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4.3°C-19.1°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2022-01-0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是为毛主席他老人家而生的,一定也会追随他老人家去”,这句感人肺腑的话,就是陪伴了毛主席18年的忠诚卫士龙开富将军在弥留之际所留下的一句话。

龙开富本不姓龙,原名叫谭罗仔。1908年农历二月初二,他出生在湖南茶陵火田白腊(今红色农场)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他的父母加上他有四个孩子,由于家中没有自己的田地,龙开富兄弟四人又年幼,他们的父母只好终年在外劳动,这才勉强维持家中生计。

不幸的是,在龙开富将军4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积劳成疾过世。

母亲的过世,让这本已无以为继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不久,龙开富的父亲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只能忍痛将龙开富过继给他妻子的兄弟当养子,就这样谭罗仔改姓龙,取名龙开富。然而,恶运却并没有因为龙开富的过继而消散,在龙开富15岁那年,舅舅又去世了。

为了生活,龙开富只好跟着当泥瓦匠的爷爷学做泥瓦工,靠这个来养活自己。手艺学成后,眼见生活越来越好,正当龙开富憧憬着好日子的到来时,他的爷爷又病死了,接二连三的噩耗,让龙开富是大受打击。

新中国成立后,龙开富将军在写自传时,谈及这段回忆,龙将军在字里行间依然是透露出浓浓的悲伤:

“这对于我来说是痛苦加痛苦的严重事件,自此我就没有任何亲人可依靠,完全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教养。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在冷酷的世界里。”

,直到几十年后,龙开富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都久久不能忘怀,可想而知当年的龙将军是承受着怎样常人所无法理解的悲痛。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1

龙开富将军

亲人的先后离世,让龙将军是心痛万分,渐渐有些心灰意冷,不知该何去何从。恰逢这时,我党在茶陵乡村发动农民运动,我党让农民当家做主的口号,让龙开富将军看到了自己未来前进的方向,那就是追随我党,参加革命,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境遇,为农民当家做主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于是,龙开富加入了家乡的农民协会,开始参加我党组织的革命活动。

参加农民协会后,带着能让农民当家做主的愿望,龙开富表现得尤为积极和英勇,他跟随着农协会的领导是四处打击肆意剥削农民的地主豪绅,为农民作主。

可是,正当我党领导的工农运动进行的风起云涌之时,蒋介石却在1927年于上海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肆意屠杀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久,国民党反动派许克祥就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被杀害的革命群众达数万人,在茶陵我党也牺牲了很多的好同志。

随着茶陵的革命形势日益严峻,龙开富被迫离开了家乡,当然龙将军并不是逃亡,而是怀揣着农民协会给他写的介绍信,去寻找革命队伍,从而继续追随我党与反动派进行斗争。

龙开富首先来到了广州,因为当时广州是我党的革命中心。可是此时的广州也处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我党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镇压。之后,龙开富又一路边挣钱边赶路,来到了武汉,希望能在这里找到我党的队伍。谁料来到武汉,又适逢汪精卫在发动反革命政变,这时龙开富真的不知再去哪里能找到我党的队伍,只能是暂时留在武汉,一边在车站、码头帮人挑行李维系生活,一边打听我党革命队伍的消息。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2

在一次挑行李时,龙开富遇到了一位姓蔡的先生。恰逢这位蔡先生对我党的主张很有好感,也很支持,当他得知龙将军留在武汉是为了寻找革命队伍,便对他说:“不要到处去找了,现在到处都是这个样子。你就回茶陵老家躲着,一定会有革命军去的。”。

听到蔡先生这么说,龙开富也觉得很有道理,与其待在陌生的武汉不知何时才能找到革命队伍,还不如回到家乡耐心等待着革命队伍的到来。就这样,龙开富回到了茶陵。

1927年9月下旬,龙开富回到茶陵不久,就遇到了第二次攻打茶陵的工农革命军。当龙将军得知这是毛主席领导的工农革命军时,就找到了这支红军,强烈要求加入部队。

当时毛主席从远处看到龙开富,心生好奇就走过去与他交谈了一下。交谈过程中,毛主席得知他是当地农民协会的成员,又有农协的介绍信,而且还会武功。之后,毛主席在细细观察他片刻后,觉得龙开富身材高大,为人忠厚,革命意志也很坚定,又会武功,考虑到身边正好缺少一名警卫员,毛主席就决定将他留在自己身边。

让毛主席和龙开富都没想到的是,这一留龙开富就留了18年。从1927年入伍到1945年离开延安到东北,龙开富给毛主席当了18年的警卫员。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3

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在毛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员,龙开富除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当“挑夫”,毛泽东去哪里,龙开富就挑着两个皮箩跟到哪里,这两个皮箩一头装着前委的文件、印章和底稿,另一头装着毛主席的文稿和书籍。可以这么说,当时龙开富的皮箩是装着当时前委和毛主席的全部家当,责任十分重大。

