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9.8°C-13.1°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2021-09-0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是都在为蜀国的发展而谋算着,但终其一生,前半生“初出茅庐”便为刘备巧献良计,对蜀国建立而言也是功勋卓著,但后半生却迎来了逆转,五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甚至最后将自己性命也搭了进去。

未能成就最终大业,造成这一不理想结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有不利的地势,人才缺失,国力差距,军队实力悬殊等。

但究其根本,人才缺失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逆的,更是难以挽回的,尤其是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战役中,不仅惨败,更是在此战役中损失了十一员大将这11位大将在蜀军内皆是肱股之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 1

这一难以挽救的损失对蜀军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也为最终北伐的败局奠定了基调。

诸葛亮聪明一世,为何执着于北伐始终不放手呢?

刘备惨败夷陵后,蜀汉综合实力锐减,不久之后刘备在白帝城逝世,托孤于诸葛亮。

而后诸葛亮便为北伐开始了谋划布局,先是采用马谡之计七擒孟获,平定了南方之乱,为北伐免去了后顾之忧。

在后呈《出师表》于刘禅,陈述利弊,说服刘禅进而得到北伐召令。此后,诸葛亮也开始了北伐的正式布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 2

只是为何诸葛亮始终揪着北伐之事不放呢?原因有三。

完成刘备遗愿,报答知遇之恩

诸葛亮的一生与刘备可谓是相互成就,《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记载:“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诸葛亮于刘备之间如鱼得水的关系也是鉴于两人而后互相信任,相互成就的缘由。刘备不忍诸葛亮这一旷世奇才被没落,归隐于山林。

三顾茅庐以求诸葛亮出世,诸葛亮被刘备的诚心所打动决定出山,此后他也确实做到了为刘备成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 3

刘备在“统一中原”大业时中道崩殂,满心遗憾,自是不甘。诸葛亮深知这一点,便在刘备逝世后着心于此统一大业,光复汉室的谋划。

曹魏不破,蜀汉必亡

曹魏与蜀汉两国间的关系可以说一直处于“水火不相容”的对立状态,都是双方彼此间前行的阻碍。

曹魏势力在曹操广纳贤才,制定新的律令发展农业经济,严明治军后也是得到了极大的强盛。

蜀国对于曹魏的三分天下的统一一直是不可忽视的绊脚石,即便诸葛亮不主动出击,曹魏早晚还是会挥师攻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 4

在兵力悬殊下,蜀军必败无疑,与其被迫应战不如主动出击,借此还能掌握更多话语权,因而北伐也是权衡利弊下的无奈之举

北伐中原,拯救蜀国涣散之态

蜀汉境内资源短缺,且军心涣散,刘备离世前夕,连续的战败已让蜀国国力锐减,难以喘息。

此时“益州疲弊”之态亦是到了极致,为保蜀国境内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蜀汉与东吴成立盟约,暂时互不侵犯以确保东吴有力去应付曹魏征伐战争同时这对蜀国百姓而言也是难得的太平日子。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 5

可在刘备逝世后,此盟约亦是遭到了动摇,为安抚民心,振奋军队,赢得更多的资源以强国,诸葛亮此时的北伐举措也是为蜀国转移矛盾,重振士气的必要之举。

诸葛亮北伐战争首战便以失败告终,更是折伤数名大将。

出兵作战需一气呵成,反复出征只会导致士气衰竭,因而诸葛亮在首战时做足了准备,可即便如此,终不敌敌军强势兵力,因马谡失街亭后而惨败而不得不退回汉中。第一次北伐战争也由此宣告了失败。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 6

在此次战争中,蜀军损失惨重;《后出师表》中写道:“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这次北伐带来的11员大将的损失也直接导致了后期北伐战争中蜀军无大将的局面,也真的是伤亡惨重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他输得有多惨?看看死的11名大将都是谁 - 7

小结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际,接连损失了赵云等11位大将,这一极其惨重的损失对蜀军来讲无疑是致命的,这对后来蜀国的灭亡也是有着深远联系的。

即便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诸葛亮,也不能挽救最终蜀国的败局,也是不免让人为此唏嘘啧叹!

参考文献:《三国志》《出师表》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