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5.2°C-18.6°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古人慧语∣一人莫入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倚栏

2017-03-24 来源: 文图文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古人慧语∣一人莫入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倚栏 - 1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民间谚语看似迷信,其实都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俗语有着耐人寻味的道理,往往暗示着一些行为准则或者一些令人毛骨悚人的禁忌!

这类古语往往都包含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同时也用一种纯朴的语言暗示我们注意生活中的一些行为细节,说明了一些人生确实需要注意的一些禁忌!有时候很可能就会救你一命!熟悉深谙古代俗语的道理,我们的人生道路将会更为平坦!少一分危险,多一分安全!手哥特为您整理如下:

一人不进庙。特别是古庙,可能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同时也有可能是一些犯罪分子的藏身之所,一人不进庙是为了保证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首先庙里阴森,看到的那些佛像,不是每个佛像面容都那么慈祥,也有青面獠牙的,再加上烧香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神迷感,胆小者容易做噩梦。二是古时庙观之中多有不良之辈住持,庙里也有极少数恶僧干些欺男霸女,掠人钱财的事。三是还有一些歹人经常躲在庙宇、藏在佛像后装鬼弄神,行谋财害命之事。在古代也有“宁歇荒坟、不睡破庙”的说法。这是夜晚无处投宿,破庙往往是江湖中人、市井泼皮、流氓乞丐晚上最喜欢的去处,独身一人这种地方留宿最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从而被害。

二人不看井有两个方面意思,一是怕另外一人起谋害之心,将其推下井里。二是怕"背黑锅”。万一,另一个失足落井或是"寻短见”,自己百口难辩,脱不了杀人嫌疑的干系。这也是古人告诫需要人人小心的一面,无论亲朋好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二人不看井”典型的案例就是西游记中乌鸡国国王被妖怪变的国师推入井中。古时也有典故,有两人同时赶路进京赶考,其中一人比另一人文才略优,并还带了丰厚的盘缠,另一人一路上就心中惴惴,怕同伴抢了他的头名,一直有加害之心。于是一路上寻找机会。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井台,两人正是口渴之际,他跑到井边,向同伴招手,你看这井水多么清洌,文才之人高兴的跑到井边,伸头观看,不料,无良之人,手按他的头一下按到了井里,无良之人去了心病,得了钱财,扬长而去。

三人不抱树,抱树是扛木头的意思。三个人一起扛木头,一是有人容易偷懒,就相当于三个和尚没水吃;二是受力不平衡,容易出意外事故;三是防止有人加害,如果有人故意放手可能会压死其他人。和第二点类似,就是为了摆脱偷懒嫌疑、避免意外发生,所以这样的事情不能做。还有很多,比如说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是说在瓜田里不能弯腰提鞋,别人会误认为你弯腰是要偷瓜,李子树下不要举手去弄帽子,别人会以为你伸手要摘树上的果子。比喻正人君子,虽然说自己为人正直洁身自好,却还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不去做那些会让别人误会、让自身沾染各种嫌疑的事情,这样才可以避免麻烦和不必要的误会。

有典故,两人欲加害一人(不想害命只想害病),于是创造机会三人同时去抬一棵大树干,这俩人劝被害之人去抬前面,二人之中一人抬后一人抬中间。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后,中间之人俏俏的向后颠去,和后面的人同抬一头。而且前面之人还看不着,一段路后前面的人被压垮,内脏负伤,得了血唠,还不知是别人加害。

独坐莫凭栏,一是独坐凭栏之时,最容易想到一些伤心之事,而想到这些事,会容易跳楼。二是防止别人加害。古时候有一练武之人,武功卓著,但不会游泳,遭同门师兄弟嫉妒,欲加害于他,又打不过他,但知他有晚上练功之后倚池塘之栏静思的习惯,于是就用锯子把木栏锯断插好,并用与木栏同色的泥巴糊好,晚上他练功后倚栏休息,一下翻到了塘里淹死了。

总之几个典故都是在无防的时候被人加害。所以,防人之心不可无。据说,最后案子被智慧县令所破,害人之人,都被判了斩刑。所以害人之心不可有。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QJMFKDGDG
QJMFKDGDG 2023-08-23 回复
,两人不观井
QJMFKDGDG
QJMFKDGDG 2023-08-23
,独坐莫倚栏
QJMFKDGDG
QJMFKDGDG 2023-08-23
,三人不抱树
QJMFKDGDG
QJMFKDGDG 2023-08-23 回复
一人莫入庙
QJMFKDGDG
QJMFKDGDG 2023-08-23 回复
古人慧语∣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