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次欧战决赛都能拿捏对手,穆式哲学是如何铸就经典的?
罗马击败热刺,穆里尼奥在老东家面前扬眉吐气。一边是刚刚夺得队史首座欧战锦标的“现任”,一边是还为打破冠军荒苦苦挣扎的“前任”,因缘际会可谓是妙不可言。自投身教坛二十年来,穆里尼奥率领四支球队五次杀入欧战决赛,用包揽新三大杯的神迹擦亮了个人招牌。依靠严谨细致的整体部署扬长避短,耐心组织防守的同时寻找对手的漏洞,充分利用中锋的支点作用提升进攻效率,“穆式哲学”历经时代变迁而屹立不倒,百分百的决赛胜率诠释了足球之美。
用进攻拿下首冠!就压着打!
2002/03赛季联盟杯决赛,穆里尼奥的波尔图与马丁-奥尼尔的凯尔特人狭路相逢。苏格兰对手脚下技术一般,波尔图当仁不让地接管比赛,全场控球率超过63%,以“比对手多进一球”的方式最终登顶。
自泽曼推出“冲锋边卫”理论以来,边后卫助攻已经成为足球进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少帅穆里尼奥在这方面有点“后知后觉”,瓦伦特和费雷拉都是侧重于防守,参与进攻时功能比较单一的边后卫,波尔图的推进依赖于后腰/中卫与锋线的长传连线,这种看似粗糙的进攻组织方式因德尔莱(移动中争夺第一落点)和德科(对二点球的嗅觉与控制)的高超技艺,变得稳健而可靠。
(图)一名优秀中锋对于穆帅的体系有多重要?2002/03赛季联盟杯决赛是展示穆里尼奥进攻理念的最佳案例之一,波尔图的进攻几乎不通过边路配合,全部依赖于中锋的支点作用来完成。
(图)埋伏在中锋身边,德科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控制能力,拿下二点球后的控、突、传都很合理。
(图)连续背身拿球,不断冲抢第二落点,波尔图以前赴后继的冲击取得第二粒进球。
(图)走地面的反击,依然是多层次的冲击与连续拼抢二点球,波尔图终于在加时赛中完成绝杀。
后场球员表现出了很强的脚下缠斗能力,移动灵活的双后腰总能延阻对手的进攻,波尔图展示出了“拉丁大巴”的抗压能力,将凯尔特人的多数进攻阻隔在大禁区外围。这时候的巨龙防线还不是完全体,边锋回防到位率不高以及定位球防空都是明显的短板,穆里尼奥在接下来的欧冠赛季中给了解决方案。
(图)联盟杯冠军的防守并不稳固,穆里尼奥从改变两翼配置入手来解决问题。
两处调整完成升级,巨龙“变身”拿下欧冠
转战欧冠赛场后,穆里尼奥对波尔图的主力阵容做出两处重要调整,目标就是进一步简化中场环节,从加固“两头”入手,提升打硬仗能力。阿列尼切夫在关键战中被留作后手,C-阿尔贝托和门德斯出现在德尔莱&德科的身边,巨龙的两翼有了明确的向前和向后职责划分,低位防守(尤其是边路)覆盖能力提升明显,德科在推进中的压力也得到了有效缓解。
(图)依靠中锋战术持续冲击对手,2002/03赛季联盟杯决赛不是典型性的穆里尼奥比赛。2003/04赛季欧冠决赛,狭义上的“穆式哲学”正式上线。
2003/04赛季欧冠决赛,久利开场后不久(22’)便伤退,摩纳哥的进攻只能倚仗于罗滕,完全落入了波尔图非对称433架构的圈套中。门德斯配合费雷拉、科斯蒂尼亚封锁了罗滕,C-阿尔贝托沿左路突破与德科形成呼应。
(图)久利早早地因伤离场,波尔图的边路绞杀战术只需要针对罗滕即可。
(图)有球区域的轮转,将皮球驱赶到危险区之外,这些都是穆里尼奥球队的特长。
(图)包夹罗滕,波尔图以防守带动进攻。双中锋架构对防守的削弱非常明显,摩纳哥两翼门户洞开。
替补出场的普尔绍状态一般,摩纳哥非但未能用双中锋逼迫巨龙防线犯错,反而将边路的空当暴露给了对手。比分落后时,摩纳哥只能整体压上配合双中锋作战,波尔图的反击水到渠成。
