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8日 9.8°C-15.4°C
澳元 : 人民币=4.7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当设计师迷上非遗文化 | 参访北京工美集团, 领略出身高贵的"掐丝珐琅"艺术

1个月前 来源: 搜狐时尚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ENAMEL

ENG DESIGN

The cultural genes of the past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spirit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谏太宗十思疏>

出身高贵的"掐丝珐琅"艺术

解读中国特有的生命精神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引擎联合设计作为一家设计公司,深知设计创作不仅要以当代生活为基点,还要将传统文化注入血脉,用文化反哺当今的精神需求。《芥舟学画编》中说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历史文化的源泉里,解读中国特有的生命精神,回归中国人本该有的生活面貌。

那么,如何将过去的文化基因进行当代编译,阐述传统美学与精神,是今天的设计师要去做的事情。

2024年新年伊始,我们参访了北京工美集团,与掐丝珐琅艺术工匠——李东,一同探讨:如何应用传统技艺回应新时代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Cloisonne), 中国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一,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花纹,然后将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因其大行于景泰年间,命名“景泰珐琅”。后来又因其所用搪瓷釉料多为月蓝色,且“琅”“蓝”音近,故而得名“景泰蓝”。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景泰蓝制作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进北京工美集团-珐琅艺术馆,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吸引着我们驻足观赏。接待我们的是掐丝珐琅艺术工匠——李东。“我常常说我是个手艺人,更是守艺人。文明是需要“证物”的,我们的技艺不仅传承了形而上的道,也留下了形而下之器。”李东讲道。

李东-掐丝珐琅讲师

工艺美术师

《丝路杨帆》珐琅以国礼赠予意大利元首

《盛世牡丹》以国礼赠与赤道几内亚共和国总统

北京市"高级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百鹤奖”

荣获国家级工艺美术展大奖

LI DONG

作为非遗传承新一代,其作品构图繁复细腻,章法严明考究,掐丝娴熟流畅,珐琅色釉多彩,鎏金辉煌灿烂,他现场分享了自己的艺术作品,以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臻于至善,“偏毫厘不敢安”的坚守,在推陈出新中造就“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不凡的初心。

我们的文化交流活动

就此开始了……

ENG: 刚刚观摩了展馆的艺术品,我们都惊叹于大师们令人赞叹的技巧,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的视觉张利、故事叙述性。非常感谢您的接待和讲解。您能否跟我们讲一下传统景泰蓝和当今“掐丝珐琅画”的区别和相互关系。

李东:再次对各位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们也希望多一些交流。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习惯的思维习惯和模型,多交流就会多一些新的启发,你们在自己的专业也作出了很好的成绩,非常棒的。

是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掐丝珐琅画,它是采用了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平面艺术画,在传统景泰蓝的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来,是将宫廷御用珐琅技法移植到画板上的绘画。突破了传统景泰蓝只能在各种立体器型上进行艺术创作的限制,将景泰蓝艺术延伸到平面作品上,作为景泰蓝工艺升华的全新表现形式。

传统景泰蓝的制作包括设计、制胎、烧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多个步骤近百道工序,工艺极为繁琐。掐丝珐琅画则是将掐丝、点蓝等工艺运用在平面之上所形成的“景泰蓝平面画”,它省去了传统景泰蓝制作工艺中的烧制、打磨等工序,也正因如此,掐丝珐琅画保留了珐琅的颗粒质感,保留了珐琅的沙状质感,再经过调和和晕染,呈现出的颜色千变万化,独具魅力。

ENG: 我们看到您的作品大量涉及到佛教文化的题材,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李东:中国儒、释、道文化三足鼎立,博大精深,其中佛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当然需要传承和发展。而且这项技艺很适用于佛像,它比绘画更立体,你们可以看到,它是可以制作出这种高丝立体的效果,金丝亮沙,工艺繁缛,加上佛像本身的张力,就会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历史厚重感、繁杂金丝线条下佛像的庄严、威仪和发自内心的一种敬畏和皈依感,给人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冲击。

另外,它是认识世界的一种学问。每个人认识世界都有自己的路径,有的人通过科学认识世界,有的是通过哲学,还有艺术、音乐、文学。我用宗教+艺术的方式解读“生命”、“存在”这样的终极命题。

在这个过程中,心理上产生一种感觉,那就是越来越空明、越来越疏朗。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描绘佛像,从中领略到艺术、哲学、宗教完美无瑕的融合。我每天在画佛的时候就是一个美的历程,把这份美带给大家欢喜,这一切的其实都是佛给予我的灵感。

ENG: 那作佛像与其他图像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李东:我觉得佛像匠人,首先要信佛,才能去造佛,不信佛的人是造不好的。一个好的心态,应该是纯粹的。就像佛教说的缘,一定是自发的,不是强迫的,功利的。

ENG: 您怎么理解“匠心”?

