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13.2°C-16.3°C
澳元 : 人民币=4.8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2021-09-23 来源: 新浪科技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本文要介绍的物种十分适合玩梗。但是我不想玩,因为最适合它的梗莫过于沙之守鹤,而火影里我最讨厌我爱罗。

其实不需要梗,荒漠金鼹的外形就可以虏获一堆人的心。从上方看,它圆滚滚的身材看不见四肢,在沙地上穿梭滚动像一滴水银。可爱无比。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1

荒漠金鼹(上手抓野生动物是不好的行为,请不要模仿) | Animal Camera / youtube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2

在沙漠里跑动的小绒球|PlanetEarth:Deserts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3

在沙中游泳

金鼹科一共有21种,都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们曾认为它们是鼹鼠的亲戚,分子研究显示它们属于非洲兽总目,与大象和海牛有亲缘关系。

格氏荒漠金鼹(Eremitalpa granti)是荒漠金鼹属唯一的一种,也是金鼹科最小的一种(至多35克)。荒漠金鼹有两个亚种,E。 granti granti生活在南非的小纳马夸兰(Little Namqualand)和西南开普省,E。 granti namibensis生活在纳米比亚沙漠。E。 granti granti有时像鼹鼠一样在泥土中打洞,而E。 granti namibensis所生活的介质,是一切挖洞的哺乳动物里最奇特的:它在沙中游泳。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4

身材圆润的开普金鼹(Chrysochloris asiatica),Cornelis van Noorde绘制 | Wiki media Commons

荒漠金鼹在沙漠表层中活动,用强有力的前肢拨沙,头和肩不时向上抬起,支撑上方堆积的沙。和在土里挖洞的动物不同,荒漠金鼹不会挖出隧道,也没有永久的巢穴,它一往无前地挖过去,隧道在身后就坍塌了,这种行动方式被称为沙中游泳(sand swimming)。善挖掘的动物力气很大,贝特曼(J。 A。 Bateman)在实验室里观察金鼹(具体种类未知,但不是荒漠金鼹),曾用9公斤的重物压在笼子上,居然被这个小家伙推动了。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5

金鼹挖掘的痕迹|PlanetEarth:Deserts

荒漠金鼹的整个身体都高度适应地下生活。它的毛发横截面扁平,毛鳞片细小平滑,密密地交叠起来,使身体表面更加光滑,减少毛发磨损断裂,以及在沙中穿行的阻力。这造成了一个意外的结果。光穿过毛鳞片时,会产生薄膜干涉,让荒漠金鼹的毛发呈现虹彩般的闪光。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6

图a,开普金鼹;图b,具有虹彩反光的毛发;图c,没有虹彩反光的毛发 | Holly K Snyder et al。 / Biology Letters (2012)

荒漠金鼹的鼻子前方有一块又硬又厚的皮,保护鼻孔,同时也作为顶开沙子的“钻头”。鼻孔里有阻挡的结构,耳孔由毛发遮盖,都是为了防止灌沙。前肢缺少第五个手指,第一、二、三个手指格外粗大,长着巨大的爪子。金鼹的头骨是圆锥形的,与鼹鼠扁平的头骨不同。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7

从沙子里冒出来的荒漠金鼹|AMP/youtube

地下的缺氧环境、挖掘的能量消耗、匮乏食物资源共同作用,荒漠金鼹被自然选择塑造成了节能模式。它的代谢率是同体型预期代谢率的22%,食量相对其体型也很小。这造成的一个结果是,荒漠金鼹的体温调节能力很差,体温随着周围沙子的温度而变动,能从19℃到38℃。暴晒下纳米比亚沙漠的表层温度可达50℃,但只要钻下去10厘米,沙子温度就会显著下降,所以荒漠金鼹白天躲在沙子下面,避免中暑而亡。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3

奇特的顺风耳

荒漠金鼹夜晚觅食,主要的食物是一种学名Psammotermes allocerus的白蚁,也吃其他的昆虫、蜥蜴。纳米比亚沙漠是生物资源最匮乏的环境之一,一望无际的沙海里零星分布着一些长了草的小丘,白蚁在上面聚集,寻找食物的路途漫长,而(正如你已经看见的)荒漠金鼹是瞎子。荒漠金鼹的眼睛极小,被皮肤覆盖,视神经已经退化。而且根据实验者的观察,它对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不敏感。又瞎又“聋”的荒漠金鼹所依赖的,是一种特殊的声音。

哺乳动物的耳朵里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用来传导鼓膜所接收的声音。一般来说,听小骨是全部骨头里最小的,但荒漠金鼹的锤骨奇大,重量可达60毫克(人类的锤骨只有28毫克)。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9

人的听小骨|Anatomist90/Wiki mediaCommons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10

不同种类金鼹的锤骨,从右边数第二个是荒漠金鼹,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是巨森林金鼹(Chrysospalax villosus),有些金鼹有扩大的锤骨而有些没有,其中的关系至今尚未完全明白 | Robert J。 Asher et al。 / 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10)

哺乳动物主要感知空气中传播的声音,但固体中传播的声波,会通过头盖骨到达听小骨,称为惯性骨传导(inertial bone conduction)。在传导声音时,听小骨构成一个转动的杠杆结构,一般说来,动物的锤骨重心,不会太偏离这个杠杆旋转围绕的轴,否则就会因为惯性骨传导,听到很多不需要的杂音。但荒漠金鼹的超级锤骨,重心远远偏离了旋转轴,这样它刻意加大了惯性骨传导。另外,巨大的锤骨惯性大,能够在传导震动时保持静止。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11

捕食白蚁的荒漠金鼹|AMP/youtube

觅食的荒漠金鼹时不时会把脑袋扎进沙子,用颅骨接收沙中的低频振动,传递给听小骨。可能是因为风吹草动,小丘和沙地发出的声音,振幅和频率都不一样,如同声音的灯塔,引导最古怪也是最可爱的穴居动物登门。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12

日历娘の推荐

金鼹所在的非洲兽总目,不仅有大象、海牛这些大家伙,也有一些最为奇特的小动物。仿佛一只鼩鼱( qú jīng)长出了大象般的鼻子,象鼩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缝合怪”。

看!沙漠里有个滑溜溜的“无线鼠标” - 13

黑象鼩,体型较大的一类象鼩,体长能达到28厘米,体重能达到700克。图片:Joey Makalintal/Wiki media Commons

关注下方公众号,向物种日历回复关键词[象鼩],了解象鼩夫妻为何从一而终,却又形同陌路?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