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30日 15.3°C-18.7°C
澳元 : 人民币=4.75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2021-11-1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不知不觉,疫情也已经迎来了第三个冬季。

而当前,德尔塔变异毒株却正在侵袭全球各地,我国也再次迎来了疫情反扑的局面。

近期,一则“北京中关村检出一阳性快递”新闻也引来了网络热议,不少人也都纷纷表示担忧---自己刚刚在双十一抢购回来的快递,是否也会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 1

病毒生存能力又加长?收快递两周后还能检出阳性

据媒体报道,11月15日凌晨,中关村街道接到海淀疾控中心通报: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科源社区居民一件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发出的快递物品外包装检测结果为阳性。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 2

(图源网络新闻)

据了解,该快递物品为发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羊毛衫,目前相关人员和环境经过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不过针对于快递阳性这一事,事实上,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等地近日也都陆续发现类似案例。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 3

(图源网络新闻)

为何一个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依然还可以检测出新冠病毒阳性呢?

事实上,针对新冠病毒在环境中是否能存活多久,目前医学界尚未有统一定论。

再加上对快递包括进行检测,也都只是对病毒基因片段进行检测,无法检测出病毒是否有活性。

而此次检测出包裹内包装的无纺布袋新冠病毒基因片段阳性,也都仅仅只是证明这个包裹曾经被新冠病毒所污染过。

至于包裹上的病毒是否有活性,是否有传染性,单单靠基因片段还是无法得出结论。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 4

快递传染,风险有多大?

针对新冠病毒的“物传人”,主要是患者排出带有病毒的飞沫、排泄物,附上了周围环境、物品,健康人触碰到这些物品后,再通过手接触到口鼻眼等部位黏膜,进而引发感染。

而要想达到快递传播病毒,其实需要一定条件:

1.在收运传递的过程中被新冠病毒所污染;

2.收快递时快递物品上面的病毒还存活着;

3.在接收快递时,受到了新冠病毒的感染。

因此,早在去年青岛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出分离活病毒,也是需要满足这3个条件。

但此次发现的快递传染的实例,对比人传人物传人在传播中还是比较低概率,阳性也不一定有传播防线,而且管理区域也能做到一定的防范,所以公众们无须过多紧张。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 5

疫情期间,非必要需不要从境外高风险地区邮购商品

由于正值双十一期间,不少人此时也都开始陆续等到快递,而针对此次事件,疾控中心也呼吁群众们---

非必要不要从境外高风险地区邮购商品,对于国内有本土疫情报告所在地的商品需要谨慎邮购。

那么,在收发快递时,咱们该如何做?

第一,接收快递佩戴好口罩

在收发快递时候佩戴口罩,减少接触交流,有条件的话可以提倡无接触投递模式,尽可能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邮件快件。

第二,将快递包裹袋不带回家

在拆取快递时,尽可能用含氯消毒剂或者医用酒精对包装进行消毒,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宜带回家,按照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处理。

第三,处理包裹后,给自己消毒

收发快递后,总会避免不了要接触到其他的人和物品,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从进入家门的那一刻开始,先不要急着摘掉口罩,一定要先用放在门口的75%浓度的消毒酒精喷洒自己,从头发到衣服裤子和鞋。

这样可以避免脱衣服时沾在衣服上的病毒吸入口鼻,再用消毒杀菌的香皂在流动的水流下洗脸、洗手30秒。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 6

如今的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确是太“狡猾”,有的很快就发病,也有的经过多次检测才出阳性,而有的更是没有任何症状。

面对如此诡计多端的敌人,我们更需要做好个人防控,减少被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病毒再次升级?快递包裹收到两周后,为何还能测出新冠病毒阳性? - 7

参考文献:

【1】张佳星. 冷链传播可信吗?国外专家的说辞为何暧昧不清[N]. 科技日报,2021-09-01(001).

【2】郑美惠,让蔚清.冷链食品新型冠状病毒暴露的风险分析及对策[J/OL].中国食物与营养:1-5[2021-11-16].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