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5日 10.7°C-13.5°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了上学,这个人主动由中将自降军衔为中校

2017-03-31 来源: 娱乐趣闻界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日本是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参照德军建立军制,成立陆军部、海军部,建立了现代军事参谋部制度,成立了陆军士官学校、海军战争学院、陆军大学等现代军校,邀请德国教官教学,兵棋跟随德国教官在日本开花结果,成立日本军校的必修课程。

为了上学,这个人主动由中将自降军衔为中校 - 1

日本海军战争学院的兵棋演习

为了上学,这个人主动由中将自降军衔为中校 - 2

通过掷骰子进行裁决

为了上学,这个人主动由中将自降军衔为中校 - 3

运用舰艇模型在地面上进行推演

为了上学,这个人主动由中将自降军衔为中校 - 4

查裁决表判定舰艇交战结果

为了上学,这个人主动由中将自降军衔为中校 - 5

1883年至1945年间,日本创立陆军大学创设,培养参谋军官及日军将、大佐级高阶军官及军事研究为其主要任务,该校报考资格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在部队两年以上经历,未满30岁的校尉军官。教育期间为步兵、骑兵三年,炮兵、工兵为两年。日本陆军内的诸所学校通常是在教育总监部的管辖下,但陆大却是由参谋本部直辖的学校,陆大学生毕业后的人事安排由参谋本部直接处理。1885年在设校两年后,从当时普鲁士军事学院请来名将毛奇(老毛奇)的弟子Klemens Wilhelm Jacob Meckel少校担任教官,引进当时优秀的普鲁士军事参谋教育与制度。陆大毕业生可以获授一枚“菊花与星”毕业徽章佩于胸前,因为此徽章酷似日本江户时代天保年间发行的钱币,所以陆大毕业生就以“天保钱组”来自称,最优秀毕业生可以从天皇获赐军刀,则又称“军刀组”,毕业生在日后军职升迁有优先考量。陆大毕业的军官自视甚高,将“菊花与星”毕业徽章佩于胸前视为光荣,矮视非陆大出身军官,往往以“无天组”蔑称非陆大出身军官。

日本陆大学生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均要学习兵棋和兵棋(统裁法)课程,毕业需要参加兵棋演习。陆大后来也招收部分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也学习和参与了这样的课程。如后来国民党陆军大学的校长杨杰就是其中之一。

杨杰:民国军事战略家。陆军上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人盛传的中国三个半军事家他排名第二,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先后毕业于保定军校和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1年毕业回国参加辛亥革命,护国运动,1916年6月任中将,1917年1月任北京大总统府军事咨议兼陆军部顾问,1921年赴日本学习,决报考日陆军大学生。

为了上学,这个人主动由中将自降军衔为中校 - 6

据传:由于当时,日本政府对陆军大学考生的资格有严格的限制,其中一条是军衔必须在中尉至中校之间才能报考。而杨杰此时已是中将军衔,不符合报考条件。他毅然放弃陆军中将的头衔,以中校军衔入日本陆军大学十五期深造。在日本陆军大学学习的4年中,杨杰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外战争史及有关历史、地理、战略、战术等方面知识,军事理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深得校方欣赏。当时,日本陆军大学经常让学员指挥海陆空军演习,以训练和考察学员的军事指挥能力。在一次兵棋推演中,杨杰被选为统帅。他指挥演习得心应手,并有独特创新,得到日本天皇的赞赏,并赐予军刀。

所以后来,当杨杰回国当陆大校长后(后蒋介石兼任,改为教育长),也延用了日本陆大的教育方式,先后邀请德国教官教学,在陆大兵棋推演也成为重要内容。如国民党陆大毕业生,后任国军作战厅长的敦汝瑰的回忆录中就这样描述:

以上这些由中国教官指导的战术作业,都是单方面的。只有毕业前进行的一次"高等司令部勤务演习"(简称高司演习),即我军今日的"军师两级首长司令部演习",是红蓝两军对抗,(蒋军及日、德各国,都以蓝色代表自己,而以红色代表敌人。对抗演习时,常称红蓝两军或称南北两军,东西两军)在室内用图上兵棋进行推演。杨耿光自任统裁(即我军总导演),张亮卿,何成璞分任东、西军统裁。由一些战术教官和第一期研究员任端末统裁(我军今日称端末导演)。记得我这次担任的演习职务是一个不重要的角色——骑兵旅长。这次演习也是计划统裁,按原案推演,而且主要目的是搞命令、计划、通报、情况要图、决心要图等(即我军今日所说的战斗文书),我主要搞的是骑兵搜索计划和命令。这次高司演习,战术构思不精,只是一个形式,参谋业务也只讲究格式,没有什么战术运用上的磨炼可言,胜负判定,不能使学员心服,学员搞得十分乏味。主要是由于战术素养低,不能让学员自由奔放,发挥战术才能,适时以情况诱导其按计划推演。所以,搞计划统裁,又生怕对抗演习中学员答案分歧,推演不下去,故情况设得简单,使学员一眼就明白该如何决心处置,以免脱出原案范围,说服费事。