(图)莫伦特斯组织进攻时送出乌龙助攻,德尔莱反击中为队友铺路搭桥,两队中锋战术的效果有天壤之别,穆里尼奥战术性击倒德尚。
穆式防反登峰造极,冠军班底不可复制
登陆意甲之初,穆里尼奥走过一些弯路。备受期待的夸雷斯马和小曼奇尼表现不佳,穆里尼奥为国米打造的433阵型尚未成型便告夭折,球队回到了“曼一期”的焦土战法(4312)架构内。2008/09赛季欧冠1/8决赛对阵曼联,国际米兰表现地缺乏竞争力,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2009/10赛季小组赛阶段。
穆里尼奥意识到他的球队要想在欧战中有所突破,必须要完成提速并尽可能地利用场地的空间。基于这种考虑,穆里尼奥不惜以牺牲联赛成绩为代价进行战术试验,就在追赶者罗马的脚步日益迫近之时,4231阵型体系搭建成功。
在战术体系变革过程中,埃托奥成为了那个时代比较罕见的边路B2B,另一侧的"边锋"同样可以起到边前卫的效果,萨内蒂渐渐适应了后腰角色,米利托和麦孔的能力得到了完全释放,齐沃的存在意味着这个“大陆流”框架还保留着意式zona-mista的风味。
2010年5月23日的伯纳乌球场注定是见证历史的地方,两支以三冠王为目标的球队,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演绎了足球之美。穆里尼奥没有因为里贝里的伤停而得意忘形,他沿用了此前对阵强队时的务实策略,国际米兰赢在了起跑线上。
齐沃的前顶延阻,潘德夫和坎比亚索的协防挤压,萨莫埃尔的及时补位,国际米兰在罗本冲击球门的道路上设置了很多障碍,封锁了拜仁前场最具威胁的攻击点。易边后,穆里尼奥先是安排埃托奥换防左路,后又通过换人调整将萨内蒂调至左闸,前赴后继的国米守将终究没有让罗本改变战局。
用一套没有意大利人的主力阵容,演绎出了经典的意大利式足球,穆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拥有一批脚下缠斗能力出众且战术纪律性很强的守将。南美球员在防守中的嗅觉和侵略性令人印象深刻,断球后三传两递就能转守为攻,对于支撑防反战术同样非常重要。
(图)除了完成终结任务,米利托的大范围扯动与做球能力亦不容低估。
国际米兰用较少的进攻次数取得更高的进攻效率,完全得益于前场球员间的默契配合,以及终结者米利托的惊人效率。控球率(31%-69%)远远低于对手,射门次数(12-21)只有对手一半,射正次数(7-3)却大幅度领先,取得了两粒进球,枯燥的数据完美地诠释了穆氏防反的奥义。
(图)由于伊布、罗霍、拜利和阿什利-杨受伤,曼联无法使用此前已经演练成熟的三中卫/五后卫体系。此时,穆里尼奥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术驾驭能力,重启赛季初的宽体大巴433/631,限制了阿贾克斯的进攻。
巨人阵摆出宽体大巴,小比分“碾压”稚嫩对手
在执教曼联的岁月中,穆里尼奥改变了在固定架构内精耕细作的执教方式,开始玩转战术万花筒,“小三冠”之路上尝试至少4种阵型的操作令人侧目。自欧联1/8决赛做客罗斯托夫一役开始,狂人便开始试验三中卫/五后卫体系。这种结构灵活、变化较多的阵型非常适合淘汰赛的战术博弈,不仅有利于封闭后场空间,还可以让博格巴和姆希塔良获得较大的进攻自由度。
(图)阿贾克斯全力冲击布林德,未能得手。
(图)以前场高点简化推进,曼联不用担心反击时的“弹”出问题。
曼联的两粒进球非常干脆,博格巴首开纪录的破门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姆希塔良在定位球进攻中锁定胜局。作为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费莱尼完成的15次争顶比阿贾克斯全队还多出3次,比利时人的空战霸权再次成为了曼联面对大陆对手时的取胜之匙。
