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1日 15.3°C-17.0°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心理学家: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

2022-08-02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很多人都觉得一个人独自待着就是独处,实际上未必如此,如果一个人并没有独处的能力,可他却一个人待在某处,那么此时对于他而言更像是单独的拘禁,所遭受的痛苦也是难以想象的程度。

独处能力与情绪成熟是一个意思,如一个人向往着与他人社交,渴望参加聚会,但是由于对自身能力不够信任,害怕在社交中被拒绝而被迫独处。

那么他就会异常的煎熬,可若是一个人压根不想社交,也不渴望着聚会,那就说明他的内心十分强大,能够做到完全不在意周围人的想法,拥有着被讨厌的勇气。

心理学家: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 - 1

正因如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都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因为真正的聪明人很少参与这样的群体社交活动。

对人际关系本质的洞穿。建立一段关系其实就是为了让双方实现利益交换,而人脉建立的基础则源自于个人的实力。

在大多数聚会中,我们结交的都是陌生人或是关系不太熟的人,假如你的实力不足,这些人对你而言便都是无效人脉。

那些对无效社交不感兴趣的人总能把职场和生活分得清清楚楚,他们在生活中保持着高质量的人际交往,所以,这类人完全无需参加聚会从而获得自我认同感,同时也不需要在聚会中不断的攀比以此来实现价值的满足。

心理学家: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 - 2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在被讨厌的勇气中把人际关系分成了以下三种,分别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如何才能搞好这三种关系呢?核心途径是课题的分离。

很少参加聚会的人往往对这三种人际关系拥有着明确的认知,他们的边界感很强,也很注重时间管理。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资源,同一时期内,我们不可能兼顾许多事情,经常参加聚会就意味着你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建设那些无用的社交之上,与其耗费心力,倒不如集中精神提升自己。

心理学家: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 - 3

短时间或许看不出效果,但长此以往,你一定能看到巨大的改变。

自我评价体系。身处聚会上时,人们总会遇到有意识或是无意识的比较,如果个体倾向于与周围人进行比较,他就很容易受到周围评价的影响。

当结果比较良好之时,个体能够受到激励,进而促成积极的结果,可一旦结果比较失败,个体就会出现沮丧的情绪,进而带来恶性循环。

不常参加聚会的人拥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价值评价体系,他们很少把自己放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之中,因为这类人十分清楚,无论自身优秀还是平凡,只要专注于同以前的自己作比较,不因他人的比较而自大或自卑,那就不会迷失方向。

心理学家: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 - 4

除此之外,环境也是重要因素,绝大多数个体在进入群体环境中时,其智商都会服从群体的意志,进而变得更低,无论是同学聚会,公司饭局,还是其他的社交场所,只要人数增加,话题就会变得平庸,不是讨论一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就是高谈压根接触不到的时事。

一个人的性格并不像人们所认定的那样,一旦形成就会变得愈发稳定。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受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刻,由此可见,不经常参加同学聚会的人懂得如何给自己营造出高质量的环境,正是因为不受他人价值观影响,所以才不会困扰。

心理学家: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 - 5

豁达面对过去的事。有些人喜欢参加同学聚会是想要缅怀过去的青涩时光,但由于个人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的差距,致使彼此连共同话题都找不到。

不经常参加同学聚会的人很清楚,那都是过去的关系了,无法强求,不仅如此,他们还明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朋友之间渐渐疏远是难以避免的事。

与其苦苦挣扎于过去的回忆之中,倒不如豁达的对待过去的事,用心感受当下的生活。

别人喜欢或是讨厌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就是我们。喜欢不是争取来的,你只需要勇敢地做自己即可。

心理学家:我们应该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 - 6

弱者欣赏弱者,强者欣赏强者,如果你仍旧把内心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之上,你就会随时会面临着价值崩塌的风险。

所以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都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他们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同时也拥有着做自己的勇气。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