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8.7°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重型直升机之王,米-26两大能力举世无双被中国看上了

2017-10-17 来源: 空军之翼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重型直升机之王,米-26两大能力举世无双被中国看上了 - 1

苏联解体后,由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困难,军事装备订货接近停滞,多种型号的飞机和直升机被迫停产。俄罗斯经济好转后,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种型号能在停产后起死回生,不是因为这些型号有多么先进,而是因为这些型号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伊尔-76和安-124运输机、米-24攻击直升机。

米里设计局的米-26“光环”是另一种幸运起死回生的苏联时代设计,对于俄罗斯来说重新研制一种超重型直升机过于昂贵且产量有限,因此重新生成这种经过验证的直升机是更好的主意。

自1980年8月26日完成国家试飞以来,米-26就成为世界最大和最重的直升机,该机最大起飞重量达56吨,至今无人能敌。米-26在俄罗斯的绰号是“牛”(Korova),该机是一种传统布局的单旋翼直升机,主要采用铝锂合金制造,并大量采用钛合金和复合材料。其大型无增压货舱可容纳多达68架全副武装的伞兵,能在500米高度、295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实施伞降。货舱经过布置后可搭载61副担架和三名医务人员,或者装载20吨的集装箱、货盘或车辆。

重型直升机之王,米-26两大能力举世无双被中国看上了 - 2

米-26安装两台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的D-136涡轴发动机,单台起飞功率7500千瓦(10000轴马力),进气口配有标准的空气过滤装置,可选装排气管红外抑制器。该机的TA-8V辅助动力装置不仅能用于发动机启动,也能在地面为发电、液压和空调系统提供动力。

米-26于1980年在顿河畔罗斯托夫飞机制造厂投产(该厂目前已被并入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截至2013年8月,米-26的总产量是318架。这个数量远低于其前身米-6,后者在1959-1980年共生产了914架。米-26的年产量在1990年达到顶峰,达到40架。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动荡的经济导致该机的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几乎完全停止。进入21世纪后,米-26的生产也不见起色,年产量仅为1架,而且大多数是出口订单。米-26的生产直到2011年3月俄罗斯国防部一口气订购18架米-26后才有起色。

由于米-26货舱载重和外部吊挂能力举世无双,能在抢险救灾和森林灭火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我国从2007年起先后从俄罗斯引进了4架米-26TS民用型、其中两架属于青岛直升机航空公司,两架属于哈尔滨飞龙专业航空公司。我国的米-26参加了多次重大抢险救灾任务,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飞龙的米-26从汶川擂鼓镇向堰塞湖作业区吊运进了至关重要的挖掘机等重型设备。米-26后续又在我国每年的森林火灾多发季节中表现出色,该机在2014年扑灭山东上寨村森林火灾时,仅用了4个往返就浇灭了全部明火。

重型直升机之王,米-26两大能力举世无双被中国看上了 - 3

虽然米-26的性能抢眼,但该机在30多年的历史中几乎没有改进,存在四大显著缺点,分别是运力浪费、大修间隔时间过短、发动机过时和模拟航电老旧,这些缺点导致米-29运营成本过高,限制了该机的出口。米-26的D-136涡轴发动机耗油率过高,达到206克/轴马力。据中国云南电视网报道,2010年初由中国国家林业局调用执行云南大理苍山灭火任务的米-26,2.3吨的油料仅够维持它1小时的空中飞行,在当时的消防作业中,每小时飞行总费用达人民币13万元,被称为“油老虎”

近年来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已经在着手解决“光环”的这些问题,该机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已经有所延长,旋翼叶片目前寿命为1000-1200小时,主变速箱和变速箱系统寿命为3000小时,每600小时进行一次大修。机身使用寿命约为3000飞行小时,机身静态测试正在进行中,有望将寿命延长至6000小时。D-136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6000小时或7500次循环。但并未解决发动机耗油的根本问题。该机最重要客户——俄罗斯国防部认为D-136涡轴发动机已经能大体满足要求,没有必要花大代价为该机换发。

重型直升机之王,米-26两大能力举世无双被中国看上了 - 4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俄罗斯设计和生产重型直升机的能力,米里公司在20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新一代重型直升机。该公司曾在1992年宣布了米-46方案,以米-26为基础安装27.6米直径的八叶主旋翼和两台航空发动机公司D-215V涡轴发动机,单台发动机功率7600轴马力,体量低于米-26,设计载重10-12吨。

俄罗斯直升机公司多年来也在游说中国参加PTV-35新一代重型直升机的研制,俄媒曾报道在2013年10月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访华期间,重型直升机联合研制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5月8日,中国航空工业直升机与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签署了《重型直升机项目企业间合作框架协议》,并展开多轮谈判。今年9月在天津召开的2017中国直升机发展论坛宣布,双方已初步明确了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项目执行“路线图”,该机是一种38吨级重型直升机,内部载荷10吨,外部吊挂能力15吨,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区作业。发动机功率与米-26相当,并在旋翼等关键组件采用中俄双方具有优势的先进技术。

从纸面参数看,中俄联合研制的重型直升机无论外形还是吨位都与米-46相似,是一种体量小于米-26但使用成本更加低廉的重型直升机。总之,无论该机是重生的米-46还是全新的设计,与“光环”都会具有浓厚的血缘关系,成为米-26在中国新一段传奇的开始。

作者:阿姆斯壮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