名,网络观众8662992名,足足热闹了一晚上。

张军一字一顿说出这些数字,又问:

“1998年我在台上演出,我们20多个演员唱了俩小时,你知道台下观众有多少吗?”

他自答:“3个。”

他还在那场演唱会开场时声情并茂宣告:

“知道为什么选在今天吗?2001年的今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人类首批非遗,昆曲全票通过占据榜首!”

台上台下,每每说及与昆曲有关的事物,张军的感染力会立即变得非常强。

12岁考进昆剧班,至今仍要每天去上声乐课、练功、排戏。昆曲是个入了行就没有退路的选择。

而张军要的,不只是把戏唱好、把钱赚到,他要的是昆曲整个行业的爆发,是普罗大众都能热情自主去感受昆曲之美。

因而,十年前,当体制改革鼓励青年演员自己做团时,已在上海昆剧团任职副团长、享受副处级待遇的张军,毫不犹豫把旧的那个自己砸碎,走上创业路,成立“张军昆曲艺术中心”。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3

2008年,通过全国选角儿,张军被谭盾选入歌剧《马可·波罗》剧组,挑战扮演一个全英文台词的全新角色,张军以其昆曲特有的手眼身法步在排练的过程中激发了谭盾老师的创作灵感,为张军在马可波罗这部作品中创作了独特的表演方式,该作品获得2010年美国格莱美提名。

成立自己的剧团后,张军与谭盾琢磨探讨,园林版《牡丹亭》诞生,并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演。那是张军艺术生涯中第一个全新形式的创作,也在无意间成为当代昆曲的起点。

之后,每年5、6、8、9月份,张军都会坚持在上海的朱家角上演这部实景《牡丹亭》。

昆曲对我来说,意味着爱和时间

自立门户十年,张军做了6件事。

实景园林昆曲《牡丹亭》之后,将流行音乐元素与传统昆曲融合、线上线下同步发售的《水磨新调》,成为他探索昆曲大众基础的开源之作。

然后是《春江花月夜》,联合京昆两界、海峡两岸,100多人共同完成的大制作。

美轮美奂的灯光布景、情深意切的故事剧情、多方合作资源的共同推动,使得许多过去从未接近过昆曲的年轻观众从此“路转粉”。

而这部剧,对张军来说,更是让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明晰了自己坚守昆曲路的核心追求。

彩排期间,父亲来探班,回程路上遭逢车祸,没能等到新戏上映,父子间连告别都未来得及。

两年后的一次演出,张军扮演的张若虚用尽执念去看剧中辛夷一眼的那个瞬间,张军感受到了父亲的回归,正如许多观众在那部剧中所看到的关于自己的人生际遇。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4

白色羊毛上衣、外套「上下」

“一部优秀的作品,原来可以连接人与生命的关系。我从前只想做个很棒的演员,但在那一刻,昆曲成为我打败时间的武器,让我触摸到了自己,我找到了终身坚守的意义。”

2016年,为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去世400周年创作的《我,哈姆雷特》上演,张军一人分饰四个角色,完成了生旦净丑四合一的昆曲独角戏,实现了中国传统剧目对西方作品的全新演绎。

持续创作新剧之余,张军通过“1+1+1的力量”进行更为频繁的小剧场分享,同时不断走进教育机构与大众视线,进行有关昆曲的教育普及推广。

跌跌撞撞走了一路,张军与昆曲的关系,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自觉地揽过传承者的担子:

“昆曲是小众艺术,但我们所做的就是希望让当下的人们以大众化的方式走近它、了解它、接受它,只有这样,昆曲这门艺术才会长久,它才有机会链接每个人的过去与未来。”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5

蒋琼耳:「上下」不是特定群体的消遣

有些人知道「上下」,是因为爱马仕。

另外一些人,是因为蒋琼耳。

2017年11月,「上下」出品的一组菠萝大漆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法国装置艺术博物馆、吉美博物馆,都有来自「上下」的作品。

对「上下」来说,是品牌成立十年中的“第二个半圆”。

“第一个半圆,是把博物馆里的东西拿出来,通过当代设计进入日常生活;第二个半圆,是把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浓缩于物,不计成本,使它们进到博物馆里,让一百年后的人还有机会看到这个时代的印迹。”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6

