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距离动辄几百公里的反舰导弹,是如何锁定目标的?
▲AGM-158C型反舰导弹
live on:大伊万,能不能麻烦讲解一下,反舰导弹动辄几百公里的射程,是怎样锁定目标舰的?火控雷达直接锁定?通过输入接收到的坐标朝目标发射,末端导弹雷达、红外制导设备自行锁定?还是数据链等其他方式?
大伊万:这位读者提的问题很好,各型号战役、战术反舰导弹的搜索标定与末端制导也一直是反舰导弹研发领域的一个重点。简单来说,反舰导弹的搜索与制导大概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直接制导,二是间接制导,三是智能化自主制导。
在直接制导阶段,反舰导弹武器系统的搜索和制导与绝大多数制导武器区别不大。首先由本舰雷达搜索敌舰,搜索并标定目标后由射击指挥系统解算射击诸元,并将射击诸元向反舰导弹弹体实施装定,确定导弹处于攻击包线的情况下后发射反舰导弹,并使用无线电等模式实施中段修正,待进入飞行末段后反舰导弹打开弹上的主动雷达捕捉目标,尔后引导导弹飞向并摧毁目标。这种制导方式属于“常规操作”,但局限性较大,主要是因为海上地球曲率的影响,本舰的制导雷达是难以搜索到超视距范围内的目标的,即使有诸如366这样的超视距雷达,其对海平面以下的目标搜索、标定能力也是比较有限的,反舰导弹在只依托本舰雷达引导时,攻击范围是相当有限的,这也是为什么第一代战役战术反舰导弹攻击距离普遍只有三、五十公里的主要因素。
而到了间接制导阶段,反舰导弹的制导方式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不仅仅依赖本舰的对海攻击雷达搜索与制导、而是通过其它前出的海基、空基乃至天基搜索平台的态势感知数据,对反舰导弹实施引导了。比如苏军P-35这种战役反舰导弹,它就可以接受飞在空中的苏联图-95PЦ型目标指示/中继引导机的目标数据,图-95PЦ可以通过自身携带的MPCЦ-1型目标指示雷达对对方舰群进行搜索,尔后通过与反舰导弹载舰、载艇建立通讯联系引导P-35实施超视距攻击。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苏军的反舰导弹除了可以接受空基目标指引平台的引导,又进一步引入了天基对海监视、侦察平台的引导体制,比如苏军的P-500“玄武岩”战役反舰导弹,除了可以使用本舰引导模式、空基图-95PЦ使用MPCЦ-1雷达实施引导,还另外加入了天基的“MKP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神话”系统引导,使用天基雷达或电子侦察卫星侦察到的数据、配合空基与海基态势感知单元实际探测到的数据,引导导弹实施距离极远的攻击。
而在进入本世纪后,反舰导弹的目标搜索、引导攻击在既有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革新,也可以被称作是“间接制导”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导弹中-末端不再需要载机或中继平台介入、实施中继修正,导弹末制导雷达的开机条件、导弹的攻击包线也大大宽松,可以有更大的发射窗口。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军的AGM-158C型反舰导弹,在使用自主威胁判定攻击模式的情况下,该型导弹可以在得到较为粗略的目标指示、目标标定的情况下发射,且可以不需要指引平台实施中继指示和目标修正,自主避让飞行威胁、判定目标性质、实施自动攻击,事实上做到反舰导弹的“半智能化”。这是当前反舰导弹发展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趋势。
而以中国海军反舰导弹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我们已经做到了第二点,也就是在其它态势感知系统的引导下,引导反舰导弹实施超视距攻击。但反舰导弹本身能否做到智能化突防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