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2日 14.0°C-16.5°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2021-09-1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 1

文:安静的风(读史专栏作者)

120年前的狗年,1898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下午三点半,此时天空灰暗,秋风瑟瑟,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弟、杨锐、康广仁在北京菜市口被斩首示众,这就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

然而,多年来一直被后人敬仰和传颂的“戊戌六君子”真的都是支持变法的吗?当然不是。

应该说,这里面有俩个人是反对变法的,甚至是极力阻止戊戌变法的,但他们为什么会被清政府捕获杀头呢?只能说他俩命运不济。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 2

谭嗣同

1865一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父亲是湖北巡抚谭继洵。

在谭嗣同参与维新变法时,其父曾三次写信令其退出,以免牵连家族,但谭嗣同三次回信拒绝了父亲的要求,执意不肯,在六君子中,最有名的是谭嗣同,本来他是有机会逃走的,但他情愿留下来,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唤醒顽固的统治者和麻木的国人。

谭嗣同是第二个被杀的,当他的人头落地的时候,围观的人群发出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无数的烂菜叶和臭鸡蛋砸向他的人头,人们嘴里高喊着叛逆国贼的口号。

谭嗣同的死,高兴的不仅仅是清政府的统治者,还有那些依然麻木依然顽固依然唤不醒的国人。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句诗至今读来还会让人热血沸腾,豪气冲天。

谭嗣同死时三十四岁。

可以说,在六个人当中,谭嗣同是唯一一个甘愿为变法牺牲的人。

他的尸体由浏阳会馆的管理员刘凤池收殓。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 3

杨深秀

1849一1898年,字漪邨,本名毓秀,十二岁考中秀才,二十一岁中举人,后中进士,精通中西数学,如果不是因为变法而死,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数学家。

1897年,杨深秀被授山东道监察御史,他与康有为过往甚密,俩人经常在一起讨论时局,并组织保国会,积极参与变法。

变法失败后被捕,他在狱中写下:“络线到头终不悔,未知难复请长缨”的豪迈诗句。

杨深秀死后,他的尸体由其长子收殓。

杨深秀是第四个被杀,当他看到谭嗣同死后,人群爆发出的欢呼声,不禁泪流两行,心碎的紧闭双目,由于脖子被绳索勒住难以发声,他大摇其头。

杨深秀就义时五十岁,是六个人中年龄最大的。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 4

康广仁

1867一1898年,广东南海人,康有为胞弟,曾在澳门创办《知新报》。在办《知新报》时,也曾鼓吹维新变法,但当康有为真的变法了,他却极力的劝阻。他认为,慈禧手中大权在握,皇帝手里连个大头兵都没有,光用嘴皮子变法是没用的,注定要失败。

应该说,他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康有为当然不会听他的。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跑的时候来不及通知他,他被清政府收捕。

慈禧恨透了康有为,兄账弟还,拿康广仁还康有为的债,康广仁大呼冤枉,向慈禧申诉表忠心,大骂康有为害了他,但慈禧却不为所动,把他第一个推上了断头台。

康广仁死后暴尸两日,后为广仁善堂为之收殓,葬于荒野。

康广仁死时三十二岁,

他是冤死的。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 5

林旭

1875一1898年,福建侯官人,1893年中举,尤善诗词。林旭很仰慕康有为,拜康有为为师,在和康有为的接触中,深受其影响,抱着一腔热血去救国的理想考与了变法运动。

当时林旭被光绪赏四品卿衔,在军机处章京行走,在变法前夕,把光绪帝的秘诏带给康有为,商量着用什么办法把光绪帝拯救出来,使其变法能大功告成。

办法还没商量出来,慈禧的手就伸过来了。

被捕后,林旭情绪很稳定,他深知必有一死,所以表现得非常冷静。

由于林旭是封疆大吏沈保祯的孙女婿,受到多方照顾,允许穿官服受刑,林旭是第三个被杀。

死后其尸体由其叔父进京收殓。

死时二十四岁,是六人中年龄最小的。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 6

杨锐

1857一1898年,字叔峤,举人出身,四川绵竹人,出身于书香门弟。

杨锐本无意参与变法,他是张之洞安插在朝廷的卧底,也是张之洞的亲信心腹,说白了就是给张之洞传递一些京城中的一些消息,以便张之洞随时调整自己对朝廷的态度和策略。

经张之洞授意,才极不情愿的被卷入其中,当他发现变法不可能成功时,便及时抽身,可惜他还是被捕了。

被捕时他大呼冤枉,我当差才五日,怎么会参与变法,我还没有上过一道奏折,没给皇上出过一个主意,我是忠心的。

杨锐临死时曾哀叹:我糊里糊涂的死,真是死不暝目啊。

杨锐是第五个被杀的,

死时四十二岁。

他和康有仁一样,死的极不情愿。

戊戌六君子,第一个被杀的却最不甘愿受死! - 7

刘光弟

1859一1895年,福建武平人,六个人中他是家中最贫困的,少时勤学苦读,光绪九年进士,被授于刑部候补主事。

刘光弟为人正直忠厚,与谭嗣同交好,曾与谭嗣同一起批驳过朝中一些人对康有为的打压,被捕时神色自如不卑不亢,受刑时打死都不脆,也是一条铮铮铁骨的好汉。

刘光弟是最后被杀的,死时四十岁。

杨锐和刘光弟的尸体是由李徵庸和御史乔树楠代为收殓。

从1898年6月21日开始,到9月21日止,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至此结朿。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