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30日 13.6°C-18.2°C
澳元 : 人民币=4.7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易经》被纳入社科院教学体系:科学的尽头难道真的是神学?

2021-09-23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19年,《易经》被社科院正式纳入全日制教学体系。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不相信,一度以为有人造谣。直到查证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官网,在招生信息里看到“中国哲学”大条目之下的“《易经》与预测学”博士生招生信息,才确认《易经》真的被纳入了正统教学。

但随之问题也来了,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易经》被纳入社科院教学体系:科学的尽头难道真的是神学? - 1

是科学的下沉?

还是民间文化的上升?

我们是误会了玄学还是误会了科学?

众所周知,《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纲领。

它产生于远古时期,古人们探索世界、寻找世界规律的过程中。源于时代不同,它不像现代科学细分的那么清楚,它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所有。

《易经》被纳入社科院教学体系:科学的尽头难道真的是神学? - 2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小序》中曾如此评价《易经》,说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音员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为《易》,故《易》说愈繁。

《易经》包罗万象是古时人们生活的指南,当人们想要预测未来运势时,就会去请教懂得易经的人。《易经》有相当强的预测功能,但近代以来世界各地普遍推崇唯物主义。

因此《易经》在人们眼中带着浓烈的神学色彩,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简单介绍一下《易经》的内容,其中预测学分为三大体系:六壬、太乙、奇门。其中大众最熟悉的大概就是奇门,民间有句话说:“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因此预测学向来有帝王之学的称号。

《易经》被纳入社科院教学体系:科学的尽头难道真的是神学? - 3

预测学通过观测天象确定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八卦原理,然后将五行之性、自然之理转化为十神之性、人事之理,再根据时间推测人的命运问题,例如婚姻、事业、财运等等。简单点说就是预测命运,而社科院是什么样的存在,是我们科学的最高殿堂。所以当社科院将《易经》纳入教学体系,所有人都觉得很玄幻。

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科学吗?莫非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

事实上科学家最终改研究神学,在人类历史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著名科学大师牛顿、爱因斯坦、钱学森,无一例外,在晚年的时候都转而研究了神学。因为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发现科学存在很大坚固的界限和范围,很多超过科学现象的问题,根本解释不了。

《易经》被纳入社科院教学体系:科学的尽头难道真的是神学? - 4

在这种情况下,神学似乎是唯一的出路。

很多找不到答案的问题,用神学似乎都能解释得通。宇宙中有很多科学解释不了的问题,那是不是意味着神灵、灵魂都是可能存在的。因为科学没有证明它不存在,你凭什么说它没有?在微观量子形态下,两个量子不论多远都可能发生纠缠,那么怎么证明心电感应、第六感不存在呢?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类的认知有限。因此或许我们应该允许不同的观点存在。社科院的此行为,也只是为探索真理增加了一条途径。在社科院的课程体系中,《易经》被分类为预测学,也就是说它只是被定性为一门学问。

《易经》只是一种文化,而不是神学。

《易经》被纳入社科院教学体系:科学的尽头难道真的是神学? - 5

所以,科学的尽头,究竟是科学本身,还是神学,我们很难武断地给出一个结论。但我们不阻断任何一条可能会找到真相的道路。科学,要敢经得起质疑。

至于,《易经》是否真的能预测一个人的命运?

我想没有答案。

《易经》被纳入社科院教学体系:科学的尽头难道真的是神学? - 6

影响人命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四柱八字、人的主观意识、风水、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所以命运肯定存在,因为人之生活、前途确实存在外在的非人力可把控的偶然因素。

但对个人来讲,这不是我们放弃堕落的理由。了解《易经》有助于个体了解盛衰规律、审视时势,从而使个体在客观规律之下,把握时机、适时而为、顺势而动,从而实现自己命运的最优解。

当然每个人都该建立自己的自信,命运测算只是一种人生参考,不可能涵盖我们人生的全部。古人云:偏听则废,兼听则明。如果听到什么理论,就毫不犹豫地相信全部,那将是更大的毁灭。

宇宙之广阔,人类之无知,使得我们既不能彻底丢弃神学,亦不能丢弃科学。社科院此举想必是经过反复的思量后的决策,无意给科学的尽头定义,只是希望在追寻真相的路上,多一个领域可供参考。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前后黑白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Ryan, R. M., & Deci, E. L. (2006). Self-regul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human autonomy: Does psychology need choice, self-determination, and wil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4, 1557–1586.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