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3.0°C-15.4°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2022-09-06 来源: 虎嗅APP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这是最近网上热议的一个话题。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1

今年7月以来,随着极端高温的频繁出现,长江流域遭遇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气象干旱,河水枯竭,蚊虫减少,很多人都在担心,大旱之后会不会有地震发生呢?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撰写的国别体著作《国语》中记载:周幽王二年(前780年),泾、渭、洛三条河川枯竭,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发生地震,岐山发生崩塌。这应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记载的六级以上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很大,司马迁《史记》记载说西州三条大江大河都发生了断流,岐山甚至发生了山体滑坡和塌方。

然而,真正开始科学系统地研究大旱与地震之间的关系,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耿庆国。他通过对大量的数据和事实进行统计分析和深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凡发生过6级以上大型地震的区域,在地震发生之前的1-3年间,往往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干旱灾害。干旱的地域越广、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重,那么之后所发生的地震强度就会越大、破坏力也越强。”

为此,他提出了一套“旱震理论”,对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预测。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2

1972年,中国华北及渤海北部地区的干旱面积高达113万平方公里。当时的耿老预测,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华北及渤海地区,特别是辽宁、河北,山西这一带,极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

倘若地震在3年内没有发生,那么3年后震级可能接近8级,当时很少有人将这话当回事。直到1975年的2月,辽宁海城果然发生了7.3级地震。庆幸的是,震前成功预报,震区的100万居民在地震来临前两个小时,全部安全撤离。而这件事也成为了震惊中外的震前预测奇迹。

那么,耿老是如何提前做出预测的呢?很大程度上和他早年听农民说过的一句话有关,这句话便是:大旱之后必有大震。

为了考证这句话,耿老特意查阅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从秦始皇十六年直至公元1971年。结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这2000多年里,华北及渤海地区发生六级以上地震共69次,其中地震发生前一年内发生大旱的次数为27次,地震前两年发生大旱的次数为15次,地震前三年内发生大旱的次数为16次,地震前三年半发生大旱的次数为9次。

就是说,在地震发生前的三年半内,总共发生大旱的次为67次,占比高达97.1%。通过对比大量的数据进行研究,耿老将这种规律总结为“旱震理论”。

那么这种观点是否可靠呢?

对此,小编也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

1972年华北地区遭遇大旱,三年半后,1976年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

1986年云南遭遇严重干旱,两年后,云南澜沧发生了7.6级地震,云南耿马发生7.2级地震。

2004年,秘鲁遭遇十年一遇大旱灾,三年后,2007年秘鲁中部海岸发生了8级大地。

2006年四川重庆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两年后,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

2007年,意大利北部和中部遭遇罕见旱灾。两年后,2009年,意大利中部拉奎拉地区发生6.3级地震。

2008年,南美洲国家智利遭遇8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两年后,2010年智利发生了8.8级大地震。

2009年,美国加州突遇旱灾。一年后,2010年当地发生了6.5级地震。

20世纪非洲连续大旱18年,结果大旱一结束,就迎来了两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

通过以上案例和数据,干旱和地震之间确实是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但因此就断言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学术界对此是各执一词的。

有不少科学家一直针对旱震理论提出质疑:2011年时任中国地震台网络中心地震预报部副主任的张永仙就曾经公开地表示:“利用干旱和气候异常预测地震,虚报率很高,很难用于震前预测,干旱和地震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而且他还表示,如果把统计时间拉长了,大旱之后必有大震的准确率可就没那么准了。

为此他还特意做了数据统计:从1900年到2013年,我国共发生了142次六级以上大地震,其中大震之前四年内为旱区的情况仅为79次,比率为56%。而如果以地震中心不一定是大旱中心来算,这110多年里,大旱的情况共发生了1297次,而实际在1到3年后发生大震的情况仅仅为119次,仅为9%。

这一组统计数据或许可以说明,大震之前有超过50%的可能会发生大旱,然而出现干旱的成因很多,并不是每一次的大旱之后都会诱发大破坏力的地震产生。

有种普遍的科学观点认为,并不是干旱导致了地震,而是地震发生之前一到三年里,震区特殊的地质变化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环境,使得降水难以发生,才出现了旱灾。

简单来说,就是地球的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挤压、摩擦,使地球局部温度升高,大陆板块之间产生的热量会逐渐传导到地球表面,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加热空气形成大面积上升干热气流,干热气流则不利于降雨,于是在地震发生前就出现了大旱的现象。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3

那么在理论还未得到充分证实的情况下,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杞人忧天,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关键时刻还能够救你一命!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4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5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6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7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8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9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10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11

“旱震理论”,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测?(图) - 12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臨朱莉
臨朱莉 2022-09-06 回复
为遇难同胞默哀
某人的陈大北
某人的陈大北 2022-09-06 回复
希望早日恢复正常
LFpig
LFpig 2022-09-06 回复
有人类,地球不得安宁。
兔子牙的乔治娜
兔子牙的乔治娜 2022-09-06 回复
三峡大坝大人祸
乔装的苏
乔装的苏 2022-09-06 回复
中国哪年没个地震的。哪年没个灾害的。想联系总能联系到一起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