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明朝的科举很有意思,开了又停,停了又开,断断续续搞了两次,期间间隔了二十多年,直到洪武三十年才正式确立科考的地位,从此有序地进行。
这里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按理说国家建立之初最缺的就是人才,如果不开科举,那么大明朝的人才从哪里来?难道就吃老本,靠着一些老人?
而这些老家伙基本都是武将,让他们开疆拓土倒是没问题,但说到治理国家,造福一方百姓,他们就算是有心,恐怕也无力吧。
其实朱元璋何尝不知,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官员缺员严重。
因此他在第四年就开设了科举考试,希望解决官员不足的问题。
可按照历史的记载,这次科举虽然很圆满,但却惹得朱元璋非常不高兴,不仅殿前出难题,而且还杀了一位大臣,甚至因此停掉了科举,直到洪武三十年才重新开设。
殿前试题
洪武四年,朱元璋因为朝廷急需官员,因此特别批示,之前每三年一次的乡试改为一年一次。
皇榜一出,全国上下的考生们都非常兴奋,这样的规定无疑是增大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在经过一轮轮的考试之后,一批进士进入皇宫,准备进行殿试。
考生们都是信心满满,认为考试肯定考的都是八股文章,自己苦学十年,为的就是这一天的到来。
然而等到殿试开始之后,所有的考生都傻眼了,原来朱元璋并不按常理出牌,而是命令卫士从殿外抬来了三筐稻谷作为考题,让考生们来评价这些稻谷的好坏优劣。
站在一旁的刘伯温也走上前去查看了一番,之后他脸色骤变。
他心知肚明,因为之前和朱元璋讨论过今年稻谷的收成情况,因此这三筐稻谷可不简单。
这三筐稻谷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分别是扬州、太仓以及军仓。
首先扬州的粮食粒粒饱满且新鲜,一看就是遇到了好收成。
而太仓的粮食有些发霉,明显是以次充好。
最差的就是军仓的粮食,其中不仅有许多干瘪的粮食,而且还掺杂了稻草,这显然是克扣军饷的结果。
此时皇帝将这些粮食抬上大殿当考试的试题,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恐怕是要死人了。而这个要死的人,恐怕就是中军都督府司。
事实也确实如此,考试结束之后,朱元璋先是褒奖且提拔了扬州官员,此后府司被斩首示众,太仓守虽然留了一条命,但也被罢了官职。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虽然朱元璋的试题被刘伯温看出了端倪,但考场上考生们的回答,却让刘伯温颇感意外。
江南学子
这群考生们虽然饱读诗书,但面对明显不同的稻谷,却讲得乱七八糟。
其中有的说稻谷看似不同,其实都差不多,最多就是有的稻谷卖相不好看。
还有的说,稻谷产自不同的地方,自然有些许差别,随后便夸夸其谈,开始卖弄自己的地理知识。
此时别说是朱元璋,就连刘伯温也有些意外,粮食是国之根本,这些学子竟然对此毫不了解,将来如何能做好父母官?
不过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一群饱读诗书的进士,会对粮食的了解如此之差?
暂停科考
朱元璋马上找来主考官询问,可这一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站在殿前的考生无一例外,全部都是来自南方,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富贵家庭,自幼就衣食无忧,自然不会了解民间疾苦。
而越往下了解就越可怕。
原来北方被之前的元朝大肆破坏,因此北方参加科考的考生非常少。
此外,此次的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其中有不少考生都是这些考官的门生,自然就会掺杂人情关系。
这样的科考很不公平,对国家也不利。
开设科考的目的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是为了让他们造福百姓,为国家分忧,而不是找一群只会纸上谈兵的无用之人。
事后朱元璋和刘伯温商议,刘伯温觉得科举必须停止,起初他只是看出了皇帝想借着试题来乘除奸逆,却不曾想这批考生如此地浅薄,这说明之前宋朝的商贾之气尚存。
南方之人只图名利,而不顾家国百姓,这对国家的发展自然是不利,因此现在要大力扶持北方的经济以及文化的宣传,让北方的学子可以看到希望。
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之后,朱元璋决定暂停科举,先进行选举荐辟等方式来挑选官员,等北方的考生休养生息,可以参加考试之后再举行。
就这样,一直到洪武三十年,才又一次开设了科举。
虽然之后还有南北的差距问题,但相较于洪武四年,已经好了很多。
背后的深思
不过这里还是要说一下朱元璋的这一道殿前试题。
这道题一箭双雕,不仅解决了克扣军饷的问题,而且还给考生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以及他治理国家的决心。
尤其他将这些稻谷的来历讲明之后,考生们先是自惭羞愧,随后又被他恩威并施的天子风范所折服,使得在场的所有考生都无比地震撼和钦佩。
此外刘伯温也是聪慧至极,一眼就看出了皇帝出题的目的,而且发现考生们的问题后,马上给出了最为合理的意见。
这也难怪朱元璋会对其评价为:“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参考资料:《明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