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3.7°C-15.8°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2019-03-02 来源: 玩车教授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看车玩游戏还能拿现金大奖!快戳进来!

教授:这是啥车?车标有个J的。

捷达销售:先生您好,这是捷达,源自德国大众。

教授:捷达不是大众的吗?你们没挂大众标啊,这是假的吧?

捷达销售:...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1

以上的对话,教授就纯粹开了个玩笑。但其实捷达成为大众首个首创子品牌的目的性不言而喻,为的就是来和自主品牌抢蛋糕的,这思路其实挺不错的,但教授始终都存在着好几个问题,首先不挂大众标的捷达,老百姓还认吗?后面的车型命名怎么操作?故意与自主品牌重叠,说明7-12元的市场空间还很大吗?疑点实在重重。

不挂大众标的捷达,究竟什么鬼?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2

至于车标长什么样,相信大家都看过了,接下来捷达的销售体系以及品牌标识都将完全脱离于大众,也就是说可能在4S店,你都很难看到有关于WV的logo,顶多像广告影片或者车主手册里会稍微出现一下。要是村里刚退休的王大爷领着刚大学毕业的孙子去4S店买车,眼前的一切估计让他挺颠覆的吧。

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任何一个闻所未闻的新品牌,都是“造车新势力”。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3

想到这尽管有些许焦虑,但看到斯柯达的产品大量渗透着大众基因的方式,通过蕴藏的细节去暗示消费者,斯柯达与大众的关系非比寻常,买斯柯达=买大众这样的心理暗示去获得了成功。事实上,销量上也印证了这一点,2018年上汽大众大众品牌2018年销量为171.3万辆,而斯柯达品牌2018年销量只有352,000辆。从销量上看斯柯达远不如大众,但这样的成绩仍然超过了不少的国内汽车企业,特别是许多不思进取的那一帮。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4

因此,没有了大众标的助攻,捷达或许可以借鉴一下斯柯达的做法,在营销以及产品上大量暗示与大众的关系,并且整个产品调性表现得更加年轻和活跃,解决一下大众刻板的印象,这个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捷达欲攻占7-12万元市场,与自主爆款重叠竞争

如果还是五六年前,合资和自主的产品几乎井水不犯河水,你走你的阳关道 我走我的独木桥,因为价格相差的关系,几乎难以产生重叠。但近两年自主品牌不断冲高,合资产品的价格也不断往下探,两派之间拼得也是越来越凶。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5

如果说以前合资自主的方式是宣告失败的,那么大众这一回不仅是铁了心要来攻占中低端市场了,还要效仿通用的模式,通过不同的品牌来覆盖上至40-50万价位,下至5-7万价位区间,形成奥迪+大众+JETTA的品牌梯队。

毕竟全球销量上,大众斗不过丰田和通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面对国内市场的诸多限制,多个品牌好办事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6

从大众集团自身的利益点看,捷达品牌的出现,其实也暗藏着不少商界哲学。随着上汽大众-奥迪项目的确认以及推进,一汽-大众的心里或多或少会有些怨言和情绪,为了平衡南北大众两家车企利益的考虑,上汽大众有了奥迪和斯柯达,一汽-大众这边多多少少要有些补偿了。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7

再者,过去两年大众在华销售的所有车型都呈现出放缓的态势。整个2018年一汽-大众销量205.2万辆,同比增长2.1%,上汽大众销量206.5万辆,同比微增0.1%。国内市场由增量市场变为存量市场,2019年车市0增长或负增长为大概率事件。

为了迎合90后年轻消费者群体的购车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大众再生一个捷达出来,也是情理之中。现款在售的捷达形象已经很难与“年轻化”关联在一起了,而一个全新主打年轻化的品牌就不一样了。另外,作为主打中国市场的一个全新品牌,恐怕不会不考虑双积分的压力,一个全新“捷达”品牌,也有利于大众展开在低价电动车领域的布局。

教授总结

国产车真正危机!全新合资品牌来抢饭碗了,都是10万级车 - 8

捷达品牌的出现,其实也是为了解决大众集团自身的不少痛点,例如活跃的年轻化、攻占低价位市场区间、分摊双积分压力以及寻求新的销量增长点等等。教授觉得,捷达的出现对于大众自身的意义更多一些,毕竟目前谈论捷达的前景还为时尚早,在此有着太多的问号了。

作为全新的品牌再战中国市场,捷达品牌的出现,其实最考验的还是一汽-大众本身。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