龙开富将军也知道到自己责任重大,从此无论情况多么危急,急行军多少里路,即便再恶劣的环境里龙开富也是死死保护着这两个皮箩,与它们是形影不离。

就算是在险象环生的长征途中,他也是竭尽全力地保护着这些对党中央、毛主席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文件,未曾有过一丝的松懈。爬雪山、过草地时,由于挑着皮箩难以行走,龙开富就把这些文件打包成一个包袱,牢牢地背在自己的身上,靠着“命在文稿在”的信念,龙开富硬是背着这些文件走完了这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期间他背着这些文件一样都没丢,被完整地带到了陕北。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4

1928年6月,龙开富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说起龙开富的入党,这里还有一段小故事。

在一次党小组会议上,前委秘书谭政在会上讨论时,说道:

“前委非常注重在士兵中发展党员,我们机关本身不能忽视这个问题。龙开富是前委的挑夫,实际上是机要人员,政治上的可靠性要求很高,党籍应该是个基本要求,党小组要着手培养和教育他加入党组织。”。

参加会议的党员都认可谭政说的话,觉得龙开富等警卫班作为首长们的贴身警卫,他们本身就是可靠的人,且功劳也很大,的确可以让他们入党。就这样,会上决定由谭政来作为龙开富入党的培养人、介绍人,待合适的时机,就让龙开富入党。

一天,谭政在前委驻地碰到龙开富,就问他:“开富,考考你,你知道共产党员吗?”;

龙开富听后,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怎么不知道,过去闹农会是共产党,今天搞工农暴动也是共产党,一句话,革命的就是共产党。”;

谭政听后,是笑着说道:“这个没错,但是我问的是你知道共产党员吗?”;

“你和贺子珍,还有杨干事,都是嘛。”,龙开富一知半解地说道;

“党员并不都是干部。队伍里的每一个同志,士兵、传令兵、勤务兵、伙夫、马夫、挑夫等等,都可以入党。总之,共产党是由劳苦大众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谭政耐心地解释道。然后,颇为严肃地对龙开富说道:

“打箩卖糖,各有各行。队伍上什么样的工作都得有人做。像你,保管着前委的文书材料,这全是机密文件,很重要呀!你只要做好了这项工作,这就是在行动上符合了党员的要求。”。

1928年5月中旬,机关党支部开始讨论龙开富入党的事情,会上的党员都肯定了龙开富在部队中的表现,表示可以适时吸收入党。同年6月上旬,特委机关党支部在八角楼谭政办公室,为龙开富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就这样龙开富成为了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5

1930年10月,工农红军成立了中央警卫团,下辖8个连队,龙开富由警卫排长升任中央警卫团第一连连长兼政治指导员。升任连长不久,毛主席就让龙开富率领连队到罗坊地区打游击,去牵制、扰乱国民党军。

出发时,全连只有142位战士,武器装备差到极致,全连只有3支“汉阳造”步枪,其余都是红缨枪、大刀等冷兵器。然而,就是在这般劣势的情况下,龙开富将军不但在敌人的后方站稳脚跟,还打得国民党反动派叫苦不迭。一连在龙开富的带领下是连战连捷,实力日益强大,当一连重返井冈山时,全连不但扩充到了200多人,更有两百多支步枪,五挺机枪,完全就是鸟枪换炮,不似出发时那般“穷酸”。

之后,凭借着卓越的战功,龙开富将军先后担任红1军团炮兵营政委、红1军团司令部4科科长等职。

1934年,国民党发动派对我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由于当时中央红军的指挥官博古、李德等在指挥第五次反“围剿”时,错误地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致使我中央红军在战场上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4月,中央红军更是在江西广昌被国民党军打得大败,损失惨重。

见此时在苏区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中央红军领导人遂决定主动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长征初期,由于当时掌握领导权的博古、李德等人排除异己,主席被边缘化,甚至是被针对。当时已是红一军团司令部第4科科长的龙开富,在听说毛主席的处境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就辞去科长的职务,再次拿出皮箩扁担,来到了毛主席所在的三队。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6

长征路上的毛主席

来到主席的身边后,龙开富继续担任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保护着主席的安全和照顾主席的日常起居。长征期间,条件虽艰苦,毛主席却依旧不忘读书看报,每到一个地方,毛主席都会让警卫员去找一些书、报纸过来,一来可以充实自己,二来也可方便了解当地的情况。

一日,当部队来到四川的一个村庄时,龙开富就主动请缨去村里找书、报纸。在村子里,龙开富发现了不少写满数字的账本,由于他不识字,不知这是账本,误以为这是书本,就找了一个袋子将这些账本全部扛了回去。

当毛主席看到龙开富扛着满满一袋的账本回来时,误认为里面都是书籍,那是十分高兴。可是,当主席打开袋子后才发现,这哪里是书啊!就是一堆账本。

看后,主席大笑说道:“你这给我找来的哪里是书呀?”

