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0日 20.3°C-23.5°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2018-06-04 来源: 张佳玮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1

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广大读者分享至朋友圈。

浪漫主义大宗师德拉克洛瓦少年时,住在大别墅里,享尽荣华:他爸爸是拿破仑帝国里的高级官员,家里装饰带有拿破仑时期风格:大红、黄铜镀金、带有庄严的古罗马风韵,生怕自己不够古典范儿;自然还有埃及元素:拿破仑当年在埃及建功立业,又向来自比恺撒,所以酷爱埃及。然而好景不长,1815年拿破仑倒台,德拉克洛瓦一家就此败落。时年17岁的德拉克洛瓦小少爷,就此断了贵族童年,开始面对平常人生。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2

德拉克洛瓦

克劳德·莫奈年少时,住在海滨城市勒阿弗尔。他爸爸是个开杂货铺的,总指望莫奈在幽暗的杂货铺里,帮自己照顾生意,每天不忘告诫莫奈:你要继承家族的伟大生意——杂货铺!可是莫奈却爱趴在窗口,看外面的一切:泥土、森林、果园、树篱、海岬,以及天空和海洋。晴天时,勒阿弗尔的阳光甜浓到可以饮用,铺陈在漫长的海岸线上,海岬的折缺和阴影、绿树的起伏和线条,最后,还有在诺曼底阳光下,蔚蓝的、深蓝的、浅紫的、深绿的、浅绿的、灰色的、白银色的,海洋。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3

《睡莲》莫奈

保罗·塞尚1839年生在普罗旺斯的埃克斯,并在那里长大。普罗旺斯啊,阳光、大蒜、牡蛎、贻贝、甜酒、薰衣草的世界,埃克斯更是时时沐浴在阳光中:那地方不大,你在哪里,都看得见1011米高的圣维克多山。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4

保罗·塞尚的静物画

伦勃朗1606年生在莱顿,父亲是个磨坊主。某个早晨,伦勃朗在父亲的磨坊里工作,地板上放着一个老鼠笼子——不用问,磨坊老板最恨偷吃谷物的老鼠。伦勃朗听着窗外风车巨翼扇动的声音,嘎巴嘎巴地响动;每当风车翼经过窗口,室内就暗一下子;风车翼闪过后,室内重新被阳光笼罩。这场景他并不陌生,但那一天,似乎是命运赐福,点中了他的心。在室内时而漆黑一片,时而阳光明媚的变幻中,伦勃朗忽然感受到了一切。长久以来,他学习绘画,都在被教导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但这一时刻,当阳光在老鼠笼子旁摇曳不定时,他感受到了色彩与线条之外的东西——空气、光照、空间、位置。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5

《自画像》,约1629年,伦勃朗,板上油画,纵38.2厘米,横31厘米。伦勃朗对幽弱的光影下人形象格外感兴趣,一辈子画那些厚实沉静的人物

从此之后半个世纪,伦勃朗永远在画同一个题材:室内光影下的人。他对幽弱的光影下人的形象格外感兴趣。他一辈子不画夸张的强光,只是翻来覆去地,画那些厚实沉静的人物——就像,一辈子在画磨坊里的样子?

塞尚去巴黎闯荡了几年后,回到了普罗旺斯埃克斯,继续画他的圣维克多山。他公开说“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当然有资格这么说,因为在普罗旺斯的阳光下,的确没有明暗之分,一切都明亮而浓艳。在他的窗口,塞尚不停地画圣维克多山,直到花甲之年依然没有辍笔。

莫奈在32岁回到故乡,照着勒阿弗尔的海,画出了《印象·日出》。初出现的太阳铺影于海水中;松弛的笔触以灰、黄、蓝、白、青、黑自由自在地交列于天空。帆影与船影影影绰绰,是略深一层的青色涂抹而成;渔人的身影也不再是黑色,而是与绿色、青色、黄色一起散布于海水中,游离于阳光之旁。一切都朦朦胧胧,因为日尚未出。在左下角的波光里,他签下了“克劳德·莫奈”的名字——最初的出生地。最初的风景。最初描摹过的图像,在1872年重新定格。

终其一生,莫奈都厌恶在室内作画。他在船上画画,在野外画画,1871年他在荷兰赞丹,五个月画了25幅画,太快了,太奇特了,荷兰警察甚至警惕起来:“你,不是来当间谍、刺探地形的吧?”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6

《阿尔及尔的女人》 ,1834年,德拉克洛瓦,布面油画,纵180 厘米,横229 厘米,现藏卢浮宫。德拉克洛瓦19世纪30年代去北非旅游后,觉得找到了自己,开始大肆描绘北非战争与贵族风情

德拉克洛瓦在30岁之前,一直试图画古代题材。19世纪30年代,他去北非旅游后,大喜过望,觉得找到了自己。他开始大肆描绘北非阿拉伯人的生活:贫苦活泼的人民、衣着璀璨的军人、踊跃的马匹、骁勇的战士——当时法国已经和平了,进入了城市化生活,德拉克洛瓦却偏要去北非找战争与贵族风情。他没什么画家朋友,晚年在法国四处游历,探寻自己的家谱。用同时代评论家雨果的说法:“德拉克洛瓦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贵族血统。”

也许到最后,每个人在追求的,都是自己最初的东西。德拉克洛瓦一直在试图重现少年时帝政与战争的热血;莫奈一辈子都在躲避着不想回到幽暗的杂货铺去;塞尚一辈子都只想在普罗旺斯阳光下生活;伦勃朗一辈子都记得磨坊里的光影。而你,还记得小时候自己最爱的,或最讨厌的景色吗?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7

长按图片,支持国历君

注:本文为国家人文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抓取,欢迎转发朋友圈。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8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9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10

张佳玮 | 那些艺术大师的少年梦: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风景 - 11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