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0日 20.4°C-24.6°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父亲抑郁,孩子风险增42%!一项超750万对父子研究证实(组图)

2023-09-11 来源: 生命时报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近几年,无论是明星热搜还是民生新闻,有关「抑郁症」的话题越来越高频地出现在公众视野。

从儿童到老年,抑郁症并未放过任何年龄的人。一项对715万对父子的新研究发现,抑郁症还会在父亲与孩子之间“遗传”。

父亲抑郁,孩子风险增42%!一项超750万对父子研究证实(组图) - 1

《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结合研究并综合专家观点,分析男性抑郁不如女性典型的原因,并提醒大家关注4类抑郁高发群体。

父亲抑郁,孩子抑郁风险增42%

在以往的研究中,母亲抑郁与孩子抑郁的关联已被证实,但对于父亲抑郁与子代的关系却鲜有研究。

近日,一项基于715万对父子(女)数据的研究发现,抑郁会由父亲“遗传”给后代,父亲抑郁使孩子抑郁风险增加42%。该研究由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

父亲抑郁,孩子风险增42%!一项超750万对父子研究证实(组图) - 2

2021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团队对美国20个主要城市,1446名儿童与母亲的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发现,父母焦虑与儿童学龄前至青春期的抑郁症状存在相关。

此外,育儿压力会增加母亲抑郁风险,同时也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020年,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联合研究发现,父母精神障碍与17岁以下儿童受伤风险增加有关。

父母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酒精/药物滥用、情绪障碍、焦虑及与压力相关疾病、饮食障碍和人格障碍;儿童受伤情况包括交通伤害、跌倒、烧伤、溺水和窒息、中毒和暴力。

研究人员根据对1996年~2011年间在瑞典出生的近155万名儿童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更严重精神障碍相比,抑郁症和焦虑等常见精神障碍造成儿童受伤比率略高。

男性抑郁表现“不典型”

《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女性在抑郁患者中占比高达68%,约为男性的2倍。

仅从性别上来看,不少人往往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因为女性的情绪更敏感、情感更细腻。

但有专家指出,由于男性抑郁症状不典型,以致不少男性患者被漏诊,男女之间的差距实际并没有那么大。

父亲抑郁,孩子风险增42%!一项超750万对父子研究证实(组图) - 3

临床上,男性抑郁症患者数量虽然少于女性,但男性就诊时的病情大多已达到中重度级别。以下原因都可能造成男性抑郁漏诊:

症状表现不典型

目前广泛使用的抑郁筛查量表中,对抑郁症的判断依据主要集中在“过去12个月内,是否几乎每天感到悲伤或绝望,且持续两周或更长时间,以至于难以进行日常活动”。

然而在临床上,男性的抑郁表现未必如此典型。比如:

55岁以上男性:患抑郁症后,可能表现为敏感、多疑;

中年男性:多会出现失眠、反应迟钝、工作效率降低以及体力下降等问题;

青春期男孩:表现是外放性的,比如烦躁、易怒、砸东西、对抗父母等。

男性定位束缚

国人传统观念中,男性是家庭和社会顶梁柱,要坚强、能扛事;西方社会规范中,男性也被认为应具有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拒绝脆弱。

2017年发表在《咨询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荟萃研究显示,越符合男性社会规范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越差,更可能抑郁,其主动寻求帮助的可能性也越低。

社会角色影响

女性与老人、孩子的日常交流相对更多,更容易被家人发现异常;男性在外的交流多以工作为主,发现个人情绪问题则会困难一些。

男性还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变化归为工作不顺利、夫妻吵架等外界因素,主动求助的意识不足。