龙开富听后,有点委屈地说道:“我也不认识字呀,我看到全是有字的本本,就以为是书呢。”。

毛主席听后,就对龙开富说道:

“革命不光要会打仗,还要懂得马列主义,要懂得马列主义,就得学文化。”

自此,毛主席只要有时间就会教龙开富认字。由于长征路上条件艰苦,缺少纸和笔,所以主席就时常用树枝当笔,在地上写字教龙开富识字,还会将香烟盒收集起来,在香烟盒上写字,教龙开富认字、写字。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7

龙开富将军在井冈山时为毛主席挑的文件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龙开富不幸病倒,患上了肺结核。为了让龙开富好起来,主席十分上心,多次叮嘱医生要用最好的药,不惜一切代价救他。在主席的关照下,龙开富最后被治好了,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1937年5月1日,毛主席与井冈山下来的同志一起合影留念时,在快要拍照时,主席突然发现龙开富没有来,就急忙叫大家等一等,然后让人去赶紧叫他过来合影。

当龙开富连忙跑来时,毛主席一看他没戴帽子,就说:“你不戴帽子怎么行,戴上我这顶吧。”,就这样,龙开富戴了主席的帽子完成了这次合影,而毛主席就成了这次合影照片中唯一没戴帽子的人。在之后的日子里,龙开富就一直都带着这张照片,他说:

“工作中有了困难,我看看这张合影,就会增添力量和勇气。”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8

1937年5月1日,毛主席与井冈山下来的同志一起合影留念

解放战争时期,龙开富历任辽西军区后勤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后勤部部长、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4军后勤部部长等职,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渡江和海南岛等战役,为祖国的解放大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龙开富历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后勤部第二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龙开富被授予少将军衔。

1976年9月9日0点10分,毛主席在北京逝世,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的,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和人民。

当日下午4点,中央台向全国播发了主席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陷入了极大的悲痛之中。

龙开富将军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屋里来回走动半晌,突然嚎啕大哭“主席啊,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啊?”,之后就不停地在说:“主席在叫我,我要跟毛主席走!”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9

之后的日子里,龙开富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后来被诊断出是患上肺癌,而病灶就是当年患肺结核的位置。四个多月后,龙开富将军进入迷离状态,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气息也越来越虚弱。

1977年1月28日,龙开富突然变得很是清醒了起来,他对家人不停地说:“我是为毛主席而生的,一定也会追随他而去。”,然后又说:“井冈山上主席还是委员,身边有‘四富’(主席身边四个名字中带富的贴身警卫员),我们不用相约,都能很快再到主席身边。”。

见到龙开富将军这般“胡言乱语”,龙将军的夫人听不懂,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是岔开话题,告诉他,乌鲁木齐军区杨勇司令给他空运来了新疆的哈密瓜。龙开富听后,就大声地说道:“杨勇送的哈密瓜,谁也不让碰!毛主席一辈子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我马上就给主席带去。”。

1977年2月3日,龙开富将军在沈阳逝世,追随主席而去,享年68岁。远在北京的叶剑英元帅得知龙开富将军的去世消息后,得知他临终前说的那些话,感动万分地说道:“让龙开富回到北京吧!”,就这样龙开富将军长眠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这个离主席纪念堂最近的地方。

“挑夫少将”龙开富,挑着主席文稿走完长征,死前只想回主席身边 - 10

晚年的毛主席

世上有两个字叫“忠诚”,这两个字读起来容易,写起来也容易,但是真正想获得却是很难,可以说是万金难求。一代伟人毛主席却得到了,他以博大胸怀感天昭地;以赤子之心恩泽万民,所有围绕在主席身边的人都被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吸引,都自愿追随着主席为中华民族的将来博一个繁荣与昌盛。

龙开富作为毛主席的贴身警卫员,正是被主席这般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所吸引,所以对主席是无限忠诚,万死不辞。他跟随着主席为中华民族的将来而奋斗着,而努力着,在他的心里,只要主席在,中华民族就能有繁荣昌盛的一天,主席就是龙开富的信仰和支柱。

如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龙开富将军在得知主席逝世的消息后,身体会越来越差,因为他的信仰、支柱崩塌了,他再也没有生存的意志了。

“我是为毛主席他老人家而生的,一定也会追随他老人家去”,这就是毛主席最忠诚的卫士龙开富将军。

谨以此文致敬革命烈士龙开富将军。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因新中国有太多太多像龙开富将军这样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才有我们今时今日幸福安定的生活。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