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5日 9.7°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2023-08-22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暑期档剧集大战已接近尾声,各平台祭出的大招收效如何,基本已经一目了然。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

摘自桃不同榜单,仅做列举用,请忽略具体排名和数值

这也是诸位流量演员之间硝烟弥漫的大战。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2

摘自鹅不同榜单,仅做列举用,请忽略具体排名和数值

可以说,除了个别剧跑出来外,绝大多数流量剧,起码在这个暑期档,都没能实现平台立项选角时的野望。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3

摘自酷不同榜单,仅做列举用,请忽略具体排名和数值

纵观这几年仍然持续发挥作用的【IP+ 流量】的头部做剧模式,观众仍然会深深困惑:流量真的能扛剧吗?如果能,为什么平台屡战屡败?如果不能,为什么平台屡败屡战?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4

emmm 芒果自己没有靠谱榜单

来,面对新形势,这个已经探讨了 N 年的话题,让我们再来捋一捋。

1

转换率

如果问资本为什么喜欢用流量拍大制作,业内大概会给出两大方面的理由:

一是因为流量的过往作品数据好,本人热度也有多社交平台的数据支撑,剧播期粉丝上能扩散安利,下能做热度数据,总之是所谓成绩的保障。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5

二是流量有粉丝护体,宣传反黑都是一把好手,无论品质差还是成绩扑,都能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在舆论层面做出个花团锦簇的假象来,总之是所谓口碑的保障。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6

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在这个平台已经烧不起钱大喊 " 降本增效 " 的内娱新时代里,最终都还要归结到剧集的成绩上去,以实打实的硬指标——播放量、完播率、会员拉新、日活数据、品牌商业化收入等——来定成败。

花团锦簇那是用来维系脸面的,关起门来算盈亏,才是冷暖自知。

所以,在平台已经度过了盲目扩张期、开始精耕细作的当下,问题关键在于:流量的那些流量优势,到底能不能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成绩,转化率如何?

流量自带的高关注度与话题度,确实能让剧从选角期就极具存在感,这种存在感也确实能带来招商上的有利条件。所以大炒过的流量剧,前几集的广告数量大多能很清晰呈现热度转化成果,所谓品牌商的押宝。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7

来源见图中标记

这种在漫长制作期维系的话题热度,和开播时勾起的娱乐受众看热闹的 " 不妨一试 ",可以视作流量之于扛剧的最大作用,也就是扩大看热闹的人群基数,简而言之三个字【领进门】。

但归根结底,剧集市场的基础播放量,是各类剧集固有的(沉默)受众支撑起来的。流量在社交媒体上制造的声量再大,也很难判断是否撬动了这个冰山下的庞然大物。所以【领进门】后,最终仍是主角适配度、主角表现、剧集对固有类型刚需的满足程度、平台的资源投入和营销让利程度,当然还有剧情本身的吸引力和制作水平等,影响着流量在整个播放成绩里的转换效用。

而品牌商也并不是傻子,被骗多了当然也谨慎多了。最近这一两年里,大量流量剧开局满广,但随着剧集品质的暴露、成绩的展现,广告数直线下降,甚至 " 首集六七个、中途开始裸播 " 的情况也不少见,品牌商的态度如此,实际播放成绩可想而知。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8

来源见图中标记

2

S+ 悖论

既然使用流量无论如何都会带来热度和粉丝增益,那么为什么还要去探讨流量在整个播放成绩里的转换效用呢?用就完了呗,总归是聊胜于无嘛!

成本会教你做人。

显性成本,当然是流量的天价片酬。

流量的出演能带来热度、话题度、粉丝增益,能带来社交平台的存在感,和品牌商的青睐,问题是,这些好处只有剧方和平台知道吗?

流量自己也清楚得很啊,所以就有了狠狠叫价的本钱。

在 IP+ 流量最鼎盛的时代,这个本钱可以叫到过亿的片酬,一个人就划走了一个剧制作费用的 1/4 乃至一半, 哪有什么无代价的便宜呢?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9

事实上,在平台撒钱乱斗的前几年,流量片酬高企一直是烂剧的根源之一。内娱做剧一度陷入【花大价钱请流量→制作成本捉襟见肘→烂剧端上桌观众大骂→撒钱营销炮制虚假数据→平台方自行宣告胜利】的恶性循环中不可自拔,更别提中间还有无数贪腐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监管会出台【剧集全体演员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的 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演员总片酬的 70%】的要求。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0

但该限制也很容易被以各种方式绕行,所以监管在片酬上越管越严,直至当下的 X 千万上限。

既然现在上限也就是这么高,请流量总该是稳赚不亏了吧?

