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6日 7.5°C-14.3°C
澳元 : 人民币=4.7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二把手怎么搞倒一把手,唐朝一位官员用生命举了一个完美的例子

2019-12-03 来源: 脑洞历史观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今天跟大家聊一个二把手怎么搞倒一把手的故事。

主角叫孔谦,是后唐人士。唐朝之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其中就有一个后唐,皇帝叫李存勖。

李存勖的大唐公司成立时,因为蛋糕有限,总有一些人对工作安排不太满意,马怨言最大的莫属自我考评该当租庸使的孔谦。

孔谦,魏州人,出生年月不详,史书记载,他是魏州的孔目官。这个职位是官府中的高级全能型人才,管的事情比较复杂,从街头牛二耍赖到东街大妈丢衣服到西门家的与武大家的发生情感纠纷以及收统筹粮、收提留款和监狱精神病院等等公用设备的运作都要参与管理。而后面的事实证明,孔谦同志虽然十八般管理样样精通,但最拿手还是财务工作,当然,在万恶的封建社会,所谓政府财务就是怎么从民间捞钱。

在魏州成为李存勖的反梁大本营后,境内经常汇集了来自各地的反梁大军,总数常在十万以上。这十万人的后勤供应全靠孔大人一力维持。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食先行。孔谦同志功劳不少,正因为他的后勤工作做得出色,李存勖的大军没有饿着肚皮,才成功取得最终的胜利。

根据一对一晋升原则,后唐公司一成立,孔谦同志很快就在里面找到了相对的位置:租庸使。

简单介绍一下租庸使这个职位,它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税务总局的局长,负责从各地征收税款。看来,孔谦同志虽然不谦虚,但还比较靠谱,至少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

很快,任命书下来了,孔谦同志因其在工作岗位上突出贡献,按例,列为租庸--副使。

在家长式管理充斥的中国政坛,副的地位不会比二奶高多少。而被定岗为副使的原因不是孔谦同志专业水平不过关,更不是工作不努力,仅仅是因为出身达不到要求。

二把手怎么搞倒一把手,唐朝一位官员用生命举了一个完美的例子 - 1

孔谦同志一出现在史册就是魏州孔目官,想来不是出身书香门第,这种吏人岗位也就宋江那样的土地主才愿意干。更不会是官宦之后,要是祖上当过官,也不至家庭关系一栏,孔谦同志坚决留了空白。

根据这些线索,我们大概可以推断出孔谦是某个小财主家庭的成员(其基础的财会知识大概得自收租)。成年之后努力自学,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从而成为了官府里的一名高级吏官。

这样一来就比较麻烦了,在古代,官与吏是分得很清的,官是国家干部,中央统筹安排,属正式政府编制,吃国家粮,具体有品阶。吏就不同了,因为是社招人员,在官府中地位不高,当个孔目估计也就是级限了。

孔谦同志虽然工作成绩突出,但要想从吏变为官,还要变为正官显然跨度太大,人事部门难以接受,而且大唐皇朝刚成立,总是需要一些有来头的人撑一撑门面,要是说出去税务局长家里一点背景都没有,这成何体统。

毫不意外,孔谦同志很郁闷,革命成功了,自己却没成功,那要革命干什么?

二把手怎么搞倒一把手,唐朝一位官员用生命举了一个完美的例子 - 2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气愤之后,孔谦终于冷静了下来,这位孔兄能在衙门里统管各种事务,能从各地征调粮草而不乱,显然,他不是白给的。

凡事总有可能,只要工作到位,野鸡能变凤凰,副使也能变成正的。

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借助别人的力量。

经过分析,孔谦及时抓住了朝廷的权力分布特点。总结起来,是一个中心,一个基本点,两个工种。

中心,李存勖,基本点,郭崇韬。一个工种是太监,另一个是伶人。

因为李存勖本人是超级票友,经常在宫里组织戏剧演出,这些伶人,虽然没有多大的官职,但跟皇上近,能说上话,况且人家唱的总归比说的要好听,所以能干涉朝政。

在上面这些人里,中心点李存勖不太道义,当了皇帝,就忘了给他筹军粮的孔谦。而郭崇韬也不是孔谦能拉拢的。原因很简单,最近郭崇韬同志认了一门好祖宗,据调查取证,郭崇韬竟然是唐朝名臣郭子仪之后。郭尚书既然是名门之后,自然得跟土老财孔谦要保持距离。