服装、珠宝均来自「上下」

随心所欲后的花开果熟

蒋琼耳出身于艺术世家。祖父蒋玄佁是最早把西方油画引入中国的贡献者之一,父亲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邢同和。蒋琼耳幼年学习艺术,国画师从程十发,书法师从韩天衡。

少女时期,蒋琼耳跟随老师们在田园山野间写生,感受山水笔墨间的无言之美。随父母四处旅行,游走于美好河山,见识各处风土人情。

这使得她内心非常辽阔,成年后的许多选择,也都有了随心所欲的底气。

同济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结束后,蒋琼耳先是进入尼斯大学文学系,后在法国艺术高校两大高峰之一的国家装饰艺术学院学习室内空间和家居设计。

回国后,她进过建筑设计公司,做过画廊,设计过艺术饰品。甲方乙方都体验了一把,也自己开过公司。然后遇到爱马仕,碰撞出「上下」这样一个全新品牌。

「上下」从中国传统文化起步,探索着融汇西方文化的奇妙结合。蒋琼耳设计与家居生活有关的一切,她不喜欢“限制”,「上下」从第一天起,就是一个“多品类”品牌,客群也不以年龄划分。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7

服装、珠宝均来自「上下」

在「上下」,既有成年人的服饰皮具,也有小朋友喜欢的飞行棋、丝棉背心,既有可以带出门的旅行茶具,也有十几万元一件的餐桌、书柜。

「上下」是我的另一个孩子

蒋琼耳谈起一件趣事:朋友六七岁的孩子,正处于热衷破坏一切事物的年纪。

某天借了朋友从她这儿买的跳棋带去学校,严肃地叮嘱同学:“这个不要破坏,这是「上下」的,很珍贵。”

「上下」不是根据当前市场需求做产品的品牌,蒋琼耳的理念更接近于乔布斯:捕捉人们未被发现的需求。

团队为每样产品付出的精力,远远高于常规产品开发团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蒋琼耳带领设计团队,深入传统工艺遥远的角落。

观察最好的刺绣工艺怎样完成面料与针线的对话,学习牧民对于毡房的处理,探寻竹编与瓷器的关系……

然后将这些最传统的工艺,通过更现代的手法,用更具有当代东方气韵的表达方式,演化成一件件饱含浓郁“「上下」气质”的商品。

2008年开始构思,筹备两年后才正式推出的「上下」,既融合了蒋琼耳自身对于东方美学的深厚积淀和多年设计行业的探索实践,也是她人生价值观的整体输出。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8

服装、珠宝均来自「上下」

品牌创立那刻,已经想清楚,“要做一个能活一百年、两百年的传世品牌”。蒋琼耳用理解建筑物的角度诠释品牌的建立:地面一百层、地基一百层,「上下」要活一百年,根基要打得更稳固一些。

因而,「上下」不做着急的事情,不为眼前回报急功近利。

少年时期,蒋琼耳与父母一起,作为上海市“五好家庭”的代表去北京开会。

外婆去世后,一家人选择为老人家开party,以鲜花和祝福替代悲泣,庆祝生命的美丽终结。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蒋琼耳,内心非常富足、有底气。她活得很带劲,对周遭事物满怀热情,画画、学习传统文化、陪伴孩子……

“没有一天是完全一样的,让人生不后悔的方法就是每一天都做到淋漓尽致。”

把「上下」作为孩子、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使得蒋琼耳不必面对事业家庭平衡的千古难题。

“很多人习惯画饼图,事业占多少、家庭占多少,为什么要这样呢?

它们不是竞争关系,各自都应该有个完整的饼。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就百分百地享受家庭生活。工作的时候,就百分百专注于事务。

生活就像水一样,是流动的,在流动中加一些什么,依然是流动的。没关系的,不要慌。”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9

彭薇:传承一把钥匙

2018年底,明代艺坛领袖董其昌的书画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彭薇,一个作品中充盈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艺术家,和来自四川的父母同时到场。这是一个书画世家,她的审美有着坚实的传承。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0

白色上衣,刺绣胸衣,橘色廓形长裙 Ming ma

手镯 Buccellati

耳环 Mango

那把失效的钥匙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彭薇的作品闪现在国内外各大艺术展、双年展,被全球顶级的博物馆、美术馆、画院收藏,因为这个女人的作品新颖、别致,始终让传统焕发新机。

