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13日 16.9°C-20.4°C
澳元 : 人民币=4.77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大漠珍珠”敦煌:数万文物清廷无人要,洋人花百两银子全带走

2021-11-1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谈中国历史,佛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之后,迅速获得了社会上层的关注,随后在中国传播1000多年。唐代之后,佛、道、儒三教合流,共同组成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季羡林先生曾说:“中国人的思维浸润着古印度哲学,尤其是佛教哲学。”

中国佛教发展最快的时代是南北朝,这段时间的华夏战火不休,佛教成为人们逃避现实苦难的避难所。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到后来的魏、周、齐、隋无不大修寺庙佛窟,著名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全部诞生于这一时期。

“大漠珍珠”敦煌:数万文物清廷无人要,洋人花百两银子全带走 - 1

在四大石窟里,位于甘肃西北部的敦煌莫高窟历史最为悠久,艺术价值也最高。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壮烈天王苻坚时期,距今1600多年,开窟造像的历史从前秦延续到元代。

敦煌地区地处中华文明的边界,地处大漠,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在这种环境里,是什么人最先开凿了佛窟?敦煌莫高窟内的艺术品有多精美?清末中国内忧外患,莫高窟又遭遇了什么样的浩劫?

一、敦煌的前世今生

敦煌,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的《史记》之中,该地是“大月氏”人居住的地方。虽然后人解释敦煌二字的敦为“大”,煌为“盛”,但是根据学者研究,“敦煌”二字并不是汉语,而是古代中亚游牧民族的语言音译过来的。“敦煌”有“杜火罗”,“吐火罗”等意思。

敦煌在西汉以前属于大月氏,后来匈奴崛起于草原,赶走了大月氏,这个地方成为匈奴人牧马之地。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带骑兵于河西大败匈奴,占领祁连山一带,敦煌才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汉代以后,敦煌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西域的胡人来华贸易时都在这里稍作停留,使得敦煌成为汉地西北的一大都会。东汉至魏晋时期,中原混战,远处西北的河西地区反而太平无事,有很多中原的大族迁徙至此。这些人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和文化,跟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让敦煌成为杂糅中西的文化熔炉。

“大漠珍珠”敦煌:数万文物清廷无人要,洋人花百两银子全带走 - 2

二、从东汉到隋唐,莫高窟繁盛一时

也正是在魏晋时期,佛教在中亚和东亚大放异彩。

佛教是从印度北上,然后由西域向东传入中国的,从东汉到魏晋,西域大大小小的国家已经全是佛国,形成从印度北部到中亚的佛教文化圈。

西域僧侣向东进入汉地传播佛教,汉地的和尚也出关去西域学佛,这时敦煌成为佛教交流的中心。前秦建元二年,一个叫乐尊的和尚来到敦煌的三危山,一天傍晚,他在河谷里打坐的时候看见山壁上金光闪耀,有万千佛像显现。乐尊觉得这是佛祖的启示,既然这片山崖上有佛祖显像,应该是个修行的宝地。

乐尊在莫高窟山崖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并供上佛像,整日在其中打坐修行。乐尊开窟之后,南来北往的僧人纷纷效仿他在崖壁上修建石窟修行,于是在南北朝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当地人称“千佛洞”,也叫“莫高窟”。

“莫高窟”三个字原来是“漠高窟”,意为沙漠里的石窟。后来“漠”改为“莫”,“莫高”二字有最高、至高的意思,表达了佛教徒对这片圣地的尊崇。

南北朝时期中国对于佛教的尊崇到达了顶峰,王公贵族几乎全是佛教徒,历代皇帝登基必然造像修庙,“崇佛”俨然成为国家的一项政策。在佛教徒心目中,修塔、修庙、造像、开窟都是非常重要的功绩,福报不亚于布施和诵经,能为自己和后代积攒福报。

在河西地区,无论是汉族官员还是少数民族的贵族,都争相在莫高窟开凿石窟,用来做家族佛堂,或者供养僧侣。

“大漠珍珠”敦煌:数万文物清廷无人要,洋人花百两银子全带走 - 3

这种大规模的造像一直延续到唐代,唐朝丝绸之路上的僧侣和商人络绎不绝,敦煌莫高窟的造像工程达到了顶峰。在莫高窟现存的石窟里,唐窟有300多个,是其他朝代的几倍。唐代的壁画和雕塑艺术既有东方绘画的风骨,也有西方艺术的灵动,雕塑婀娜多姿,壁画活灵活现,是佛教艺术的巅峰。

