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5日 9.7°C-12.6°C
澳元 : 人民币=4.8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学者:“以色列凯撒”或已在危机中自我拯救(组图)

2021-05-30 来源: 多维新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5月份持续11天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大规模流血冲突已经画上休止符,曾经猛烈交火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军队于5月21日签订停火协议,但巴以局势并未完全平息,停火协议签订后,以色列仍对东耶路撒冷谢赫杰拉地区持续包围,以色列警方也与巴勒斯坦民众在阿克萨清真寺发生过冲突。回看刚刚过去的这一轮巴以冲突,针对其中值得总结与反思之处,多维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研究员李兴刚博士。

学者:“以色列凯撒”或已在危机中自我拯救(组图) - 1
以色列与哈马斯都需要通过一次军事冲突来撬动国内危机。(AP)

多维:从5月上旬的耶路撒冷的街头骚乱,到开斋节哈马斯与以色列互相倾泻炮火,再到5月21日双方签订停火协议,整个事态升温非常突然,结束也非常迅速。如何总结此次巴以冲突起承转合的原因?近期正值巴勒斯坦国内的大选周期,以色列也处于中左翼能否组阁成功取代利库德集团(Likud)的关键时刻,如何看待冲突爆发的政治操作因素?

李兴刚:事实上,每次巴以冲突升级都是比较快的。双方的矛盾和愤懑积郁的时间长,就会像火山喷发。一直在喷发的火山,一般规模不会太大,往往突然喷发的都要猛烈些。

从技术上讲,这些年哈马斯掌握的武器技术进步,导致其与以色列相互逞凶斗狠显得更快一些。

最关键的是,双方在这一时间节点上都有政治上的考量,都涉及国内选举。曾经通过巴勒斯坦国内大选在2006年上台执政的哈马斯,对阿巴斯(Mahmoud Abbas)政府一味推迟预定的大选显然颇为不满,因为这事实上终结了哈马斯在投票箱中与法塔赫进行正面对决的机会。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对以色列逞凶斗狠就成为其夺取和展现权力的主要手段。通过对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遭袭击事件的迅速反应,对巴勒斯坦民众抗议行动的支持,哈马斯无疑进一步积累了威望。

以色列方面,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也面临着关键节点。此次巴以冲突爆发之前,内塔尼亚胡再度遭遇选举失利,利库德集团未能拿下多数席位,组阁失败。关键时刻,以色列中间派联合反内塔尼亚胡力量,即将达成新政治联盟,并有望完成组阁。这意味着“以色列凯撒”很快就将与总理大位失之交臂。

此时巴以冲突的突然爆发,无疑给了总理之位岌岌可危的内塔尼亚胡再次获得了领导全国、处理危机的机会。其实在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生命中,巴以问题助其登上总理大位此前已有先例。

多维:的确,内塔尼亚胡需要这样一场危机,在拖延政府组阁的过程中继续寻找机会。外界也因此多有讨论,以色列会不会将军事打击力度升级,比如出动地面部队。此前外界有消息称双方会于5月20日达成停火协议,哈马斯一度出面否认,但21日双方即印证了传言。

李兴刚:我一直认为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不太可能进一步升级。一方面,以色列的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即定点清除哈马斯武装派别卡桑旅的核心军事指挥力量,让哈马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太可能再对以色列的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而以色列若想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地解决哈马斯,又显然不太可能。

学者:“以色列凯撒”或已在危机中自我拯救(组图) - 2

学者:“以色列凯撒”或已在危机中自我拯救(组图) - 3

学者:“以色列凯撒”或已在危机中自我拯救(组图) - 4

李兴刚:另一方面,将军事打击力度再升级,甚至派地面部队进攻加沙,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国际舆论压力也会更大,以色列必然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更何况,重新占领和控制的加沙地带必然是一个高成本低收益的行为,不然为什么2005年时任以色列总理沙龙(Ariel Sharon)会选择单边撤离呢?以色列的行为一定会遵循成本收益的最佳平衡点。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2020年9月以来以色列陆续与阿联酋、巴林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建交,如果以色列重新占领和控制加沙地带,完全有可能彻底葬送对以色列来说来之不易且难能可贵的外交突破。

多维:国际上有一种声音认为,此次巴以冲突的激烈之下,其实暗藏着以色列与法塔赫之间不能言明的默契。刚才已经说到内塔尼亚胡想凭借对巴勒斯坦方面的军事打击来扭转自身的国内危局,而法塔赫也希望借以色列之手来削弱哈马斯的势力。但也会有观点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阴谋论的嫌疑。

李兴刚:我觉得也不能叫阴谋论。二战以来,每当一些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发生冲突纷争的时候,就会有另外一些阿拉伯国家私下和以色列达成默契。就法塔赫而言,其在自己的国内政治利益考量上确实与以色列有利益契合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塔赫与以色列存在默契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多维:在社会层面,这一轮巴以冲突也引发了以色列境内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族群冲突,有评论认为这是几十年来制度和政策隔阂之下所积攒矛盾的一次总爆发。比如有以色列民众对媒体表示,以色列犹太人与约旦河西岸阿拉伯人的民间交流曾经很频繁,但2000年巴勒斯坦第二次大起义爆发后,以色列开始修建著名的“隔离墙”。后隔离墙时代长大的以色列90后和00后两代人,几乎没有机会前往约旦河西岸。近几年来,内塔尼亚胡等右翼政客不断妖魔化境内阿拉伯公民,加上极端言论在互联网上的大量散播,让族群间的敌意加剧。

李兴刚:以色列当初以西方式的民主国家立国,开始的时候,境内的阿拉伯人尚且可以作为二等公民生存和发展。再加上之后的几十年,以色列的经济状况远远比巴勒斯坦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要好,所以相比同胞,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似乎情况要更好一点。

但是最近这些年,内塔尼亚胡一直在推进以色列的犹太化进程,希望从宗教上把以色列打造成一个犹太国,这必然会挤压以色列境内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间——本就是二等公民,如今境遇只会越来越糟糕。

这种政策歧视(比如犹太家庭可以享有的补助,阿拉伯人没有)显然会导致境内的阿拉伯人越来越不满,积郁的愤懑到一定程度自然要爆发。

本文转载自多维新闻,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