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0日 17.4°C-20.6°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2021-11-01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清朝史学家赵翼曾对南朝陈武帝陈霸先有过这样评价“虽偏安江左,固亦有帝王之量哉”!

陈武帝的经历挺励志的,出身寒微,数年而有天下。不过,相对大一统王朝,名气可能不如刘邦,朱元璋来得响亮。在南朝四位开国之主中,从知名当时到君临天下,算他速度最快。

这也是他后来被人挫骨扬灰的一个原因,他太想快速地实现霸业,而冤杀一位大将,也是他的一位好友—王僧辩,后来王僧辩的儿子为父报仇,狠狠地修理了陈霸先的尸骨。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1

在南朝,寒族、士族阶层壁垒很高,想通过努力实现阶层跨越,真的困难重重。陈霸先虽说寒族出身,但他少有大志,长于谋略,好读兵书,善用武艺,处事果断明快,当时就收获很多粉丝。

少年的积累,为他后来的成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早年做过一些当时士大夫瞧不起的低下的吏职,但他的处事才能却渐渐显露。

在梁大同年初,陈霸先结识吴兴太守萧映。萧映很欣赏他的才能,等到他为广州刺史时就推荐陈霸先为西江督护、高要(今广东肇庆)郡守。

大同八年(542),交州豪族李贲因不满交州刺史萧谘的苛刻残暴,率众起事,并袭击广州。陈霸先领三千精兵前来营救,大败叛军。这事引起梁武帝的注意,他也欣赏陈霸先的勇猛果断,直接把他提拔为将军,封新安县子。不久,又担任交州司马、始兴太守,陈霸先开始崭露头角。

梁武帝晚年,引狼入室,收留东魏降将侯景,而侯景就是残忍的一头狼,他发动暴乱,给梁朝及百姓带来深重灾难。而梁武帝被困在宫殿活活饿死。他的子孙众多,却没人来救,都在想着皇位。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2

在这场叛乱里,陈霸先却看到了机遇,他厚结郡中豪杰,打算北上讨伐侯景。并粉碎了侯景想拉拢广州刺史元景仲叛乱的阴谋,之后,陈霸先被派往江陵,受湘东王萧绎节度。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萧绎以陈霸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就在这时候,他认识了王僧辩。

王僧辩与陈霸先一样,也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从政经验,不过他的仕途一帆风顺,父亲王神念当时在北魏为颍川太守。后来投降梁朝,封南城县侯,后来又做过青、冀二州刺史、右卫将军等职,政绩挺好看。

王僧辩随父南投后,就担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之后,随着湘东王职位的调动,先后任湘东王府行参军、中兵参军、府司马等,又为竟陵太守,封为雄信将军。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3

在梁武帝被侯景被困京城时,作为儿子,萧绎当然得救老子,太清二年(548),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统领一万军队赶赴建康。大军还未到,京城已陷于侯景之手,王僧辩只好回到湘东王驻地江陵。

梁武帝被困饿死后,侯景立萧纲为帝。萧纲也不是嫡子,武帝其他儿子表示不服,纷纷集结兵力,借讨伐侯景之名,开始了争夺皇位的斗争。在这其中,王僧辩为萧绎的夺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4

侯景西上时,萧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率杜龛、王琳等迎战侯景。虽说侯景能打,奈何王僧辩善于守城,侯景一点便宜没捞着,而侯景的另一支军队,任约率领的军队也被打败,任约都被擒住了。王僧辩攻克郢州,生擒侯景大将宋子仙、丁和,送至江陵杀死。而后,率部乘胜东下湓城。侯景大将范希荣弃城逃走,萧绎命王僧辩暂留寻阳停留,等待众军会集。此战发生在551年。是侯景由盛转衰、由兴到亡的转折点。

次年二月,王僧辩与陈霸先军队会师,联营东下,强强联手,侯景的末日来到了,建康失陷,侯景弃众出逃,为部下所杀。萧绎也自称为帝。因平侯景之功,陈霸先被元帝授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王僧辩镇守建康。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5

侯景之乱被平定不久,各地叛乱此起彼伏,萧绎又以王僧辩、陈霸先分任东西都督,带军平叛。

萧绎称帝前曾经依靠西魏,称帝后,不再向西魏称臣,结果得罪了西魏权臣宇文泰,他派兵袭击江陵,城破后,梁元帝萧绎被处死。王僧辩和陈霸先在建康以元帝第九子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继承梁朝的朝制。这时候两人还是同心协力辅佐少帝的。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6

元帝死后,西魏、北齐都极力向南扩张。西魏在江陵立萧詧(梁武帝萧衍孙子)为帝,建立后梁,就是个傀儡政权,西魏借此控制了长江中上游地区。北齐也不甘示弱,想在江南立一个同样的傀儡政权。

