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3日 8.1°C-15.4°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2021-07-09 来源: 36氪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民说iHuman”(ID:xinminshuo),作者:欢欢,36氪经授权发布。

《致命女人》第二季渐入高潮,向来温顺的家庭主妇Alma手起刀落,一道道佳肴在她手下诞生,一桩桩误杀/谋杀也随之徐徐展开。《致命女人》之所以够“爽”够好看,正是因为女性复杂的欲念难得地在镜头前尽数呈现,不论是Alma、Rita还是Dee,都有各自隐秘的欲望,在厨房、花园、餐厅、舞台等不同场域展露或隐藏自我的不同面向。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1

图/《致命女人》第二季

当我们开始追问“Why Women Kill?”时,曾经被奉为圭臬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也在得到更深层次的反思和批判,抛开传统规训的压制,那么,女性为什么还要“下厨房”?

《饮食男女》《花椒之味》的女儿和母亲们希望在厨房里留驻亲人间的脉脉温情;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2

图/《饮食男女》

《喜欢你》《浓情巧克力》的少女们由跳动的味蕾打开浪漫爱情的大门;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3

图/《美味情缘》

《朱莉与朱莉娅》《小森林》的女性们因烹饪重新认识自我,重建与他人、与世界的连接;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4

图/《朱莉与朱莉娅》

到了《致命女人》《秘密访客》,做饭的主妇们则有了更“暗黑”的一面,她们举起菜刀考量的不仅仅是如何处理案板上的肉片,更在思考如何应对、如何改变家庭或社会不平等的现状;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5

图/《致命女人》第一季

而著名作家、编剧虹影在《当世界变成辣椒》一书中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于她而言,下厨房不是服务他人的任务,也并非不得已而为之的负累,而是满足自我欲望的场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6

图/《当世界变成辣椒》书影

01

#不只为果腹:

用食味留存情感记忆

在传统性别分工中,做饭被视为家庭主妇不可脱逃的义务,以满足家庭的基本生存和社交需求。随着性别观念的逐渐开放和进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得以走出厨房,迈向更大的世界。

既然“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为什么女性还会留恋厨房的油烟味?

经典电影《饮食男女》和《花椒之味》中,女儿们走进厨房钻研料理,渴盼在油锅中找到父亲独一无二的味道,她们惦念的不只是厨艺的传承,更是以美食为线索寻回馨暖的亲情回忆。

事实上,美食的确常常与复杂的人类情感——亲情、爱情、友情——联系在一起,那些或甜蜜或酸楚或火辣或苦涩的食味,让许多女性得以对照自我的生命体验,借此化开不同程度的心结,满足不同生活阶段的情感饥渴。

虹影亦是如此,正如她所陈述的:“天生饥饿,后天更饥饿,对食物的爱,对人的爱,即便我是一副铁石心肠,也会在那一刹那变得柔软。”正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饥饿感,令虹影始终保有对美食的爱与激情。

在一篇篇生动的随笔中,虹影不仅细致地还原食物滋味、分享烹饪心得,更以厨房为记忆的起点串联起自己不同阶段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想念母亲在饭食中倾注的深沉爱意,怀念过去年夜饭的热闹氛围,思念火辣味道里的故乡风景人情……

厨房里翻炒出的,除了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一段段珍贵的生命记忆。因此,厨房也成为虹影向女儿传递爱的地方,她培养女儿从小吃辣,“希望她的美食记忆,从辣开始,渐渐认识这个庞大的世界”。

曾执导《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著名导演陈晓卿评价道:“严格说,食物不仅带来温饱和美味,也能给我们带来时间的记忆。虹影透过平凡的食物,讲家庭、讲亲人、讲成长,也描摹了那个曾经的时代。”

对于不再把下厨视为义务劳动的女性而言,做饭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寄托着千万种婉转的、热烈的、温馨的、火辣的情思,精心烹调出的食味则承载着珍贵的情感记忆。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7

图/虹影家的厨房,收录于《当世界变成辣椒》

02

#不只是家务:

烹饪是确证自我的一种方式

长久以来,做饭都被视为家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被烙上繁重、艰辛、机械等充满负面情绪的标签,甚至还有些苦大仇深的意味。

如果下厨意味着吃苦耐劳,为什么依然有许多女性乐于在厨房里忙碌?