(图)顶住了对手开场阶段的抢攻,曼联看准时机突然发力,抢断阿贾克斯的后场界外球,博格巴远射得手。
(图)利用费莱尼的制空能力简化推进,后续的角球进攻也是碾压,埃雷拉指挥姆希塔良跑位的举动令人印象深刻。
除了在空中打击对手,费莱尼还交出了一份包括1次助攻、3次突破、5次抢断、1次拦截、1次解围和跑动距离全场第二的全能数据单。毫无疑问,费莱尼再次证明了他绝不仅仅是大巴战术中的一颗螺丝钉,其进攻端的战术价值不亚于博格巴和姆希塔良。
从变阵五后卫淘汰罗斯托夫,到坚决地执行高塔战术与塞尔塔进行互爆,再到欧联决赛放低姿态拖垮阿贾克斯,穆帅总能在关键战中将球员的比赛专注度和执行力调整到顶点。“拄拐联”登上颁奖台的画面,注定将成为后弗格森时代的经典画面。
用经验战胜疲劳,铁血精神永不过时
穆里尼奥时代的国际米兰在很多方面对意甲联赛都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其中容易被人忽视的一点,就是狂人重新诠释了球队“领袖”的含义。穆里尼奥认为在这个球员忠诚度很低、流动性较大的时代,诸如托蒂、萨内蒂和布冯这种豪门的绝对领袖已变得可遇而不可求,主教练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成为一支球队真正的领袖。美资时代的罗马走过了太多弯路,经年累月形成的软弱气质需要“最特殊的一位”来彻底改造。
(图)"能赢"的穆里尼奥填补了罗马队史上的空白,无愧于最特殊的一位。
就像当年变阵4231带领蓝黑军团通关欧冠一样,穆里尼奥再次通过赛季中期的关键变阵成就了欧战经典。当年带领曼联夺得欧联杯的过程中(从1/8决赛对阵罗斯托夫开始),穆里尼奥就曾跟风使用三中卫/五后卫体系,此番为罗马打造三中卫体系时已是驾轻就熟。
面对以2-3-5队形展开攻坚的费耶诺德,罗马的三中卫/五后卫阵型能够与之形成对位。斯莫林用强硬的对抗与铲抢限制了德瑟尔斯,费耶诺德的进攻发展不到门前,超过六成的控球率换不来太多有威胁的进攻,罗马依靠体系支撑的单兵防守成为了反击起点。熬过了荷兰人的开场三板斧之后,罗马很快就找到了费耶诺德防线上的短板,8分钟内4次组织进攻冲击特劳纳的防区,终于收获了制胜进球。
(图)用强硬的防守挡住了费耶诺德开场三板斧。
(图)看准就猛打,罗马在8分钟内4次冲击特劳纳的防区,终于取得进球。
以韦勒图替换扎尼奥洛出场为标志(66'),罗马的防守阵型由5-4-1变为5-3-2,向禁区收缩的趋势非常明显,这是球队体能处于劣势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图)变阵532守住禁区,这是体能不足情况下的权宜之计。
(图)最后时刻换上肖穆罗多夫去前场搅和,而不是使用沙拉维和吉安,穆里尼奥的经验发挥了作用。
跑动量大幅度下降,罗马的局部连接已经中断,反击时的兵力投送能力严重不足,穆里尼奥的经验再次发挥了作用,他没有让沙拉维和吉安出场,而是安排肖穆罗多夫接应长传,在单一回合中尽可能地拖延时间。
总结
二十年征战宇内,穆里尼奥不但能够帮助困顿中的豪门完成复兴,还能带领“中产球会”球队实现跨越式发展。较之曾经的切尔西、国际米兰、皇家马德里和曼联等队,罗马的媒体曝光度相对较低,源于历史底蕴和球队名宿方面的压力较小,高层和球迷对成绩要求不高,主帅能够获得较大的容错空间,穆里尼奥在兜兜转转之后似乎又回到了熟悉的原点。就像当年二进宫蓝桥提携“小马驹”一样,狂人麾下的罗马在第一个赛季中收获了信心,他们的目标是在“穆二年”为球迷制造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