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2.9°C-16.0°C
澳元 : 人民币=4.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2021-09-30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861年,清朝人口约有4亿,美国人口刚过3千万。清朝经济总量世界第一,美国在世界上还排不到前几位。但是这一年后,清朝一直处于战乱中,地盘也在缩减,人口小幅萎缩。美国的人口则持续壮大,一直到今天3亿多人。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1

1861年,是美国走向强大的一年,清朝也在这一年遭受重创,一步步滑向深渊。

这一年的美国发生了什么?当然是改写美国历史的南北大战,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决战。

虽然成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其实是两股道跑的两趟车。北方的车跑的是资本工业之路,南方的车跑的是蓄奴农业之路。北方的工业化进程迅速,到南北战争爆发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美国北方已基本完了工业化。而在南方,实行的依然是黑暗的奴隶制度。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2

美国刚建国时,地盘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沿岸,也就是北美十三州。随着美国不断向西部的内陆扩张,包括1803年购买由法国控制的路易斯安那,1845年并入的得克萨斯,1848年夺取的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等。

无论是工业化的北方,还是蓄奴的南方,都希望在西部新获得的土地实行自己的制度。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地要爆发。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3

北方实行工业化道路,工厂基本都是高密度模式,需要大量工人,所以人口增加速度非常快。而南方虽有近四百万奴隶,但种植园经济无法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仅靠奴隶的自我繁衍,无法满足奴隶主攫取财富的需求。

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成为美国总统,他立志于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林肯是站在北方立场的,南方奴隶主们自然不能接受,南方各州开始退出美国。1861年,南方各州联合成立了美利坚联盟国,十几天后,林肯正式出任美国(北方)总统。4月12日,南北战争正式爆发。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4

这场关乎美国国运的战争打了四年,具体的过程咱们就不细述了。虽然北方付出伤亡36万人的惨重代价(南方伤亡26万人),但最终的胜利者是北方。奴隶制的废除,让北方实行的工业化道路在全美迅速发展,这是美国近代以来成为工业化强国的重要原因。

美国北方在南北战争中的胜利,让美国走向阳关大道,而同一个时期的大清帝国,则在历史的独木小桥上来回晃荡,最终落入深渊。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5

1850年,道光帝驾崩,咸丰帝继位。他面临着南方如狂飙一般的太平天国,外部又要面对英法俄列强的压迫。1860年,英法联军已攻入京师,俄罗斯在北方吞食地盘的野心一刻也没消停,当年攻陷了海参崴。

咸丰帝20岁继位,到了1861年他也不过30岁,却成了重病号。因为英法进军京师,咸丰帝只好逃向现在河北承德的热河避暑山庄,让人称鬼子六的恭亲王奕訢留在京师给他当背锅侠,负责和英法谈判,实际上是出卖利益。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6

咸丰帝在热河“避暑”时,沉迷酒色,不亲国政。大臣肃顺和奕訢等人不和,想把皇帝留在热河,以便自己经营势力。到了当年8月,咸丰帝病情加重,随后就定了著名的顾命八大臣名单,以肃顺为首。肃顺当首辅,直接宣告了奕訢和权欲极大的慈禧在权力上的死刑,他们岂甘受人宰割?尤其是慈禧,在逃亡路上,被肃顺各种羞辱,对肃顺恨之入骨。

咸丰驾崩后,大阿哥载淳即位,就是穆宗同治帝,当时年号还是祺祥。作为同治帝生母的慈禧,想以太后垂帘的名义控制朝政,这自然引发肃顺一派的强烈反对。因为热河不是慈禧的势力范围,只好暂时向肃顺低头。慈禧知道她要想逆风翻盘,必须联合奕訢。奕訢是皇叔,不想爱新觉罗家的蛋糕被一帮外姓吃掉,和慈禧就有了联盟的基础。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7

奕訢在热河和慈安、慈禧在密室进行策划,在京师成功发动了事变,除掉肃顺等八大臣。为首的肃顺被杀于菜市口,其他几位或被自赐或被贬。慈禧成功上位,虽然当时的慈禧还没有像光绪时那般权势喧天,但已经开始她统治大清四十多年的权力之路。有人评论说:同治时的慈禧只是贪权,对历史的危害还不算太大,因为还有慈安等人的牵制。到了光绪时,慈禧已无对手,她对朝廷已经严密控制。也有评论说肃顺为人干练,视野开阔,如果他能除掉慈禧,清朝的历史就不会是末年那个彻底崩溃的烂局。

1861年,是中国与美国历史的拐点吗? - 8

1861年,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影响了美国及世界。同时,我国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同样影响了世界。只不过,美国所经历的是阳光,昏昏沉沉的大清王朝,一步步滑向深渊,盖上了棺材板儿。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