高攀不上,只好低就了。孔谦找到了合适的盟友,太监和伶人,据记载,他在伶人队伍里认了一个大哥:景进。孔谦没事串串景艺人的门,还亲切地称景进为八哥。不知道这个八是怎么排出来的。但跟某种动物没有关系。

关系是拉了,可关系一般来说都是伏笔,不到关键时刻起不了作用。孔谦同志在官府工作多年,对这些事深有体会。

要顺利转正,还得接着努力,孔谦同志的逻辑跟姨太太的差不多,他一向认为只要弄走上面不识趣的顶头上司正租庸使,自己就可以取而代之。

但上面这位除了不识趣,还非常难搞,他叫张宪。

二把手怎么搞倒一把手,唐朝一位官员用生命举了一个完美的例子 - 3

张宪,晋阳人,军人世家。但张宪没有继承家业,他不喜枪棒,只好儒学。据记载,其人非常勤学,而且学习成绩很不错。

少年时,他曾经怀揣着自己的作业本去拜访太原第一文人,掌书记李袭吉。

在认真看完张宪的作品后,李袭吉说道:“你要继续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这句话除了肯定张宪的才学之外,还有一些传衣钵的意味在里面。而很多年以后,张宪果然继承李袭吉的工作岗位成为李存勖的掌书记(机要秘书),这个职位有品阶,是七品官。

顺便提一句,张宪最精通的史书是《左传》,而《左传》是以李存勖最喜欢的书籍《春秋》为基础写的。

相比之下,孔谦同志虽然会搞粮食,但论出身,比不上人家世代为武将,论才学,孔谦是技工学校毕业的,张宪是正规统招学院高材生。(绝没有瞧不上技工的意思,据说现在某技校毕业生比清华的还吃香)。

于是,李存勖的大唐成立时,张宪同志成为了工部侍郎(副部级)另兼租庸使。

更让孔谦同志抓狂的是,这位顶头上司也不知道从那本经史子集学到的知识,竟然对官府事务的具体操作相当熟悉。

而据传言,张宪同志的关系很广,与当时的知名知识分子往来密切,更重要的是,他跟二号人物郭崇韬关系很好。

这么一位学富五车,经验老到,关系过硬的上司在上面压着,孔老弟要出头实在比登天还要难。

当然,难搞,也必须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坚决搞倒,而且要尽早下手。

机会已经不多了。李存勖已经奇袭大梁,成功结束数十年的梁晋争霸,这对全国人民都是一件好事,但对孔谦除外。

道理很简单,孔谦的价值就是为李存勖的大军筹备军粮,现在战争已经告一段落,虽然李存勖还不至于卸磨杀驴,但让这位运粮官歇菜还是有可能的。

再也不能等,趁大家还在吃我运的粮时,必须马上行动。

没等李存勖下旨,孔谦直接翘班,从魏州出发,直奔汴州。到达汴州后,他找到了郭崇韬。

孔谦找对了人,现在的郭崇韬声望如日中天,除了掌管枢密院,还代行相权(宰相都在魏州)。可问题是这个话很不好说,总不能直接跑到郭崇韬面前请将张宪撤下来,让自己干正的。

怎么转正,这是一个历史性难题,多少副职奋斗一辈子,却只能就那么副着退休。

现在,孔谦同志要为自己坐正租庸院做第一次努力。他已经找到了方法。这个方法不新鲜的,正是跟眼前的郭崇韬学的。

见到郭崇韬之后,孔兄认真汇报了粮食征收工作,然后郑重表示自己取得的成绩是在张宪的领导下取得的,并对顶头上司的行政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当然,上面这些都是场面话,俗称废话。下面的才是重要的。

孔谦用一种真诚的声音说道:现在陛下平定天下,肯定要定都洛阳,那魏州这个大藩镇就必须需要一位有能力的人坐镇。

要是张宪在魏州,就一切妥当了。

这句话堂而皇之,但仔细一想就明白了,这跟郭崇韬举荐李存审是一个道理。

虽然郭崇韬自己干过这等事,但因为孔谦同志的表情非常到位,言词非常恳切,郭崇韬本人被感动了,不禁对孔谦同志刮目相看。

以前瞧不上这人,看来是自己走眼了,此人除了会征粮还是有些见识的。

郭崇韬表示会郑重考虑这个建议,然后跟皇上打报告。

孔谦心满意足的告退了,至此,大功告成,张宪留在魏州,自然就不能兼任租庸使,那正的租庸使……

第二天,孔谦就收到了消息,张宪改任为东京副留守(李存勖称帝后,以魏州为东京)。而租庸使一职由……宰相豆卢革兼任。

孔谦同志再接再厉,甘当绿叶,仍为副使。

这个消息对于孔谦同志不亚于晴天霹雳,请走了张大爷,又来了一个豆大爷。

但深究一下,这并不是郭崇韬故意找他麻烦,只能怪他自己表演太真诚,郭崇韬完全没体会到其要求进步的决心,而任命宰相兼管全国财政是惯例。

在纠结了数天之后,孔谦同志不得不接受现实,但经常盘算,他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所获,至少上司从张宪变成了豆卢革。

