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2日 13.8°C-15.4°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2022-01-1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很多人对石棉并不陌生,但是,有相当多的人却认为石棉是一种人造物质。其实石棉并不是人造物质,它有一个较长的学名-硅酸盐类矿物质。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1

天然的石棉是纤维状的,由细长的纤维束组合而成。纤维素中含有如丝般的纤维,看起来就像是柔软的棉花一样,因此有了一个被大家熟悉的俗称-石棉。

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行业中,都少不了石棉的身影,这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优秀的特质和性能。石棉是一种化学性质相对稳定的物质,并且还具备耐化学以及热辐射和高抗张强度、吸附能力强等特性。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2

建筑业经常用的水泥、树脂以及沥青等物质,都能很好地与石棉相容。天然石棉虽然看起来如棉花般柔软,但其实它的强度远超钢丝。

汽车、电气设备以及化工等制造行业,也少不了石棉的作用。

使用石棉的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把它制成纱线、绳子等等,也可以让它成为隔热、保温、绝缘等材料的辅助材料。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3

比如我们熟悉的石棉瓦,就是用石棉纤维加入其他建筑材料制成的。在沥青中加入石棉,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

由于石棉的强大作用,因此它被建筑行业的人称为工业的食盐。虽然石棉对于人类的好处数不胜数,但它对人类的身体却存在着健康隐患。

许多人并不了解石棉中含有致癌物质。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石棉在澳大利亚被广泛开采,由于开采成本较低,开采数量较大,因此,石棉的价格也相对低廉。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4

把石棉加入建筑材料是非常常见的做法,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石棉的加入有安全隐患。当这些加入石棉的材料发生损坏时,干净的空气就会被细小的纤维污染。这些纤维会对人体细胞结构进行破坏,甚至产生一定的毒性。

石棉纤维不仅容易被人体吸入,而且还会在肺部停留下来,久而久之,肺部吸入空气的能力大大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直接死亡。石棉纤维还会被建筑工人带回家里,家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吸入,让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5

石棉对人体的伤害还有较长的潜伏期,有时甚至需要20到50年。在婴儿时期吸入的石棉,很有可能在成年之后才会爆发疾病。

澳大利亚政府在80年代就已经发现了石棉的危害,因此下达了禁止开发的指令。石棉的危害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的肯定。在所有的职业性致癌物质中,石棉以其特有的危害性,坐上了头把交椅。截止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有大约1.25亿人,在工作场所与石棉亲密接触。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0年的欧洲,因为石棉诱发癌症的人数大约有50万人。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6

如此庞大的数字,真是触目惊心,许多国家都已认识到石棉的危害性,所以包括美国、日本等共计66个国家,已经彻底抛弃了石棉。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我们中国对石棉的态度。

据了解,我国现在还未全面禁止使用石棉。但对于一些高危害性石棉,比如闪石类石棉也予以禁用。而危害性相对较小的蛇纹石石棉,现在依然活跃在建筑工业中。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7

蛇纹石石棉也被称为温石棉,这种石棉物质的致癌性较弱。在21世纪初,国内很多研究者认为,天然温石棉具有致癌性,但是经过人工改造后的温石棉,致癌性较弱。

温石棉在加工之后,虽然致癌性变弱,但是如果在执业许可范围外长期接触,也有可能对身体产生危害。

为了彻底了解温石棉对身体的伤害,中国科学家曾经在1960年至1980年期间,对从事纺织作工作一年以上的女红,进行跟踪调查。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8

纺织女工作业的车间,就有温石棉的存在,她们在工作期间,长期与温石棉亲密接触。经过跟踪调查发现,在5681名女红中,出现了144名癌症患者,其中得肺癌的女红有74名,肺癌死亡率也远超普通人。

国际劳工局早在2006年,就对石棉的危害性下了定义,包括温石棉在内的所有形式的石棉,都被视作已知致癌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将石棉列为头号杀手,所以,国内专家提出了全面禁用石棉的建议。

藏在身边的一级致癌物,曾被多国禁用,为何我国仍在使用? - 9

其实,石棉的危害性早就引起了我国的重视。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石棉的替代品,比如玻璃,棉岩棉以及海泡石等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彻底抛弃石棉这种有害物质,找到更加优质,也更加健康的材料。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