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1日 14.7°C-18.7°C
澳元 : 人民币=4.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模拟研究揭示了终结恐龙时代的撞击物的来源线索

2021-07-29 来源: cnBeta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模拟研究揭示了终结恐龙时代的撞击物的来源线索 - 1

(图自:SwRI / Don Davis)

据信大约 6600 万年前发生的这次“天地大冲撞”,消灭了地球上曾经的生物霸主恐龙、以及许多其它生命形式。

而 SwRI 的最新模拟结果,已将罪魁祸首指向了主小行星带(Main Asteroid Belt)的外半部分。而在此前的研究中,学界认为该地区几乎不会造成威胁。

SwRI 研究人员指出,从该地区向地球“投掷”大号小行星的几率,至少是以往认为的 10 倍。而且这些天体的组成,与我们所知的灭绝恐龙的撞击物相匹配。

包括 David Nesvorný、William Bottke 和 Simone Marchi 三位博士在内的研究团队,将小行星演化的计算模型与对已知小行星的观察相结合,以研究所谓“希克苏鲁伯事件”的频率。

模拟研究揭示了终结恐龙时代的撞击物的来源线索 - 2

研究配图

学界普遍认为,大约 6600 万年前,一个预估 6 英里宽的物体,撞上当前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土地,并形成了超过 90 英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这次大规模爆炸事件引发了一次生物的大灭绝,并结束了恐龙的统治。然而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希望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然而每次解密都引出了更多的问题。

最让人不解的有两点,首先,撞击物到底是哪来的?其次,过去地球上发生此类撞击事件的频率如何?

为追根溯源,此前已有地质学家检查过在陆地和钻芯内发现的 6600 万年前的岩石样本。结果表明,撞击物类似于碳质球粒陨石,算是太阳系中相当原始的一批材料。

奇怪的是,尽管碳质球粒陨石在接近地球的数英里宽的天体中很常见,但迄今尚未有一个能以任何合理的概率接近产生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所需的大小。

研究一作 Nesvorný 表示:“为此,我们决定探寻导致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天体的兄弟姐妹们的潜在藏身之处”。

模拟研究揭示了终结恐龙时代的撞击物的来源线索 - 3

(来自:Science Direct)

研究合著者之一的 Bottke 补充道:为解释它们的缺席,此前已有几个研究团队模拟了太阳系内大号小行星或海星的分裂,以及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的冲击波。

尽管这些模型具有许多有趣的特性,但没有一个能够与我们对小行星和彗星的了解相匹配,意味我们仍然忽视掉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最终 SwRI 团队使用了计算机模拟方案,来追溯撞击物是如何从主小行星带逃离的。而这个介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天体聚集区,依然充满了许多未解之谜。

亿万年来,热力使这些物体飘入动态的‘逃生舱口’。那里的行星引力,可将它们推入接近地球的轨道。

在 NASA Pleaides 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研究团队追踪了 13 万颗模拟小行星,然后参考这种缓慢、稳定的方式进行了数亿年的演化。

而后研究人员将目光聚焦到了小行星带的外半部分,结果发现 —— 尽管这部分离太阳最远,但 6 英里宽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几率,竟高达以往计算的 10 倍。

总体而言,该团队发现这里的“合格”小行星,平均每隔 2.5 亿年会撞击地球一次。

这样的时间尺度、以及近半撞击来自碳质球粒陨石的事实,也从侧面解释了 6600 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的可能性。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