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女人换和平?枪杆子下的和平才是真正的和平
汉元帝是史学界公认的无能庸君,然而在他当政的几十年里,汉朝的外患却与日俱减,匈奴极少进犯边境,双方和谐共处了六十年,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当然,这里面有着匈奴内乱的因素,但这绝不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在这六十年中,两起事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们分别是“昭君出塞”及“郅支城之战”。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外手段:
一个是用女人换取双边关系,让出塞的公主给敌酋吹枕边风;
另一种是用枪杆子硬碰硬。
说起来,这两起事件发生的事件相近,说是“前后脚”也不为过。从这以后,汉匈两国出现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和谐期。
那么,这段来之不易的和谐,究竟归功于什么?
有人说美女王昭君当立首功,还有人说打赢战争的陈汤居功至伟。外交与战争,究竟哪一种才是最有效的对外政策呢?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还得翻开中国对外战争史。
遍历史籍,我们会发现不论是汉朝还是宋朝,只要涉及到向外国送女人送金钱送土地,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军事上输人一筹,打不赢。唐朝之所以从不向外邦割地赔款送女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军事遥遥领先,打得赢。
由此可见,面对尚未开化的外邦,中原王朝能否打得赢是和平的先决条件,至于送金钱送美女只是在能打赢战争这一基础上的次生因素。为什么汉匈战争早期总是汉人落败?很多史学爱好者都觉得游牧民族天生战斗力强,农耕民族不是其对手。然而在西汉以前,汉族与胡人之间的战争丝毫不落下风,“胡服骑射”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过秦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说的就是大将蒙恬给予胡人的威慑力。秦始皇功在千秋,修建了绵延万里的防御线——长城,将外虏隔绝在关外。蒙恬驻守长城十几年,匈奴闻其名而丧胆,不敢越雷池半步。可以说,蒙恬的威慑力,就像虎啸山林一样,端的是威猛无匹。
在蒙恬之后,有哪位汉族将军继承了蒙恬之威呢?
打赢了“郅支城之战”的陈汤算一个。从他的口中,说出了那句令所有中华儿女都振奋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元帝登基后,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开始对祖宗的基业进行“守成”。面对屡次进犯的匈奴,朝廷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给予“口头警告”,平心而论这种口头警告与示弱基本可以划等号。汉朝的态度并没有让匈奴有一丝一毫的收敛,反而使其变本加厉愈发膨胀。从这以后,匈奴三番两次进犯边疆,将边界线当成了自家大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打赢了“郅支城之战”的陈汤是何许人也?
他并非抗击匈奴的主帅,只是一个镇守西域的副将。陈汤的手下只有一支战力平平的护卫队。不过,当陈汤听说郅支单于率军进犯西域时,果断下达了阻击的命令。为了抢占先机,陈汤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假传圣旨,率领一众士兵孤军深入,与匈奴军队玩命,一直打到郅支单于的老巢,一战成名。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在奏章之中,陈汤将自己发动战争的动机及此战的影响阐明,还巧妙地拍了汉灵帝一个马屁。时至今日,很少有朋友知道这份奏章,但奏章中的那句“虽远必诛”却广为流传,成为“汉魂”的标志语。
陈汤用实际行动来警告外虏,汉朝是天朝上国,只要外敌敢冒犯那便是有来无回。陈汤告诉我们,只有军事上的强大,才能换来长远的和平。送出美女、金钱,割让土地,也许会换来一时间的苟安,但留下的却是无休无止的屈辱。
由此可见,昭君出塞令汉忍辱,其实对汉匈和平的意义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反倒是名不见经传的陈汤,他通过直捣黄龙的“斩首行动”,换来了长达六十年的汉匈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