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6日 13.6°C-16.2°C
澳元 : 人民币=4.7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2022-01-11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国的许多家庭都有穷养孩子的观念,家长认为孩子本身是没有金钱观念的,只有让他们知道父母赚钱不易,他们才能更加珍惜爸爸妈妈的辛苦与劳累,从而更加孝顺。

这种想法本身是没错的,每一个孩子都像一根小树苗,只有不断的修剪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但有些家长却剑走偏锋,不断地向孩子灌输这样一种观念,那就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太贵,而家里买不起,如果执意要买,那就是孩子不体谅父母,不孝。

当这些孩子一旦被扣上了不孝的枷锁以后,他们便会产生极大的负罪感,从而认为自己的行为犯下了大错,以至于长大以后依旧会畏手畏脚,不敢花一丁点的钱。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 1

前几天逛街的时候,我就在某家店里碰到了一对母子,小孩子想要一双新的运动鞋,可他的母亲却说:“这个东西太贵了,咱们家买不起”。

诸如“家里没有钱”这样的话,并不是近几年才诞生的,早在多年前,部分中国家长便认为只有早早地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他们才能懂得节约,更加珍惜父母给他们带来的物质条件。

不可否认,父母的想法是美好的,但付诸于实际中,却往往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 2

我的一个朋友便是从小穷养到大的,他的家庭条件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绝对称得上小康水平,毕竟他父母的工作都极其体面,绝对算不上穷的揭不开锅。

然而我这个朋友却有一个极其奇怪的习惯,那就是永远在纠结。别人的纠结充其量在二者或三者中择不出最喜欢的那一个,而他的纠结却总是在一个东西上,“舍不得钱”便是此人心理最清晰的写照。

一起逛街的时候,他就算看上了一个特别喜欢的东西,也不会立刻买下来,而是在看过价签之后反反复复地斟酌,当然,最后的结果通常是放弃。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 3

只不过放弃并非他本意,因为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听他念叨着当初那个东西到底有多好,然而当我建议他干脆入手时,他又会以价钱太贵为由直截了当的拒绝,哪怕数额对他来说并不算不可支付。

他之所以不敢花钱,主要是因为其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断地对他说,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千万不要铺张浪费。

对于一个没有金钱概念的小孩子而言,家长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以至于在班级组织春游活动的时候,他因为不舍得100块钱的报名费而主动放弃。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 4

哪怕长大后有了收入,他依旧在花钱这件事上极端谨慎,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太过于深刻,他现在都不怎么参与朋友聚会。

家长随口说出的家里穷对他们来说只是一句善意的谎言,可对孩子而言,他们却会形成畸形的消费观和金钱概念。

部分家长不明白为什么孩子不自信,没有底气,其实他们压根就想不到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自己。

皮格马利翁心理学效应表示人们越希望得到什么就越会得到什么,如果你认为做一件事情将遇到困难,那么你设想中的障碍便会真的到来。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 5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些过早承受生活打击的孩子总是在很小的年纪就懂事了,纵使人们提起他们时总是满满当当满满的夸赞,却从来没有一个人问过,这些早当家的孩子是否愿意这么早就扛起养家的重担。

如果父母给孩子住“破房子”,孩子便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畸变,从而导致自卑自闭,自尊感低等等现象。因此真正聪明的父母,从不会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心穷的孩子最可怜。

无论做何种选择,心理畸变的孩子都会不断地提醒自己家里很穷,他不可以凭着自己的想法过活。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 6

或许某一天经济情况得以缓解,他不会在金钱上过于吝啬,但这样的惯性思维却会出现在各个方面,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更容易将同样的教育方式模拟到下一代当中。

让孩子明白节约仔细并不是鼓吹消费主义、拜金主义,更不意味着家长应该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要求适当的满足以下无伤大雅。

与此同时,告知孩子家里真实的经济状况也很重要,唯有做到心里有数,才能举止有度。穷不是原罪,穷养孩子才是愚蠢的行为,更是扼杀孩童最可怕的毒药。

从心理学角度看,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孩子住“破房子” - 7

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穷养这件事呢,能一起在评论区里探讨一下吧。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