江陵陷落后,郢州刺史陆法和以郢州投降北齐。齐主高洋就任他为都督,率荆、雍等十州的军力率师南下。

接着,高洋致信王僧辩,说萧方智年幼,梁朝处在多事之秋,应该推立长君,寒山被俘的萧渊明年龄较大,又是梁武帝的亲侄儿,推他做皇帝比较合适。若梁朝拥立萧渊明做皇帝,北齐即可停止进攻江南。

王僧辩思虑再三,见齐军来势凶猛,为了求安定,答应了北齐的条件。于是,北齐派兵一千护送萧渊明过江,即位为帝,改年号为太成,以萧方智为太子,王僧辩被封为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

这也等于北齐在江南也有一个可控制的傀儡政权。

王僧辩屈服北齐引起了陈霸先的反感。陈霸先本与王僧辩关系较好,感情深固,两人分守京口和石头城期间,推心置腹,共同处理朝政。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人产生了分歧。

陈霸先听说王僧辩要迎立萧渊明为帝时,派使者苦苦劝阻,争论不休,使者为此往返几趟,可王僧辩执意不听。

陈霸先私下叹息,对手下人说:“武帝的子孙很多,只有元帝能平定侯景之乱,为祖宗报仇雪耻。他的儿子有什么罪,突然就废掉!我和王公共同处于先帝托孤的重臣地位,而王公现在一下子改变主意,对外依附北齐,不按次序立天子,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于是秘密准备武器,准备起事。

正好此时有人来报,说北齐军队大调动,已经到达寿阳,将要南犯。王僧辩派江旰通知陈霸先,让他有所戒备。陈霸先借这个机会将江旰扣留在京口,举兵袭击王僧辩。

一天之后,各军抵达石头城时,王僧辩正在处理军政事务,听说遭人袭击,便与儿子王頠一起冲出,跑到南门楼上,向进逼过来的陈霸先辩解。陈扬言要放火烧毁南门楼,王氏父子才下楼就擒。

当天夜里,陈霸先就令人把这父子二人绞杀了。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7

当年十月,陈霸先逼迫萧渊明退位,拥立萧方智登基,改年号绍泰,是为梁敬帝。敬帝以陈霸先为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州二州刺史,总揽朝中一切军政。

王僧辩被杀后,吴兴太守杜龛(王僧辩女婿)、吴郡太守王僧智(王僧辩之弟)及义兴太守韦载据城反叛,陈霸先起兵讨伐。在三个月时间里,陈霸先逐次削平了杜龛、王僧智的叛乱,补充了兵力,北齐的傀儡政权没了,极为不甘,也讨伐陈霸先。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8

陈霸先不愧是大将军,毫不畏惧北齐的十万军队,十万齐军被打得七零八落,逃到江北者不过二三万,自萧轨以下的四十六员齐将全部被俘斩首。

两次抗齐的巨大军功,使陈霸先威望升高。绍泰二年(556),敬帝任命陈霸先为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封长城公。次年九月,又提升为相国,封陈公,加九锡。十月,进爵为王。同月,陈霸先逼敬帝禅位,称帝,改国号为陈,年号永定,是为陈武帝。

可惜陈霸先在位三年不到,就病死了,葬于万安陵(今江苏江宁)。

后来,王僧辩的儿子王颁在隋朝灭掉陈后,把他的陵墓掘开,将其尸体焚烧成灰,和水饮之,以此为父报仇。

站在旁观者角度看,王僧辩父子俩被杀确实有点冤。

王僧辩迎立萧渊明为帝,立萧方智为太子,在当时形势下,这一决策不能说是王僧辩投降北齐,也是权宜之计,有可取之处。

西魏是北齐和梁朝的劲敌,西魏和北齐一直在交战不休,又乘梁骨肉相残之机,以不光明的手段,夺取了梁朝长江中上游之地,成为北齐、梁的共同敌人。北齐、梁联合起来对付西魏,应该是势之所趋,时之所需。王僧辩接受了北齐的条件,显然含有联合北齐对付西魏的意义。

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被挫骨扬灰,两位名将的恩怨如何解? - 9

萧渊明称帝后,齐主高洋把陷在北齐境内的梁民遣还于梁朝。此时如果北齐、梁联盟真正建立,对西魏的威胁是很大的,至少梁朝在三方的对峙中能获得些许安定。可惜,陈霸先未明其中奥妙,或许是夺位心切,擅杀了王僧辩,把这一进程给打断了。

你们觉得陈霸先杀王僧辨是何企图呢?欢迎交流。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