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3.5°C-16.5°C
澳元 : 人民币=4.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2022-05-19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八十多年前,南京城在日军的围攻下沦陷,守城的15万大军抵抗了一个星期就宣告失败。日军进入南京后进行了大屠杀,30多万军民惨遭杀害。在南京城破之际,很多军民想方设法逃出了南京城。当时的情况惨烈而悲壮,一个叫王民一的连长就是突围成功的人,他用亲身经历向我们诉说了那段屈辱的历史。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1

1937年12月,中国80万大军兵败淞沪,虽然在淞沪会战中消灭了日寇4万余人,但最终还是没能挡住日军进攻的步伐。上海沦陷之后,中国立刻收缩兵力部署南京保卫战。

负责南京保卫战的军队,主要有第36、87和88师等部队共15万余人。87师和88师是德国军械装备的精锐部队,但在淞沪战场上损失惨重,新补充的兵员是从农村抓来的壮丁,士气和战斗力极低。大战打响时,王民一是87师的一个连长。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2

南京保卫战,日军集中了大约30来万人的兵力,从三个方面向南京合围过来。中国方面负责防务的上层认为,淞沪会战80万大军打了三个多月,都没能彻底打败日军。南京城背靠大江没有天险可守,而且此刻又刚刚兵败,南京城是守不住的。于是大多数人都建议迁都,实行坚壁清野以对抗日军。

主动放弃南京,把日军放入内地打消耗战,用战略纵深拖垮日军,这是当时大多数将领的意见。就在商议未定之时,唐生智一人力排众议,大声疾呼道:“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特对不起国父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3

唐生智主张死守南京, 发誓与南京城共存亡。他的勇气可嘉令人感动,于是军事委员会决定任命他为南京卫戍司令,调动约15万大军给他指挥进行南京保卫战。希望他把这一仗打得惊天动地,让这一仗名垂青史。

唐生智的发言大义凛然,为了表示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重演当年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他把江南的船都调去了江北,又主动烧毁了能渡河的船只。

烧毁自家船只后,唐生智又把第78军军长宋希濂的第36师,布置在面临长江渡口的挹江门充当督战队,如有人试图向城外逃跑即开枪射杀。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4

日军坦克

12月10日,日军劝降无果后开始攻城。中日双方军队在城外厮杀,死伤都很惨重。日军集中飞机大炮猛攻王民一坚守的光华门阵地,259旅旅长易安华和261旅旅长陈颐鼎并肩作战,经过一昼夜肉搏拼杀,杀光了冲入城内的所有日军。

日军第一次进攻失败后,又调来坦克猛攻光华门。日军的坦克横冲直撞,守军的机枪打不进去,炸药包也炸不了。最后旅长陈颐鼎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砍掉一棵大树,两个人抱着树桩子埋伏在一边,当看到日军坦克冲来时,两个人就抱着树桩冲上去,把树桩塞入日军坦克的履带里。

日军坦克停下来后,战士们就冲上去用手榴弹、炸药包炸坦克。这是一种拼命的打法,最先抱着树桩上去的两个人肯定先死掉,为了打掉一辆坦克,守军最起码要牺牲四五个人。但战士们是顽强的,很多人都主动冲上前去抱树桩。战士们很顽强,但光华门还是几次落入敌手。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5

光华门

12月11日上午,经过浴血奋战后,王民一和战友们再次夺回光华门。此时雨花台和中山门也失守了,日军从三个方面蜂拥而来。在最后一次冲锋中,259旅旅长易安华腰部被日军机枪打穿,倒在了阵地上。日军炮击和火烧阵地后,他的遗体再也没有找到了。

12日晚上7点钟左右,当战士们还在浴血抵抗时,唐生智突然向各路守军发出了撤退命令。随后在晚上8点钟左右的时候,背弃了他“与南京共存亡”的誓言,乘坐为他保留的最后一条小汽艇北渡长江逃走了。

最要命的是,他的撤退命令发布得太仓促,最前线的很多部队没有接到通知,当接到通知时各部队已经陷入混乱了。此时原本很有秩序的各部队,开始扔掉枪支,整个军队失去了控制,官兵各自设法逃命,大量士兵蜂拥向唯一的出口挹江门,试图渡江而逃。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6

令人想不到的是,唐生智逃跑时并没有下令解除守卫挹江门的36师“不准任何人出城逃跑”的命令。所以当城中的大部队涌向挹江门时,第36师朝他们开了火,双方随即爆发了激战。最后城内守军动用准备巷战的坦克击破挹江门,冲到了江边之上。