李东:从业十年,以前的目标是“成为匠人”,后来发现路途中的体验才是一生所追求的彼岸。这项技艺,给予我太多认识世界的智慧,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受益人。

以技养身,以心养技,躬身于技艺的实践当中,把它融进了自己的生命,眼里,手里,心里,深入骨血,又融合生命在器物打磨的过程中。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和精进,我想这漫长的过程就是“匠心”吧。

当然,我们还是继续前行的晚辈,不敢造次。想做真正的“匠人”,需要我们更多地投入和感悟。

掐丝珐琅蝠寿花卉纹如意

掐丝珐琅岁寒三友纹杏叶执壶

ENG:我们感受到掐丝珐琅这项工艺的繁复性和它并不快速、不简约、不随时趣、不廉价以及工序上不将就等这些特点,与当今这个时代流水线上的工艺品截然不同,对此您有什么观察和感悟?

李东:我们今天倡导传统文化,倡导传承历史的瑰宝,绝对不是用现在的流水线、工业化的方式弄出来的所谓的工艺品。我认为这项非遗文化,正是因为它的不合时宜而更显珍贵。

我们当代人的快节奏和快速获利的心态,很容易艺术工业化,因为有了套路,就有了复制的方法,形成没有思想和探索深度的工业消费品。我想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份子,有义务寻求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让它在新时代,保持灵性的同时,以新面貌获得更持续和有效的传承。

ENG: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掐丝珐琅这项技艺的工艺流程?

李东:掐丝珐琅画在制作方面分为设计底稿、掐丝、点蓝、诩绘、固化成型等几个步骤。

作画之前要根据所需的题材来创作底稿。因为有专业画家参与研创,画面语言会更加丰富,完美顺畅地直抒胸意,表现内容和思想。掐丝是重点,丝掐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画的整体效果。一只特制的尖头镊子,一把剪刀,丝为墨,以镊为笔。弯、转、拧、旋,随即一条流畅的金属线条赫然呈现。

点蓝过程可谓是重中之重,不但秉承了传统点蓝技法,又结合不同的绘画技法使珐琅更加色彩斑斓。不仅要靠多年的经验和娴熟的表达技巧,更需要具有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所以要一直坚持学习和发展,不断地改进方法,才是对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扬。

ENG: 我们知道"掐丝珐琅"有着黄金和宝石般的华贵与瑰丽,被历代帝王当作独一无二的皇权与财富的象征。您怎么看待宫廷器具走进百姓生活?

李东:古代时期,因为它的制作工艺复杂,釉料配制和烧造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一直由皇家所垄断,秘藏深宫,非一般百姓所能享用。除少量珐琅器作为贵重礼物由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和馈赠礼品给外国友人外,民间是难得一见的。

当今时代,让技艺从传统向当代生活转化,引领新生代群体的时尚消费,建构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交互的新生活方式,是我们的共同使命。

我们从业者经常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从历史的经验中思考珐琅艺术如何走向未来。非遗文化,不能只存在于博物馆,它需要走入生活,深入寻常百姓家。比如一些小的物件,钢笔、发饰等当代化物件,通过纹样、技艺诸多形式地继承和弘扬。年轻人喜欢的“国潮风”、“华潮风”,传承与时尚形成互补,激活手艺创新的新动力。

在满足时代消费上做文章,把工艺美术元素融入生活,提升生活美学,推动“手艺、设计、时尚、品牌”的交融共生,鼓励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跨界融合。

ENG: 您如何看待当今珐琅画的商业价值?

李东:艺术和商业并不是对立的。很多人认为,艺术是没有票房的,是叫好不叫座的,其实不是的,好的艺术一定是有市场的。

同时,我们作为这项技艺的手艺人,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各方政府政策的鼓励,各种社会资源,多种方式推动发展。比如珐琅手艺+扶贫、+旅游、+文创、+特色街区、+时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等等,这些举措使手工艺在新时代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社会价值。

除了您说的商业价值,我们还致力于发掘除了物质价值以外的记忆价值、情绪价值、物质伦理和道德价值。我看到像您这样的机构在空间设计上的积极应用,都是珐琅工艺的希望和未来,随之带来的商业价值也会是越来越健康可持续的正向反馈。

| 结语 |

conclusion

掐丝珐琅,这一悠久的艺术形式,不仅是工艺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它以其精细的工艺、绚丽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诉说着历史的故事,展现着手工艺的非凡魅力。掐丝珐琅不仅是一种美学上的追求,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是民族智慧和审美的完美体现。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掐丝珐琅这门古老艺术面临着传承的挑战。因此,我们号召每一位设计师,不仅要欣赏掐丝珐琅的艺术之美,更要积极参与到它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通过自己的专业,为传承和保护掐丝珐琅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这门古老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继续在文化舞台上绽放光芒。

-EN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