《朱莉与朱莉娅》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电影中,两个女性的生活因为一本食谱被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职场受挫的朱莉在烹饪中重新确认自我的价值,而事业有成的朱莉娅则像打磨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一般在厨房间“翩翩起舞”。

对朱莉和朱莉娅而言,做饭超越了家务劳动的范畴,成为确证自我存在的一种重要方式。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8

图/《朱莉与朱莉娅》

和朱莉、朱莉娅一样,虹影对美食充满热爱和探索欲,得心应手地处理食材,乐于尝试新鲜的菜谱,享受在厨房里的烟火气息。

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常常轻视家务劳动尤其是做饭带给女性的成就感,将厨房里的劳作视为机械化的体力劳动。其实,和知识一样,做饭也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小时候,虹影的家庭并不宽裕,嘴馋的孩子们只能利用有限的食材种类反复“排列组合”,绞尽脑汁“发明”新鲜的味道,生理上的饥饿催促着虹影不断精进厨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胡萝卜和萝卜该不该一起煮汤?做泡菜有何秘诀?怎样的醋算作好醋?她不断摸索、试错,逐渐掌握不同食材的肌理和特性,创造出自己的烹饪方法。每认识一样新食材、每掌握一种新的烹饪方法、每研制出一道新菜式,都能令她欢欣鼓舞一整天。

在《当世界变成辣椒》中,虹影藉由轻快的文字重新确证了做饭这件小事儿的价值:她将厨房间的忙碌身影视为曼妙的生命之舞,如雕琢一个艺术品一样完成每一桌餐食,不仅要放飞想象力“开发”新菜式,还要细心掌握好火候、计算好调度时间。

做一桌好菜,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智慧和创造力。对做饭的女性而言,厨房和职场一样,都是自我满足与自我实现的舞台。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9

奶酪西红柿,收录于《当世界变成辣椒》

03

#不止于味蕾:

以美食为窗,与世界建立联系

流连于美食的女性,往往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在《致命女人》中看到丰盛的宴会,一心想打入上流阶层的Alma以及其他各怀心思的女人们纷纷端出拿手菜式,以此作为探索外部世界的敲门砖。

在Alma们的眼中,美食最珍贵的价值不在于步骤清晰、配比严谨、可供复制的菜谱,而在于味道里潜藏的社交意涵和文化景观,在于与他人、与世界建立更广泛、更深入的联系。

这一点,在《当世界变成辣椒》一书中也有别样的体现,作者虹影将其通过美食探索世界的奇妙旅程记录下来。

每到一个新的国度或新的城市,虹影总要深入街头巷尾,寻找最正宗、最地道的当地美食,从伦敦的罗宋汤、巴塞罗那的煮鸭到京都旅馆白如珍珠的米饭,她挖掘其间看似不起眼但蕴藏丰富内涵的风味和文化特征。

例如,虹影推翻了英国人“做饭少一根筋”的刻板成见,根据自己的美食经验,她发现,英国厨师尤为擅长烤牛肉、烤羊肉,不论是火候还是做法,都是最地道、最正宗的,而这正是英国人简约但不失精致的文化风貌的一种体现。

从长江边独属于家乡的味道到滋味各异的欧亚美食,虹影藉由美食勾连起世界地图,评点各色食物的妙处,带领读者们感受伦敦、巴黎、马德里、布拉格、慕尼黑、威尼斯、斯德哥尔摩、奈良、首尔、新德里截然不同的烟火气息。

虽然她热衷于品尝各地美食,但依然不时为自己及友人做上一桌香辣的蜀地盛宴。旅行时,她会随身携带辣椒,与异乡人分享辣椒之味;后来,她虽然不再随身携带辣椒外出,却会在当地购置一盆挂着小辣椒的小盆景,以便随时可以采撷香辣滋味,烹调故乡的味道。

正如著名出版人沈昌文所言:“虹影以冷静的视角展现了中国美食与西方美食的优秀融合,超越了文化偏见,并从中汲取文化融合的精神。”虹影以辣椒为线串联起寻味之旅,穿插比照中西料理手法,通过一道道美食看见、理解更大的世界。

对于女性而言,美食是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她们以料理为桥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10

日式早饭,收录于《当世界变成辣椒》

烹饪美食究竟是社会性别分工强加给女性的义务还是实现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舞台,或许是每一个女性需要思考的问题。

虹影说:“我一向吃得健康,重质量、有快感。之所以用‘快感’而不用‘幸福’、‘快乐’,是想强调与食物相遇那一瞬间的感觉:随心所欲,独一无二。”

希望每一个下厨的女性,都可以在厨房中随心所欲地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11

图/电影《朱莉与朱莉娅》

36氪领读 | 致味女人:Why Women Cook? - 12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作者:虹影 著书名:《当世界变成辣椒(修订版)》

作者简介

虹影,重庆人,著名作家、编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月光武士》等,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出版。娄烨导演电影《兰心大剧院》改编自其小说《上海之死》。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