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8.5°C-20.6°C
澳元 : 人民币=4.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搜狐医药 | 张文宏未来三个武器!疫苗注射、药物支撑、医疗冗余度

2022-03-17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搜狐医药 | 张文宏未来三个武器!疫苗注射、药物支撑、医疗冗余度 - 1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上海的防疫措施是否会因为新版诊疗方案有所改变?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表示,这次诊疗方案,是历来方案中,最科学、最好的。“我们从最早的一无所知,到现在,随着证据的越来越多,我们的诊疗方案越来越科学化、循证化。”

比如,对轻型病人的管理,新方案进一步简化治疗,重点放在对病情的观察。随着奥密克戎流行成为当前的主流感染病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以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为主,临床特异性的治疗需求显著降低,更多的只要给予对症处理与病情观察即可。所以,在具备一定医疗条件的隔离点,就可以完成对感染者的隔离与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可以释放定点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我们上海公卫中心对轻症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密切进行疾病监测。

未来对轻型病例主要聚焦于要集中隔离,不再强调收到定点医院,是因为现在轻症患者向重症进展的比例非常低。但对于一些可能会发生疾病进展的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在新冠集中隔离点仍会配备专业医疗资源提供医疗观察,进行风险评估和原有基础疾病的治疗。一旦有发生进展的风险,马上可以转到定点医院。

比如,新方案将“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修改为“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张文宏认为,出院后7天居家健康监测的标准,前面已经说明,这是有医学依据的,既让感染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减轻隔离期间的经济负担,也节省了相应的隔离用房和其他社会资源,让整个社会应对疫情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不造成隔离资源的挤兑。基于诊断标准的改变,缩短隔离期后复阳的概率就会非常低;按照我们的研究,就算复阳了,核酸水平都已经非常低了,基本没有因为复阳造成过二次传播。

比如,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并不低,仍有可能出现疾病进展,需要在集中隔离中观察。张文宏说,诊疗方案是针对病例而言,而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在管理上不放在《诊疗方案》中介绍,而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中会给予明确。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性和疾病的进展风险方面,与极轻微的轻症病例相似。因此,相当于把无症状视同临床轻症病例进行管理。《方案》第九版建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对于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场所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隔离场所,例如方舱医院、隔离酒店等。集中隔离管理,仍需医务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比如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对隔离管理的感染者,更重要的是进行病情监测,轻型与无症状有可能是病情的早期,一旦发现有转重趋势,要及时转诊到定点医院。考虑到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患者仍具有传染性,同时,需要对其进行医学观察、风险评估和其他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果所在省市医疗机构尚有床位资源的情况下,也可以仍然收治在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在3月17日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张文宏被问到,病毒低到多低才没有传染性?

张文宏说,现在看到病毒都喜欢讲CT值,认为越低越好,但一旦越低越好就不科学。比如有些病人4个月都不转阴,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把这个人在定点医院隔离4个月呢?肯定要给出一个最科学核酸出院的标准。是不是当核酸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出院就不再具有传染性了?什么样的核酸水平能让风险足够低,又是我们能够忍受最少最短的隔离天数?这个标准比以前出现了大调整。基于国际上连续两年多的抗疫,大家做了大量科学研究出来标准,这次标准调低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调整,意味着我们不会在医院隔离非常久的时间,换句话说出院的人就可以提早了。现在上海平均住院天数是15天,但是核酸一调整可能降低到10天,以前还要隔离两周现在就可以居家了。对于一个被隔离的人、被隔离的家庭,感受度会出现非常大的改变。专业医生都在拍手叫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所有治疗的民众隔离时间缩短,对整个社会又不增加防控的风险,大家觉得科学就叫好。

还有一个是医疗机构里重点讨论分层救治、分层治疗。我们会把病人按照轻症、重症还有高危因素进行分层,轻型、普通型都要进行分层,轻症病人和无症状的人会隔离在指定具有医疗条件的隔离点进行观察,我们可以留出更多医疗资源救治重症病人。通过这几个重大标准的制定,会为我们未来抗疫腾出空间。会感觉病人出院更快了,医院轻症可以集中收治了,重症收治在定点医院。集中救治的点也是具有一定医疗观测、监测能力的。分层管理的方式会对医疗资源的优化带来大量所需要医疗资源冗余度提升,未来抗疫我们心里就有把握了。

目前,上海正在大规模实行切块式、网格化管理,张文宏认为,上海本次疫情面临的挑战系抗疫以来最高。上海的抗疫策略是建立在对疫情波及面的精准判断而采取相应的应急反应。如果只是个别病例,传播链清晰,只要启动点与线上的精准防控,隔离少数人,做有限范围的检测就可以了。如果出现多点社区新发病例,部分源头不清的时候,疫情防控就要从点与线向面拓展,就会有重点高风险区域的筛查,同时对于风险略低的地区实现分步、分阶段的核酸检测。如果疫情持续,则可能也会再相应调整防控策略。

当前,为了尽快达到社会面清零的目标,在防控上扩大了筛查的面,肯定会有更多的社区与人员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不做拓展的筛查,疫情肯定难以受控,最终的结果可能会出现疫情失控。因此,目前这个阶段,肯定会有更多的个人、家庭和社区因此感到不便,正常生活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刚开始进行扩大筛查的时候,可能会有些忙乱,但我还是相信,对于下一阶段如何安排网格化和分梯次筛查的安排,管理上会有更多改善,让市民感到可预期和更有温度。“我想,疫情的到来难以预期,消除疫情的措施应该是可预期的,相信上海会更好发扬精准抗疫理念,让市民在配合抗疫,牺牲正常生活的时候也能体会到上海的温度。”张文宏说。

对于接下来的防疫工作,张文宏认为,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一是,疫苗保护

二是,治疗能力提升

三是,有充足医疗冗余度

张文宏在发布会上表示:“我传递给大家的信息是这三个方面我们都有了很大改变。哪怕是治疗药物方面小分子药物,中国自己的抗体药里面都有,以前没有效果的或者效果不确定的药物全部被删除,我不再介绍。总之,对未来我们有三个武器:第一,疫苗充分的注射;第二,我们要有治疗有效抗病毒药物和其他药物包括中医药等支撑;第三,有非常充足医疗冗余度。这次诊疗方案的更新是在抗疫整个过程当中非常具有战略性的一次调整。医疗界对这些调整非常期待,后面什么时候实施?邬主任已经召集上海专家组进行讨论,卫健委的领导也进行了讨论,相信在国家统一安排下我们将会逐步推进,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