当众人冲到江边时,这才发现大量的渡船早已经被烧毁。在寒冷彻骨的江水中,绝大部分试图渡江的官兵都被冻死淹死在了2公里宽的江面上。随着唐生智的逃走,第71军军长王敬久,87师师长沈发藻也匆匆登船北撤。他们都安全地渡江抵达了北岸,却丢下了大部队在城中坚守。军队的主帅都是这副德行,这场仗必败无疑。

全城大混乱时,第87师副师长兼第261旅旅长陈颐鼎,一直率领部队在中山门外与日军激战,他根本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一直到12日晚上,他才发现情况不对劲,于是他带领261旅残部在夜色中开始向下关撤退。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7

13日凌晨6时,陈颐鼎带着手下王民一等数百个残兵抵达了下关。陈颐鼎让王民一跑到前面去看看情况,王民一很快就回来报告,他说有几十万军民都拥挤到了下关附近,很多人已经被踩死了。此时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想办法到了江边再说。

此时已有身手矫健的战士爬上了城头,他们把绑腿解开扭成绳子放下来,把陈颐鼎和王民一拉了上去。爬上城头之后,他们又用绑腿如法炮制缒着绳子下了城头。来到江边之后,看着乱哄哄哭爹喊娘的人群,仿佛如人间炼狱一般。

战士们沿着江边寻觅,不知从何处弄来一块两丈长的大木板,旅长陈颐鼎一看这木板绝对载不了身边的这么多人,与其落到江中淹死或被日军生俘受辱,倒不如自己死个痛快。于是他拔出手枪准备自杀。这也是他为战士们尽的最后一点力气了。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8

陈颐鼎正要扣动扳机,却被眼疾手快的王民一抢走了手枪,众人不由分说地将他架上木板,大家一起登了上去。在江中大约漂了五六十米远,木板吃水后感觉正在渐渐往下沉,此时木板上的很多战士纷纷跳下水去。这些战士是英勇的,他们甘愿牺牲自己,也要救陈旅长逃出去。

由于战士们跳下木板减轻了沉重力量,木板瞬间失去了平衡,成成了斜立状态漂在江中。王民一和陈颐鼎都落入了江中,双手抓着木板做最后的挣扎。虽然他们双脚奋力地踩水,但由于棉裤被水浸湿变得沉重无比,也渐渐变得有气无力了。

就在他们即将力乏沉入江中时,身边突然漂来了几大捆芦苇扎成的浮排,上面有一人还放着一辆自行车。浮排上的人立刻把自行车推进江中,把王民一和陈颐鼎等人拉了上去。这个人叫马振海,安徽涡阳人,是教导总队的上士看护班长。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9

陈颐鼎

此时日军的军舰已经在江面上横冲直闯,用机枪不断地对利用各种漂浮器材顺流而下的官兵扫射,被打死或被敌舰撞翻漂浮工具而淹死的人无法计数。王民一和陈颐鼎看着被打死的战友和百姓的尸体从身边漂过,江水都被鲜血染红了,那情景真是惨不忍睹,令人忍不住落泪。

13日晚上,他们终于登上了八卦洲。此时他们已经饥寒交迫,幸亏八卦洲上的一个老渔翁救助了他们。老渔翁把家里吃的稀粥都给他们吃了,又见他们身上湿透了的棉衣换掉,王民一等人就这样在八卦洲停留下来。

在八卦洲呆了两天之后,他们利用从上游漂来的木头、门板扎成平排筏备用。到了第16日时江上起了大雾,他们趁机把排筏放入江中,乘坐排筏渡过了敌舰封锁的江面,他们就这样奇迹般地渡过了长江,顺利抵达了江北。当时顺利抵达江北的,总共有8个人。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10

王民一全家福

南京突围成功后,陈颐鼎与王民一结下了深厚情谊。二人虽然职务有高低,但他们都是宿迁老乡,同时由于王民一在南京突围中救了陈颐鼎,二人的关系更加亲密。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1992年王民一去世。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王民一记录下的这段往事,真实地再现了南京陷落时守城部队突围的情形。当时的情况的确复杂且混乱,从王民一记下的情况来看,南京城的陷落主要是指挥失误,长官临阵脱逃等因素导致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人为造成的灾难。南京城30多万军民被日军屠杀,唐生智和守城的指挥官们难辞其咎。

南京城陷落时,一位连长记录下了他的突围经历 - 11

这段历史读来令人揪心,但它就是历史事实。这段屈辱的历史,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深省……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