隐性成本也会教你做人。

流量入组,起码要带一支队伍,服务 ta 的所有人,拍摄期间都要由剧组负责一切雇佣成本。

流量加盟,剧集为之配备的硬件水平、安保级别,剧集拍摄到播出过程中的宣推规模、物料水平,剧集播出时站内外的资源位,以及整个过程中的沟通成本,都会被狠狠抬升,这也都是成本。

各平台目前的投资定级,最大影响因子依然是演员级别,这中间刨除个别几位真正能扛剧的一线演技派,基本还是【流量扛剧】逻辑。所以平台制片人疯狂追捧流量,做剧的思路也一切围绕流量。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1

于是,有流量就有钱,但钱多半要围绕流量、服务流量;没有流量就没什么钱,但成本也低,项目盈亏平衡点也没那么遥不可及。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2

简直是 "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 的怪圈。

可若社畜的角度思考问题:虽然不用流量也就不用背负如此高的成绩 KPI,不用承担极高的项目回报要求,但操盘项目的级别越高、规模越大,项目上下所有参与者的履历也就越好看。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3

别说业内认履历,吃瓜人也以过往作品级别判断主创能力

" 都用流量怎么就一定是我们扑?实在不行,数据也不是不可以买 " ——在不健康的评价体系里,在大多数从业者的侥幸心理下,这个模式就能长久运转下去。

可是,整个这套流程叫流量扛剧吗?本质上,这扛的是投资规模。

至于回报如何,在多方利益的共谋下,已经很难真正分清了。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钉子汤的故事。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4

钉子汤讽刺的,恰是 " 流量扛剧 " 的底层逻辑:如果剧成绩不错那当然是流量这个铁钉(和使用流量的决策者)的功劳,如果剧扑街,那一定是其他食材出了问题,推过揽功,莫过于此。

用流量是因为流量扛剧?资本可曾给过很多机会,以同等量级的各类资源投入水平,让市场去验证,是不是只有流量才能做这枚铁钉呢??

3

流量的来源与去处

前面第一部分讲,流量最大的作用是【领进门】,让喜欢看热闹的潜在用户知道有这么一部剧,让品牌商觉得这个剧可能有赚头。

但不是所有热闹都是好热闹,也不是所有热闹都能让人进门,有时恰恰相反。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5

有些流量起到的作用,是让大家觉得 " 嚯这剧能用 ta 做主角恐怕也不是啥正经剧组啊 ",大家热闹也许能全程围观,剧是一分钟都不会点开。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6

随便列举,包括但不限于

这种流量,大抵是因为渣演技成了印记最深刻的个人标签,看热闹的秉持幸灾乐祸心态,社交平台主流声音说的是风凉话,流量本人起到的是劝退作用。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7

这是最明显的 " 用了不如不用 ",别说扛剧,不赶客已经是烧了高香。

还有一些隐性差距,更要追溯到流量的来源。

一个流量是如何成为流量的?

内娱活跃在剧集领域的女顶流,大多是一部部作品积累出的关注度和大众认知度,然后以某个爆火的角色完成流量的跃升。比如 85 花、90 的杨紫,和 95 花里已经跻身流量的虞书欣、赵露思,吸粉一般以剧内的角色为基础,以剧外的话题度和营销操作为手段,所以她们初始就是相对大众向的流量。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8

既然在大众认知里是演员出身,就有代表角色,那么只要选角顺应直觉,这样的流量【领进门】,热度转换率就比较高。

但活跃在剧集领域的男流量,却并不是这样的状况。一方面,饭圈的异性相吸和重男轻女,让男性格外容易吸粉爆火,一个角色就能爆成顶流,大众认知度还没有完全建立就开始扛剧,当然根基不稳。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19

另一方面,男流量的速成,也使他们成为流量的方式比女艺人广泛得多,耽改、选秀、养成、综艺 …… 这类流量,与剧集领域受众概念里 " 有名有姓的演员 " 之间的差距,不是数据可以轻易弥补的。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20

女流量里爆火路径比较接近男流量的如 AB、迪丽热巴、吴宣仪、杨超越等,扛剧能力也明显低于剧集出身的其他女流量。

观暑期档流量大战,流量真能扛剧吗? - 21

所以如果流量在手时,作为演员的大众认知度还不足,正常思路应该是继续参演靠谱影视作品,一步步补齐大众认知度,从而走上一条宽阔的道路。

反之,自恋地迷信自己的流量可以扛大男主大女主头部剧集,进而不断主演 " 一切围绕流量 " 的影视剧,持续生产垃圾,疯狂消耗流量,那路当然是越走越窄。

在娱乐圈,年轻的、美丽的、受欢迎的明星能不能直接让影视产品大卖,这从来不是新鲜话题,以前叫明星制与明星效应,现在是流量经济。

新时代的新问题,不过资本利用互联网,既掌握了批量炮制流量明星的方法论,也掌握了影视作品自证胜利的话语权,闭环逐渐完成。

这个暑期档,数位流量的失灵,多部 S 与 S+ 的不及预期,可能算得上是观众对这种闭环最朴素也最有力的抵抗。

但这种抵抗时隐时现,令这条产业链有惊无险地运转至今。

面对基本固化的生产模式,我能呼吁的也不过是:不要一味迷信流量,别用脚选角,遵从创作规律,选点新人,选点专业。

以及流量剧真扑街时,请你们多自省失误,少硬着头皮吹嘘。

你会因为流量主演去看剧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