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7日 15.9°C-19.6°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2021-12-16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955年10月1日,物理学家钱学森乘坐的游轮抵达了中国,这条回家的轮船已经迟到了5年。早在1950年,钱学森一家就准备回国,结果在登船的码头被美国FBI拦下,钱学森被污“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先被关进了监狱,后来又和家人一起遭到软禁。直到1955年,中国政府在国际斡旋之下,用11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换回了钱学森。

今天看来,用11个啥也不干光吃干饭的俘虏,来换一个大科学家,咱们这笔买卖做得不亏。

其实在整个冷战时期,围绕在东西方世界间的“人质交换”行动数不胜数,敌对国家打完仗之后会交换战俘,尤其是俘虏的飞行员,更是人质交换的重要筹码。就算在和平时期,人质交换活动也很火热,比如苏联抓获的CIA间谍,美国抓获的克格勃特工,还有美苏双方在战乱地区的线人或者代言人,一旦落入敌手都会留着用来交换。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1

美苏争霸最激烈的70年代,美苏甚至为对方的“政治犯”开出筹码,完美体现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1976年的“科尔巴兰交换事件”就是一场政治犯交换,这桩买卖据说是“美苏双赢”,苏联老百姓还流传着一句话:“用一个流氓换来科尔巴兰同志,这是世上最好的买卖!”

苏联人民嘴里的流氓和同志分别是谁呢?美苏这次人质交换是怎么进行的?这真的是一桩“双赢”的买卖吗?

一、布可夫斯基:流氓文人+精神病人

作为自由世界“灯塔”的美国,历来喜欢其他国家的异见人士,凡是对政府有怨言的,都可以当做“苗子”培养,如果此人有政党背景或者在艺术方面有名气,那更会成为美国的朋友。70年代的苏联就有一个叫弗拉基米尔.布可夫斯基的人,完美符合美国的标准。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2

布可夫斯基出生于1942年,他家境优渥,父亲是苏联的著名记者,属于苏联官方的笔杆子之一。他出生时正值卫国战争,不得不跟着父母逃离东欧去亚洲生活,战后才重回莫斯科。小布可夫斯基受父亲影响,一直对写作情有独钟,小学就开始往报社和杂志投稿。

到了高中时期,叛逆的布可夫斯基和几个同学从事地下文学创作,简单地说就是写一写“禁书”。这些书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的不满或者打打色情擦边球。布可夫斯基的事业起步没多久就被学校发现,17岁的他直接被高中开除,后来只好读夜校拿到了高中文凭。

1960年,布可夫斯基考上了莫斯科大学生物学专业,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好好读书,出来之后做个医生。结果布可夫斯基仍然丢不下笔杆子,在大学里,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继续出版秘密杂志,上面都是对苏联体制的针砭,以及对学生群体的煽动。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3

他的言论迅速引起苏联政府的关注,在大学里待了一年之后,1961年,布可夫斯基被莫斯科大学开除,成为无业游民。在当时的苏联,“无业”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状态,社会主义国家讲究人人劳动,人人奉献,布可夫斯基没有一技之长,也不愿意干体力活,整天在家写反动文章,渐渐臭名远扬。

当时的苏联,人们管这种人叫“流氓文人”。

1963年,布可夫斯基被苏联当局逮捕,罪名是“蛊惑无辜的人民群众反对党和苏联政府”,这种意识形态级别的罪名是当时的重罪。不过精神科医生检查布可夫斯基患有慢性精神分裂,于是他没有坐牢,而是去列宁格勒精神病院治疗了两年。

在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布可夫斯基在精神病院进进出出,前后坐牢和在精神病院治疗12年,他每次治疗后出来依然我行我素,苏联政府也没办法。1971年,布可夫斯基把一封曝光苏联政府用精神病院关押政治犯的信秘密送到了西方,引起了欧洲的关注,布可夫斯基这位“流氓文人”顿时成为西方人眼里反抗暴政的英雄。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4

