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6日 11.3°C-15.4°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2022-06-18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2022年2月,东欧地区阴云密布,美国不断发出警告,说俄罗斯即将进攻乌克兰。

这一消息虽然被俄罗斯否认,但是紧随其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居然闪电访问了俄罗斯,和普京进行了会谈。

毫无疑问,马克龙去俄罗斯会见普京就是为了乌克兰局势,但马克龙可不是“国际主义者”,他的动机并不是想帮乌克兰政府,而是想帮他自己。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1

因为在2022年春天,法国新一次的总统大即将开始,马克龙想在俄乌冲突中做点事情,好在国内拉选票。

这次大选,马克龙会再次迎来自己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法国右翼政党领袖玛丽娜.勒庞。

玛丽娜.勒庞的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冷门,她并不经常出现在报纸上,因为这个女人从未在法国政府里获得过什么职位。

但是每当法国总统大选开始,玛丽娜的名字总会被全世界提起。

她是法国右翼势力的代言人,而且随着欧洲近些年来难民问题的不断加剧,法国右翼现在已经渐渐成为一股主流,西方人很警惕马丽娜的背后政党“国民阵线”。

美国媒体甚至说:“玛丽娜.勒庞是法国最危险的女人。”因为她一旦上台,可能会导致欧洲一体化的松动。

那么这位女士到底是何方神圣?她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右翼份子?

玛丽娜自称是普京的粉丝,她是怎么看待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的?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2

一、玛丽娜.勒庞:青出于蓝胜于蓝

玛丽娜.勒庞,1968年出生在法国首都巴黎西部的小城讷伊,她的父亲是法国著名的右翼政客——让.玛丽.勒庞,也被人们俗称为老勒庞。

老勒庞是法国乃至欧洲的传奇人物,他在年轻时参军,参与了法国在50年代的殖民地战争。

法国在50年代失去了大量殖民地,眼看着法兰西海外帝国轰然倒塌,老勒庞这一代人心中燃起了民族主义的火焰。

退役之后的老勒庞开始做点小生意,在这一过程里,他接触到了右翼思想,成为法国二战后第一代“反犹主义者”。

在70年代,老勒庞建立了自己的政党“国民阵线”,笼络了一帮对移民、犹太人、穆斯林不满的人,在国内宣传法国至上主义。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3

当时老勒庞的行为沾点“纳粹思想”,如果放在德国,可能早就被关进了大牢。

但是在言论自由至高无上的法国,老勒庞如鱼得水,一直带领“国民阵线”发展,直到成为法国的一股政治势力。

2002年,老勒庞曾参加总统选举,最后惜败于后来的法国总统希拉克。虽然自己参选总统失败了,但是老勒庞并不灰心,他的女儿玛丽娜.勒庞已经长大成人,接过了他的衣钵。

玛丽娜.勒庞,她大学学的是法律,后来当过律师,在90年代末,她被老爸召入“国民阵线”成为法律顾问。

当老勒庞在2002年大选失败后,玛丽娜成为了“国民阵线”副主席,俨然是老勒庞的接班人。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4

玛丽娜虽然只是女儿,但是在几十年耳濡目染下,思想上比自己的父亲还激进。

老勒庞是传统的欧洲右翼,一辈子都在和犹太人过不去。而玛丽娜把自己的攻击范围扩大了全体移民,尤其是在近几十年飞速发展的中东移民问题。

她主张限制移民,驱逐非法偷渡客等等,赢得了法国底层人民的支持。至于犹太人,因为这个群体有钱,而且人数众多,玛丽娜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选票仓,所以拒绝排斥犹太人。

结果就因为这个,玛丽娜和自己的父亲老勒庞反目成仇。

老勒庞到处声讨女儿是“叛徒”,是犹太人的“傀儡”,而玛丽娜则称父亲已经老了,意识不清,最后两人断绝关系。

客观来说,老勒庞的确是欧洲传统“右翼老炮”,而玛丽娜则是个披着右翼外皮的投机政客,她的选择都为选票服务。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5

二、东欧有颜色革命,西欧则有“肤色革命”

玛丽娜和父亲的反目成仇,首先有其自己的因素,因为老勒庞一辈子有三次婚姻,对自己的孩子们疏于管教,玛丽娜本来就和他关系不好。

玛丽娜每逢采访,必然要提到自己童年的不幸,一方面给自己拉一点同情,另一方面也表达和父亲划清界限的决心。

其次,玛丽娜和父亲作为两个时代的人,面对的社会环境不同,社会上的危机也是截然不同的。

老勒庞反犹,一定程度上是欧洲的传统思想作怪,毕竟在20世纪初,整个欧洲都不待见犹太人。他后来还做过生意,深刻体会犹太人在经济中的霸主地位,这更让他害怕。

但是玛丽娜和父亲不同,她成长的时代已经没有什么反犹思想,而欧洲面对的威胁来自移民和恐怖主义。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6

法国之所以在二战后保留了五常大国地位,很大原因是因为法国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尤其是在非洲,法属北非和西非是法国的奶牛,为法国提供廉价原材料和大量税收。