如何区分抑郁情绪和抑郁症

生活中难免遇到失业、考试失败、失恋等不愉快的负性事件,导致情绪低落,经常胡思乱想,一些人还会自疑是否得了“抑郁症”。

实际上,情绪抑郁和抑郁症之间有本质差别。

情绪抑郁

抑郁症

性质

对事件的反应;明显的抑郁情绪会成为心理问题,但达不到疾病状态

疾病

发生

对特定事件有反应

发病部分可以找到诱发因素,但找不到明显原因

内容

情绪低落,但遇到开心的事情依然会开心

情绪低落、精力下降、兴趣和愉悦感降低、注意力不集中、自我评价低、内疚自责、失眠早醒、食欲下降等,甚至自伤自杀

时长

一般几天就过去,或持续较久但趋于淡化

病程至少持续2周

此外,人的情绪也会随季节变化,秋冬由于光照时间变短,身体缺乏“快乐激素”,心情更容易有低落感。

4类人是抑郁的高发群体

抑郁症真正可怕的并非只是心情差,如果拖着不治,可能表现为多种躯体症状,比如疲劳加剧、厌食,心脑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关节疾病等风险增加。

对于4类人群来说,患抑郁症的风险更大。

大一、大三学生:更容易受挫

据调查,这类群体的轻生率是同龄人的2~4倍,尤其是大一和大三。

大一新生对新环境、新社交、新压力一时难以适应,尤其是农村到大城市求学的学生,可能有自卑、孤独倾向。

大三学生面临恋爱、就业、求学等多重压力,容易对未来迷茫,也会因为失恋、考试失败、就业受挫等陷入持续的情绪低落,自我怀疑,甚至放弃自我。

对策:如果发现身边的同学或室友不爱跟别人交流,常默默流泪,情绪低落持续一个月以上,可以求助家长和老师。

孕产妇:全程都有风险

由于激素剧烈变化等原因,孕产妇抑郁患病率比普通人至少高一倍。人们常说的“产后抑郁”,科学说法是“围产期抑郁”。

研究发现,围产期抑郁症患者50%发生在怀孕期,50%发生在分娩后一个月内。围产期抑郁容易被忽视,等有症状后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甚至会出现“带孩子跳楼”的后果。

对策:家人要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帮助分担家务和育儿任务。丈夫应重视妻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发现妻子越来越敏感、多疑、易怒,食欲不佳、睡眠质量差、莫名其妙哭泣,要意识到可能是精神心理问题。

父亲抑郁,孩子风险增42%!一项超750万对父子研究证实(组图) - 4

空巢老人:警惕慢性抑郁

相比其他人群,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影响因素特别多。除了家族遗传,还有疾病、药物、心理因素等。

对策:子女和社会除了提供吃住医疗的基本保障,还应多去满足老人的社交、情感、活动的需求。老人自己也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不要与外界隔绝。

服务人员:自我鼓励和减压

社会竞争激烈,职场人士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首次发病多集中在30岁左右人群,这个年龄段通常“上有老下有小”,处于工作5~8年后的转型期和瓶颈期,职场压力巨大,如不能很好处理,容易导致抑郁症甚至自杀。

美国《健康》杂志曾调查列出最易导致抑郁的10大职业:餐馆服务员、护工、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艺术家和作家、教师、行政服务人员、维修工、理财顾问和会计师、销售人员。

这些高危职业有的薪水低、工作累、职业尊严感低的工作,如服务员、修理工;有的工作时间长、常昼夜颠倒、脑力和情感投入多,如医护人员、教师;有的承担着极大的职场竞争和考核压力,如销售。

对策:职场人要找好自我定位和努力方向,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遇事往好处想,努力保证正常睡眠;学会自我减压,转移注意力等。

若持续出现精神萎靡、沮丧或易怒,记忆力下降、暴食或厌食、睡眠障碍等,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洋气周呀周
洋气周呀周 2023-09-11 回复
对于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我还真是搞不清楚,不过要是持续感到低落,还是要去看专业人士吧。
Archangles_K
Archangles_K 2023-09-11 回复
女性抑郁症患者超过男性的两倍,难怪很多人认为女性更容易抑郁。
喵喵欢欢
喵喵欢欢 2023-09-11 回复
不敢相信,精神障碍居然会让儿童受伤风险增加,感觉好可怕。
xie_MD
xie_MD 2023-09-11 回复
怎么啥病都有遗传啊
Jocey_泽
Jocey_泽 2023-09-11 回复
刚看到父亲抑郁会遗传给孩子这个研究,真是让人感到吓一跳。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