区别是张宪比较精明,豆卢革相当不精明。

相比张宪,豆卢革的家世更为显赫,爷爷父亲都当过刺史,因为是名门之后,所以被李存勖请来装点他的大唐皇朝。据史料记载,这位豆兄除了会写点诗之外,最大的专长是应用化学,也就是练仙丹。至于政务,抱歉,实在懂得不多,当然,这也是他能通过郭崇韬这一关,成功当上宰相的关键。毕竟朝中有什么事,郭枢密早就想妥当了,豆宰相只要盖个章,举个手表个决就行了。

在摸清新任上司的来头后,孔谦重新振作起来,连张宪都能请得走,何况一个豆卢革。

孔谦又重新回到了租庸院,据观察,他的情绪很正常,工作很负责,经常日夜加班,顶着熊猫眼查看账目。

事实将证明,具有专业技能的官吏孔谦,要在不学无术,靠祖宗牌坊混饭吃的豆卢革身上找到错误是很容易的。

有一天,孔谦发现了一张支条。上面的款项很大,数十万,而支条的落款人为豆卢革,无章。

好了,众里寻你千百度,你原来就在账目深处。

成功抓住上司小辫子的孔谦兄兴奋的抽出这张条子,小心收进袖内,然后急冲冲地来到枢密院,找到了郭崇韬。

郭公请看,豆相搞了这个便条支走了这么多钱,这可如此是好?

一般来讲,每笔出纳都需要领付双方签字,并作成账目,以备审计。豆卢革同志用便签纸就领走数十万的钱,往好了说是带头违反财务制度。往坏了说这可能是严重的经济犯罪:挪用公款(款项巨大)。

郭崇韬马上到中书省找到了豆卢革,向他出示那张便条,要求他解释一下这个东西是什么意思。

据记载,豆卢革同志也犯过财务错误,比如在管理财政局期间,公然给自己以及同样在朝廷当官的儿子发全额工资,这显然是不太公平的,因为大家都是拿打折工资。但除此之外,倒没有见豆相犯过其他的经济错误,更没有挪用这么一大笔款项。之所以用便条,实在是财务知识匮乏造成的手误。

没文化,真要命,在郭崇韬的质问下,豆相总算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马上承认错误,并表示自己能力有限,愿意将租庸使的位置让出来。这个东西现在叫引咎辞职。

这是第二位被孔谦搞走的上司,不幸的是,这不是最后一位。

第二天,郭崇韬向李存勖建议,租庸使这个事情太重要,把孔谦提上来,怕是镇不住,还是将张宪从魏州调回来,主持租庸事务。

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张宪的手上。

听到这个消息后,孔副官差点昏倒,但在自我抢救之后,他又重拾旧日大心脏,从头开始判断自己的处境。

目前的情况实在不妙。

从事态的进展来看,自己积极主动,要求进步的心态已经被郭崇韬摸得一清两楚,而结果也已经证实,这位大红人虽然对自己工作持肯定态度,但暗地里却在下黑脚。

现在,老实易对付的豆相被自己乱枪扫倒,却迎回来难搞的张宪,自己的政治野心还暴露了。这大概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不排除孔谦兄有想死的心,但我们不要忽视了一颗老二想变老大的心。

在失望中,孔谦又顽强的站了起来,重新投入到坑人不倦,努力向上的工作当中。

鉴于已经被郭崇韬看穿,再去他老人家面前耍花招只会自取其辱,孔谦变换工作对象,找上了首相豆卢革。

没错,正是刚被他黑过的豆卢革,做这个决定需要极厚的脸皮与极黑的腹部,孔兄别的没有,这两样不比别人差。

见到豆相后,孔谦同志对租庸院支条事件表示遗憾,顺便也骂了一下院里的内鬼,竟然把那份文件捅到了郭公面前。

说完,孔谦望了望豆领导的脸色,没发现什么异常,他终于放下心来。

郭公啊,郭公,看来,你还是比较够意思的。

自然,郭崇韬虽然也是权力战线上的一员猛将,但还比较厚道,没有把孔谦告状的事透露给豆卢革。

摸清了自己还没有暴露后,孔谦马上把话题转移到新一任租庸使上。

我看,租庸不过是小事,而且在天子眼前,叫一个小吏去办就可以了,何以要劳动张宪大架,张宪要走了,东都那摊子事怎么办?