而在20世纪后期,因为法国开放移民,大量非洲和亚洲移民来到法国,尤其是法属西非的黑人携家带口移民,这让一些本土白人非常不满。

他们抨击移民带来了恐怖主义,抢走了工作机会,还造成犯罪率上升。

法国现在有色人种的出生率远高于本土白人,7成新生儿是黑人或者混血人,再过几十年,可能法国本土白人会成为少数民族,法国会成为黑人主体国家。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7

玛丽娜.勒庞说:“这是一场无声无息,没有硝烟的‘肤色革命’,但是它的影响比任何暴力革命都要大,法兰西的发展成果会被移民用子宫白白夺走。”

玛丽娜也主张“法国优先”,这种思想虽然在明面上被各路政党和媒体围攻,但是在民间,玛丽娜的“国民阵线”有很多拥趸,一些底层白人非常支持她的改革。

而法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是也面临贫困和失业问题,在一些破败的小城市,白人非常排外,他们就是右翼的主力。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8

玛丽娜在2010年成为“国民阵线”主席,在和自己的父亲老勒庞闹掰后,把“国民阵线”改名为“国民联盟”,彻底将其变成自己的政党,并在2017年带着新政党参加大选。

这次大选里,玛丽娜进入第二轮决赛,但最后惜败给马克龙。虽然她没能进入爱丽舍宫,但是她23%的得票率已经让世界震惊,原来法国有这么多人支持右翼。

看到上台希望的玛丽娜再接再厉,她丰富了自己的政策,主张退出北约,增加法国的军事实力,重塑在欧洲的独立地位。

2022年大选前,玛丽娜甚至说自己会考虑改变欧洲的现状,把欧盟从联盟变成合作组织,取消欧元,取消欧盟护照,取消欧盟预算,还法国一个“自由”。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9

三、法国最危险的女人,居然和普京有共鸣

玛丽娜要退出北约其实还很好理解,毕竟法国本来就不太喜欢这个组织,早在戴高乐时代就退出过北约,只是后来又回来了。

直到今天,法国境内也没有美国的驻军,足见法国人对主权的维护。

但是谈及“退出欧盟”,这个意见在欧洲比较少见,近些年来我们在新闻上都看到的是“XX国家申请加入欧盟”,比如乌克兰这种东欧国家,一直申请进欧盟,但人家就是不要。

可是玛丽娜却说:“法国在欧盟里失去了自由,长期来看,对法国的发展不利。”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10

这种思想乍一听很奇怪,但仔细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

欧盟是个国家联盟,统一货币,取消关税,统一护照,这对于很多小国是好事,但是对于法国就不一定了。

首先因为统一护照,很多外来移民先跑到一些东欧国家搞到合法身份,然后在西欧畅通无阻,去富国吃福利,引起了法国的移民膨胀。

而取消关税和统一货币,让小国受益,大国则要给他们输血,在欧洲经济上最强势的德国也因此对法国经济产生影响。

德法两国都是工业强国,工业体系完整而发达,两国无法互补,反而是竞争关系。

可是德国的工业无论哪个方面都比法国强一点,这让法国在欧洲内部没有竞争力,看似法德是欧盟领袖,其实法国在给德国当小弟。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11

甚至有人称:“欧盟是德意志的第四帝国”,因为外交、经济政策都是德国决定,欧洲都是德国的“经济殖民地”,英国就是因为这样才退出欧盟。

玛丽娜主张欧洲组成松散的联盟,而不是军事和经济上铁板一块,这一思想和普京有点相似。

欧洲联盟本就是为应对冷战而产生的,冷战既然都结束了,还要这个枷锁干嘛?

玛丽娜本人是普京的粉丝,因此,就有美国媒体说她2014年参加大选还接受了俄罗斯提供的资金支持。

但是玛丽娜本人对此表示否认,她只承认自己在反对北约方面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有共鸣。

玛丽娜:普京的粉丝,主张法国脱离北约,怒批美国对中国咄咄逼人 - 12

普京和玛丽娜都坚定反对北约,认为这是美国人控制欧洲的一个枷锁,以此控制欧洲的经济。

玛丽娜这次大选的胜算很高,马克龙在俄乌战争问题上显得手足无措,这让国民感觉这位帅哥面对国际强国的手段不足。

加上法国在去年还被美国截胡了潜艇订单,马克龙如果不能再大选里提出什么全新的口号,也许玛丽娜.勒庞这位右翼女豪杰就会上台,彻底改变欧洲二战后的局势。

同时,玛丽娜对“东方”也有着自己的憧憬。在这一次大选中,她主张法国的未来要“向东看”,更是怒怼拜登政府对中国的言论过于“咄咄逼人”。

然而,法国人最终还是以27.8%的支持率选择了马克龙,玛丽娜以23.2%的得票率依旧惜败。

或许在法国人心中,相比在俄乌战争把欧洲打成一锅粥的此刻脱欧,还有其它的选择。

文/商学野参考资料:1、《法国右翼"变脸":换汤不换药?》,董玉洁2、《法国的极右翼-"勒潘现象"的历史诠释》,金重远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