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9日 7.5°C-12.1°C
澳元 : 人民币=4.8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2021-10-2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崇祯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悲情,也最让世人惋惜的一位末代君王。

他在位十七载,勤于政务,崇尚俭朴,登基之初就果断诛除以魏忠贤为首危害国家的阉党集团,颇得世人的赞誉。

但是十七年后,崇祯帝不仅没有中兴大明,还把自己搞得国破家亡,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亡国之君。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 1

这又是为何?

崇祯帝在临终前愤慨地写下:“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难道事情真的如崇祯帝自己说的那样,明朝灭亡和他自身的关系不大,而主要是臣子们的过错吗?

崇祯帝真的是英主明君吗?

崇祯帝其实只是空有“中兴”之志,没有“中兴”之才。

他志大才疏,缺乏治国才能,缺乏选拔真正人才的能力,在位十七年都未能认识到明末王朝危机、社会危机的真正根源,自然也就找不到挽救王朝,挽救危局的真正办法,至于制定长远的治国方略,更是无从谈起。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 2

崇祯帝诛杀大将袁崇焕,虽然袁崇焕自身有很多缺点,但是不能否认袁崇焕为辽东地区的稳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崇祯帝仅仅凭借一纸诏书就诛杀袁崇焕,令文武百官寒心。

还有过于急功近利,先后逼迫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等大将出战,最后孙传庭、卢象升战死,洪承畴投降,明朝大将几乎都被崇祯帝逼得死的死,降的降,到了南明时期,南明政权居然找不出一个堪当大任的大将来统帅全军,这不得不说和崇祯帝有很大的责任。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 3

据统计,崇祯帝在位仅仅十七年,单单总督就诛杀多达七人,还有巡抚11人,其中河南巡抚李仙风被逮吓得直接自缢,加上这位倒霉仁兄,一共12位。

就连“国之栋梁”的内阁大臣也有两人被崇祯帝诛杀,这在明朝朝堂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要知道除了嘉靖帝诛杀夏言之后,很久没有出现过皇帝诛杀内阁大臣的情况了,而嘉靖帝在明朝皇帝中的名声一向是非常差的。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 4

这还只是诛杀,在崇祯时期,罢黜的大臣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不断地滥杀和罢黜,整个朝堂上文武大臣的更换十分频繁,在十七年内,兵部尚书换了14人,刑部尚书换了17人,内阁大臣前前后后多达50余人,其中充当首辅的大学士也有10余人。

更离谱的是,蓟镇总督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仅仅半年就更换了多达5人。

这些事实十分清楚,崇祯帝虽有中兴之志,力图挽狂澜于既倒,但志大才疏,缺乏耐性,更是极其急功近利。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 5

至于英主明君所具备的深邃的目光、开阔的视野、坚强的意志、雄伟的气魄和高超的治国能力,崇祯帝一项都没有。

崇祯帝连明末已经到达矛盾激化顶峰的社会危机的根源所在都不了解,更别说找到对症下药、挽救危局的办法,十七年从始至终都没有能制定一个明确具体的治国政策。

崇祯帝的治国政策缺乏长远的战略筹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出了乱子就医治哪里,而且政策也是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而崇祯帝刚愎自用而又多疑善变、急功近利而又优柔寡断、极好名声而又缺乏担当精神、专横滥杀而又刻薄寡恩的性格特点,又往往导致其对军国大事的决策失误、措置失当。

他连最基本的忠奸都辨别不了,只凭个人的喜好和厌恶选用所谓的人才,屡次罢黜直臣忠臣,滥杀良将,盲目插手在外将帅的军事部署,致使局势变得越搞越糟。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 6

党争源自于万历帝,但是只有崇祯帝真正自己下场,亲自介入门户党争,导致政治斗争越演愈烈,分散削弱了统治阶层自身的力量。

他极为好名,一向以“中兴之君”自诩,故而他只顾自己的颜面和尊严,缺乏担当精神,患得患失,屡屡错失挽救危机的时机。

所有这些重大的决策失误、措置失当,最终酿成了历史的悲剧,导致他自己的自缢,明朝的灭亡。

在现代,有一个名词叫“假装很努力”,比如在图书馆玩了一天手机,却没有看一本书;再比如在健身房自拍了一天,却连最基本的健身动作都没做。

悲情君王崇祯,“勤政俭朴”的形象,像极现代人的“假装很努力” - 7

崇祯帝就属于这种人,看起来很勤政,很努力,却只是自欺欺人。

因此,明思宗崇祯帝便以有别于古来以酒、以色、以暴虐、以奢侈、以穷兵黩武而亡的另一类亡国之君的形象,定格于史书之中。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