总的来说,豆卢革虽然脑子不好使,但还算谦虚,一听果然有道理,这么大的事情,我堂堂宰相应该想到啊,本着不耻下问的精神,他问。

你看怎么办?

让兴唐尹王正言代替张宪来管理租庸事务!

兴唐尹,相当于魏州市长,从级别上属于张宪的下级。而王正言就不多做介绍了,唯一特别的经历是这位市长曾经做过和尚。孔谦可能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毕竟,曾经出过家的人淡泊名利,就算当了租庸使也不会跟自己争班夺权。

孔谦提的建议素来一心为公,有理有据,连郭崇韬都上过当,何况脑子里全是豆浆的豆卢革。

豆卢革对这个建议大加赞赏。然后说声兄弟先坐着,我有事出去一趟。

出门后,豆相拐了一个弯,直奔枢密院。

找到郭崇韬后,豆相将这个合理化建议提了出来。因为豆卢革同志一年都难得提一个有价值的提案,而且又有挽回政治形象的需要,就怀着内疚的心情隐去了原著作人孔谦的名字。

经过豆相的努力,新一任租庸使的位子终于落到了王正言同志的头上。

孔谦的判断基本准确,王正言是个好相处的人,上班之后,要么闭目养神,重新回到当和尚那个状态,要么一开口就露出财务知识的贫乏,屡屡出洋相,搞了几次后,王正言决定还是将事务交给得力的孔谦。

孔谦成功了?当然没有,就像没有扶正的姨太太,尽管老爷夜夜点他的灯,可仍然改变不了卑微的地位。

望着王上司安详的背影,孔谦的内心充满了郁闷,愤怒。

干事的人不得其位,得其位的人不干事,这算什么事!

那个位置应该属于我的!

在后面,孔老兄又做了很多工作,包括给王正言挑点毛病,但同一个招数是没办法忽悠郭崇韬的。

经过数次无果的揭发捡举,顽强的孔谦兄也心灰意冷了。

算了,老子不干了。

孔谦兄真的撂了担子,写了辞职信,准备回去养老。当然,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受了李存勖的严厉批评,警告他不要恃才自傲,老老实实干好二把手的工作。

完了,想进步没门,想退步也不行。孔谦心力俱疲,连想死的劲都没有。但就在这个时候,事情有了转机。

占着茅坑不干活的王正言病了,据说精神恍然,连上班打坐这种基本功都没办法坚持,而孔谦经营已久的伶人关系终于发挥作用,在大唐最红艺人景进的美言之下,李存勖终于任命孔谦为租庸使。

正式成为正局长的孔谦工作更努力了,为了使国家的税收更上层楼,屡创新高,孔谦同志发明了很多办法,比如放高利贷,收过路费,养猪费等等,据记载,这位孔局长不光向百姓下手,对节度使一视同仁,精简节度府的人员配备,在征税时更绕过节度使,直接过滤中间环节,使钱粮做到颗粒入库。

在工作上,孔谦充分体现了一个干吏的本色,但也就吏这个程度而已。

郭崇韬一直在阻止孔谦成为正的租庸使,那是因为他了解这位孔兄弟,这位兄弟无论完成任务多快,征收粮草多充足,却永远是吏的水平。

吏者,办事员也,他们的局限在于只有手段上的创新。而政治家,是思想的创新。比如在增加国家收入上,知道怎么索取并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从业者。

关于孔谦同志还有一个疑问,我们知道但凡这样拼了命收钱的财政局长,多少会有些经济问题,可是翻遍史书,却没有找到半点孔局长黑钱的记录。也就是说,他一不送子女到发达国家去消费,也不买一大堆房产准备千秋万代,甚至连情妇也不多包二个。

我们只能认为孔局长确实是一位清廉的官吏,他的一生最大爱好就是将天下的财产用合法(至少他说是)的手段收到国库里。

他没有挪用,只是尽心尽力将收税工作做到极致,称得上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但请相信,一个满腹热血,一心为公的人办起坏事来,比贪污舞弊的人更容易让一个国家完蛋。

好了,孔谦升职记的故事到此结束了。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