最有趣的是史培曼(德国教官)用同一想定指导研究院第一期研究员和第十期小战术第一班学员,但所得的结果(胜败和运用巧拙)完全两样,这种自由统裁的双方对抗的军事导演,教员不固执原案(腹案),两军胜负悉决于演习指挥员的战术决策,演习起来生动活泼。但指导很不容易,教员要脑筋灵活,点子多,见机生情,出情况诱导学员,而又不显现故意为难某方的情景。杨耿光主张只在第三学年参谋旅行时用这种方法实施,他认为此时学员的学力够了才能完成演习。但中国教官怕这样作,德国教官第二学年起即提早经常作。

德国教官的战术思想基本上是体现德国《军队指挥》一书(该书系《联合兵种的指挥与战斗》修改后改称的),强调集中优势兵力(飞机、坦克、大炮),彻底进攻,速战速决,注意利用制空权,高速度进攻的原则,但不硬啃条文。例如敌我对等兵力装备时,他们为了集中优势兵力,以多胜少,很注意行军态势,战略动机,以便先求得有利的战斗正面和有利的战略形势,一下就集中发挥所有力量,予敌打击,改变兵力对比,并一步步紧逼,不让敌方挽回颓势,一直“以优胜劣”打到底。

对预有防御准备之敌进攻,不搞开进、展开那一套、而是直接就攻击准备位置并不总是对敌阵弱点业已了如指掌,一来就对敌弱点进攻,而总是在战斗中发现好机,投入决胜力量,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对我留下深刻的影响。

《军队指挥》除防御之外新增防支(持久抵抗)一章。我认为这是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略防御,以攻为守,过早调动了西线兵力,致马恩河会战失败,因而强调次要方面避免决战,以空间换取时问,不硬性防御,以便重点方面,集中优势兵力决战。持久抵抗就是次要方面避免硬顶,避免力不如人,死争一城一地,徒增伤亡的一种战法。虽不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高度机动、灵活、主动;不及我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可致敌灭顶之灾的强大威力,但也终不失为劣势对优势采取持久战的一种战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飞机坦克投入战场,高速度大纵深进攻,已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战争指导规律,但只要注意到防空降,防空,防集群坦克,打人民战争时亦可以持久抵抗战法作为参考。

。。。。。

有一年暑假前,杨耿光要德国教官指导我们一周的沙盘战术。他们认为沙盘的优点,在于显示地貌地物比地图有立体感,而地形缩小若干倍,又比在现地易于观察全部地形,了解纵深情况。但沙盘须二千分之一以上大比例尺,地貌地物才显示得清楚,最适宜于连营战术。团以上战术,正面纵深场较大,所需地域面积大,沙盘上比例尺小了,地形模糊,反不如地图上推演兵棋清楚,连以下战斗,所需地面不宽,现地战斗教练,比沙盘更有效果。但沙盘可以不拘真实地形如何,随心所欲,按教育课目的要求,显示地物地貌,又可以把堆成的地形推了,按另一课目的要求,重新再堆。这种沙盘教学最适宜于教员随心所欲地假设理想的地形和敌我情况,教军官学校初学战术的学生,深入理解战斗原则,灵活运用战斗原则。(恰似日本人所谓白纸战术的搞法)例如:史培曼设一横亘东西的马鞍形高地,一高一低。令南北两军的排长从等距离去争夺高地。北军排长全力以赴,争最高的高地。他却诱导南军排长以二个班赴最高的高地,而以一个班赴较低的高地,这个班当然先到达较低的高地的顶端,即以轻机枪侧射登高峰的北军,使其卧倒,南军另两个班就得以先到最高的高地。所以,沙盘仍不失为良好的战术教育的补助手段。这就是德国军官学校教沙盘战术,而陆大则不教的缘故。我认为他们对沙盘战术的看法颇有道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