莫高窟唐代艺术以“经变图”为代表,这种艺术形式是用绘画来讲述佛经,以及传说中佛和弟子的生平。这些壁画风格在近代备受推崇,著名画家张大千就曾在敦煌临摹壁画,并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学习壁画,并画下了“临摹敦煌组图”流传后世。

此外,唐代壁画中的一些生活画和故事画也是研究古代文化的标本。如莫高窟“唐代五台山地形图”,完好保留了唐代的五台山构造,著名学者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按照图上的唐代格局,找到了中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质建筑——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大漠珍珠”敦煌:数万文物清廷无人要,洋人花百两银子全带走 - 4

三、时代的遗憾:藏经洞

莫高窟的开窟造像运动在宋元时期基本结束,五代至宋元时期石窟100多个,而且大多在原来石窟的基础上改造,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元代以后,因为西域国家的彻底灭亡,陆上丝绸之路中断,敦煌和河西地区和越来越凋敝。到了明朝,这里成为和蒙古战争的前线,敦煌受到严重的破坏,几乎成为纯粹的军镇。

清朝中后期,中国在海上面临着列强入寇的压力,对西北边疆的控制力日益下降。这段时间里,西方势力渗透西藏、新疆、蒙古、宁夏、甘肃等地,大量“探险家”从中国掠夺了为数众多的文物。

公元1900年,也就是大清光绪26年,莫高窟第17窟内发现了一个“藏经洞”,藏有各种文献和文物五万多件。这些经文有汉文、藏文、怯卢文、回鹘文等等文字,均是唐代的文物,在全世界都非常珍贵。

当时的莫高窟已经基本荒废,由一个叫做王圆箓的道士看管,这个藏经洞就是他在清扫洞窟时发现的。藏经洞被发现后,王圆箓曾主动联系当地的县令,但是县令对此无动于衷。后来王圆箓甚至骑着驴跑到几百里外的酒泉,请肃州道台出面保护藏经洞,依然没有音信。

无奈的王圆箓给慈禧太后写了信,说明莫高窟藏经洞的数万卷经文的价值,但是这封信也石沉大海。在政府不出面后,王圆箓看管藏经洞长达七年,直到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叩开了他的大门。斯坦因对王圆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用上百两白银买走了部分经卷。

“大漠珍珠”敦煌:数万文物清廷无人要,洋人花百两银子全带走 - 5

回到欧洲后,斯坦因将莫高窟藏经洞古卷进行循环展览,立刻在欧洲引起轰动。

后来俄国人、日本人、法国人接踵而至,买走了藏经洞里保存最好,价值最高的一部分经文。等敦煌经卷的名声传遍世界时,清政府才有所作为,下令将藏经洞剩余的部分运回北京保管,但此时藏经洞价值最高的东西都被卖到了西方。

莫高窟藏经洞精品文物如今都保存在西方博物馆,中国学者要研究,只能去西方博物馆拍照回来。

藏经洞宝物的流失,是中国20世纪考古学灾难之一,近代以来,很多文人把莫高窟被破坏的帽子扣在小小的王圆箓头上,其实这是极为不公平的。根据西方人的记载和敦煌当地的记录,王圆箓在莫高窟一生致力于保护石窟,他将自己化缘得来的钱和香火钱都用于保护石窟,自己生活清贫。

“大漠珍珠”敦煌:数万文物清廷无人要,洋人花百两银子全带走 - 6

他唯一的错误是将经卷卖给西方人,但在当年,他主动联络各级政府,并在无人响应后看管经卷7年,其精神已经极为可贵。当时很多文人和县官还来索要经卷私人收藏,都被王圆箓拒绝。

最后,在得到西方人妥善保管的承诺后,王圆箓低价卖掉经卷,所得收入还是用于修缮莫高窟。按照斯坦因的回忆:“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厘。”莫高窟藏经洞文物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哀,换任何人来,可能做得不比王圆箓更好。

文/商学野参考资料:1、《功过难评王圆箓——敦煌藏经洞文物流散背景剖析》,樊光春2、《张大千敦煌画稿与敦煌壁画的比较研究》,刘颖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