二、冷战奇异景观:流氓和领袖同一价位

苏联政府无计可施,后来直接把布可夫斯基丢到监狱里,但没人能想到,美国后来会为他开出很高的筹码。

1973年,震惊世界的智利政变爆发,美国支持的军阀皮诺切特带着军队颠覆了政府,把总统阿连德赶下了台。阿连德总统不肯屈服,他手握AK47在国会跟叛军激战,最后战死沙场。阿连德政府被推翻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个社会主义者,一个马克思主义的领袖,想在智利打造社会主义国家,美国绝不会容忍。

智利政变之后,国内的社会主义人士被军政府关进了集中营,智利共产党领袖科尔巴兰同志被关在道森岛集中营受尽折磨。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5

科尔巴兰也不是一般人,他在南美名声赫赫,是老牌共产主义战士,更是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的好朋友。在科尔巴兰被捕之后,苏联一直在想方设法营救他,但是都未奏效。苏联想要科尔巴兰是为了挽救拉美革命局势,此人在南美很有威望,如果他被捕后苏联无动于衷,会打击南美社会主义革命者的信心。

苏联派出外交人员多次跟美国接触,想让美国操作军政府释放科尔巴兰,但是美国人也不会白送一个人情给苏联,美国人提出要“交换”。

苏联政府马上查看了现在国内有头有脸的政治犯,没几个是在西方有名气的,就在这时,传奇“精神病人”布可夫斯基崭露了头角,此人在苏联国内臭名昭著,但是在西方却名望很高,北约诸国好几次询问此人的情况,对其很是重视。

于是在1976年12月,苏联领袖勃列日涅夫决定用“流氓”布可夫斯基交换智利共产党领袖科尔巴兰,美国听到消息后表示同意。美苏双方决定在瑞士的苏黎世交换犯人,不附带任何条件,也不对外公开。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6

1976年12月18日一大早,布可夫斯基被一群军人从睡梦里叫醒,他吓得屁滚尿流,以为自己要被秘密处决了。布可夫斯基被换上一身新衣服,在“阿尔法”特种部队的押送下前往机场,机场里的飞机直接飞往苏黎世。

到达苏黎世之后,苏联人发现这里记者已经人山人海,原来美国把拯救苏联政治犯的消息发了出去,整个西方都在关注这次交换。

科尔巴兰和布可夫斯基的交换行动进行得很快,第二天科尔巴兰就飞到了苏联,先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停留,然后在12月20日到达克里姆林宫。勃列日涅夫亲切接见了科尔巴兰,他把这次交换称为“一次伟大的营救”,鼓吹了苏联对世界革命同志的关心。

布可夫斯基也坐着飞机飞往了美国,他也受到了美国总统卡特的接见,一下成为美国的名人。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7

三、“双赢”背后的超低收益

科尔巴兰和布可夫斯基的这次交换家喻户晓,在东西方都被称为一次成功的交换,美苏从政府到民间都觉得很赚钱,但其实这次交换带来的真实收益很低。

先看看流氓文人布可夫斯基,他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到了西方之后大家发现他言过其实,本人的才学和见识有限,跟以前那些诺奖文人有天壤之别,并不是美国人想象中的反政府领袖。到了美国之后的布可夫斯基迅速“泯然众人”,最后只能写一下夸张的自传,曝光苏联的黑幕,在美国各地演讲卖书挣钱。

80年代苏联在巴尔戈乔夫的带领下走向解体,布可夫斯基的名气也越来越小,后来他旅居英国成为一个“人权观察家”。

流氓换领袖,冷战史上成功的人质交换事件,苏联与美国是否双赢? - 8

科尔巴兰的后半生也比较平淡,在智利政变之后,苏联自己都知道南美洲的社会主义事业很难成功。科尔巴兰在苏联生活了6年,最后在1983年回到智利。科尔巴兰晚年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也以著书立说为主,成为智利著名的作家。

美苏双方都没有直接从这交换的两人身上得到太多的利益,但是因为流氓文人和共产党领袖之间的对比差异太大,苏联人民的“划算买卖”之说才流传了下来。

文/商学野参考资料:1、《苏联长期盛行将异政见人士送进精神病院》,余一中2、《美国干涉智利阿连德政府的原因分析》,贺喜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