她借用古画图像绘在女体纸塑上,如《唐人秋色》《秋郊牧马》。

马立在腰部,枝繁叶茂的树冠铺展在胸部,像微风的问候,起伏缠绵,那是她的《脱壳》系列。

她很小心地把剪裁好的水墨春宫画铺展在绢本的鞋底,一年才画三四双,这些年前前后后做了20双。

其中的7双被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这是她的“好事成双”系列。

“刚参加工作,去上海博物馆看到清末赵之谦的画,觉得它用水、用墨、用彩的方式好像和我自己小时候学的一套东西有契合的地方。他的作品启发了我,有点像一把钥匙开了一下。我找到了自己作品的风格,就画出我最早的系列‘石头’。过几年我正好又去上博,看到他的同一套画,就问自己:那时候怎么这么喜欢这个?现在看着有点俗呢。”

她说:“传统像一把钥匙,打开一扇门后,有时候它就失效了,但你已经进入了另外一个空间。你又在这另外一个空间里发现新的东西,它又可以开启另一扇门。”

那种智慧的答谢

彭薇眼中的传统不是一个大的概念。

都是一些很具体的事物,比如说某一件器物、某一张画的局部、某个老人家待人接物的方式。

传统是受教育的经验和视觉经验的集合。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1

针织背心,白色衬衫 Flannels

刺绣半裙 Ming Ma

手镯 Buccellati

耳环 Mango

“你从小看到听到的东西、学习的东西、感受到的东西,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传统。每个人传统不一样,我家里是画水墨国画的,所以看到古代的东西也多,当然也有现代的东西。我眼里的传统不见得都是中国的,也有西方的、中东的和许多别的地方的,任何我感受到的过去的、好的事物都是传统。”

接触到某些老艺术家、文学家时,彭薇对传统有着更深层的理解:

“他们那种很周到的待人接物,很有古风。比如合作完一件事情我们就不会再跟合作者联系了,但是老艺术家会很适度地有一些关怀,既不过分又很舒服;朋友如果开个书店,老先生会让朋友开个书单,买些朋友书店的书,这种充满智慧的答谢让人舒服。这也是传统。”

彭薇还说:

“我觉得只有对我产生了影响,跟我发生关系了以后,它才是一个真的传统。比如这书房里的宋人画册,即使我翻过了,也不觉得它好在哪儿,那这个传统和我就没发生关系。但一旦这个东西能够启发我了,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它就会是一个活的东西,它才是一个真的传统。”

那种不会过时的气息

彭薇的所有作品上都有着传统美学的深深烙印。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2

平沙落雁9张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不用各种名牌(创作)?

我说,你要让我退后若干年,我还是一个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我会疯狂地喜欢名牌,也许我会用它们做材料、作为我艺术创作的灵感,因为它们太新鲜、太令人惊讶了。但这些名牌已经在我们现在的生活里司空见惯了。

反倒是你去博物馆的时候,看到人类八千年前,或者公元前1万年的东西,看到那些小的石雕会觉得:啊!那时候的人怎么做得这么好?现代人没进步啊!

其实我的作品没想展现传统的东西,我只想很适当地表现我当下的感觉。就像我现在这个拆房子的大幅作品,把很漂亮的房子给拆掉。其实这种事情现在不少人也在干,只是我用了古代建筑,然后把它们都画得像古人。”

不是所有的过去都能成为传统,但是某些过去的事物有着不会过时的气息。

它们经过时间打磨沉淀,仍旧打动你、震撼你的,那才是传统。

本文原载于《时尚芭莎》3月上 专辑

编辑/张文冀、顾文瑾

视觉编辑/丁佳佳

特邀主笔/田沁鑫

摄影/安杰、孙郡、张弘凯、韩雨、佟珊珊

化妆/宋秉辰(东田造型)、忻悦(On-time)、朱雯

文字/月季、安澜、吉波

服装造型/紫煜、范雨阳

场地提供/良设夜宴、上下之家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3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4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5

把昆曲做成摇滚乐,被大英博物馆典藏, 越传统越时髦! - 16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