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4日 8.5°C-11.5°C
澳元 : 人民币=4.7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2021-12-1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陵邑的设置

陵邑的设置始于秦,为西汉王朝所承袭,一般来说汉代帝陵都会设置,史书记载,西汉的陵邑有七座,分别为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和宣帝的杜陵。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1

《太平寰宇记》卷26咸阳条:“初,汉徙关东豪族以奉陵邑,长陵、茂陵各万户,其余五陵各五百户,皆属太常,不隶于郡。

但实际上,设陵邑并非皇帝的专属,西汉某些未与先帝合葬的皇帝的母亲,以及死时并未以帝陵的礼仪入葬的皇帝父母也设有陵邑。所以实际存在的陵邑达十一座。

具体情况如下。

万年邑:这是西汉设置的首个陵邑。《汉书·高帝纪》载:“十年(前193),秋七月癸卯,太上皇崩,葬万年。”

长陵邑:高帝时设。《汉书·地理志》载:“长陵,高帝置,户五万五十七,口十七万九千四百六十九。后王莽改名为长平。

安陵邑:惠帝时设。《太平寰宇记》卷26《关西道二·咸阳》载:“安陵故邑,周之程邑,汉为县,惠帝置。

南陵邑:文帝母薄太后陵邑,《汉书·地理志》载:“南陵,文帝七年(前173)置。”

霸陵邑:文帝时设。《汉书·地理志》载:“霸陵,故芷阳,文帝更名。”《水经注疏》载:“会贞按:《史记·将相名臣表》:孝文九年(前171),以芷阳乡为霸陵。”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2

阳陵邑:景帝时设。《汉书·景帝纪》载:(前元)五年(前152)春正月,作阳陵。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

茂陵邑:武帝时设。建元二年(前139),“春二月,初置茂陵邑。建元三年春,“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

云陵邑:汉昭帝为母钩弋夫人设。武帝时“有过见谴,以忧死,因葬云阳”,后元二年(前87年)秋七月,昭帝初即位,“追尊赵钩弋为皇太后,发卒二万人起云陵"。

平陵邑:昭帝时设。《三辅黄图·陵墓》载:“昭帝平陵,在长安西北七十里,去茂陵十里。“

杜陵邑:宣帝时设。元康元年(前65年),“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徒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皆百万者杜陵。"

奉明邑:宣帝为生父史皇孙设。立于元康元年(前65),“夏五月,立皇考庙。

以上为西汉所设的十一处陵邑。

2、陵邑哪些人都可以住?

经历了秦末动乱和楚汉之争,汉初百业凋敝,内有六国贵族反叛,北有匈奴伺机而动。恢复经济,实现社会稳定,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更为迫切。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3

娄敬向刘邦建言:

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夕可以至。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与。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安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徒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杰名家,且实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

刘邦接受娄敬建议,高帝九年(前198)十一月,“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并给予“与利田宅”*的优惠措施。

西汉设陵邑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奉祀陵庙,而是蕴藏着重要的政治目的。

《汉书·地理志》载:“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皆富人及豪桀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

因此,汉代出现了一场政府主导下的强制移民。关于移民的构成,《史记·货殖列传》载:“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班固在《两都赋》论述道:“与乎州都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4

但汉初陵邑移民多属于普通劳动者,惠帝安陵的移民为“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而景帝阳陵邑的人员来源主要是“募民”应该其中也没有多少富商大族。

自武帝建茂陵邑开始,对于陵邑徙民才可以有了严格的甄选,也就是班固所谓“三选之民”,即吏二千石以上、郡国豪杰、富皆商人,还包括游侠,如郭解,《汉书·游侠传》载:“及徙豪茂陵也,解贫,不中皆。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上曰:解布衣,权至使将军,此其家不贫!"

大量移民涌入,使得关中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人口密度远高于普通地区。《汉书·地理志》统计,长陵邑人口占左冯翊郡的五分之一,茂陵邑人口占右扶风郡人口的三分之一。

即使在停止大规模移民后,在陵邑居住的人口数也在持续增加。元始二年(公元2年),茂陵人口277277人,多于都城长安的人口246200人。而且,富商豪杰的聚集性效应,使都城长安经济急速得以恢复,出现了以长安和陵邑为主体的特殊商圈,并在全国占到绝对统领性地位。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5

《汉书·货殖传》记载:“关中富商大贾,大氐尽诸田,田墙、田兰。韦家栗氏、安陵杜氏亦巨万。前富者既衰,自元、成讫王莽,京师富人杜陵樊嘉,茂陵挚网,平陵如氏、苴氏,长安丹王君房,豉樊少翁、王孙大卿,为天下高皆。樊嘉五千万,其余皆巨万矣。“

这些富营商人不容小觑的经济实力,也为他们带来了政治上的话语权。茂陵富商焦氏、贾氏听闻昭帝病重,大肆囤积丧葬用品。昭帝去世后,主持修建平陵的大司农田延年,提出“商贾或豫收方上不祥器物,冀其疾用,欲以求利,非民臣所当为。请没入县官”。

触及了焦氏、贾氏的利益,因此富人“出钱求延年罪”。后虽有丞相霍光、御史大夫田广明出面求情但田延年仍被逼自杀谢罪。这充分说明了陵邑富商有着左右朝政的资本。

除了富商大贾,陵邑地区人才辈出,聚集了大批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

班固《两都赋》称:“英俊之域,线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七相五公”均出自于陵邑,即七相: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这些人当中,车千秋出自长陵邑,王嘉、平当、魏相、韦贤出自平陵邑,黄霸出自云陵邑,其余二相及五公均出自杜陵邑。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6

这些被迁徙的精英大都文化水平较高,崇信好礼,促进了陵邑地区文化繁荣,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圈,今文经学开始真正在关中地区生根,作为汉代艺术丰碑的汉赋也得到充分发展。

长陵的施雠,专攻《易经》,拜为五经博士,“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而平陵邑更是京兆地区的文化核心。自汉武帝设五经博士后,仅平陵一地就涌现出八位五经博士,如张山、吴章、平当、朱云、云敞等。陵邑地区文化的发展吸引了一批学者名流主动迁徙。

今文经学家董仲舒、古文经学家孔安国都主动迁徙茂陵。国家的强盛,陵邑地区的富庶与汉赋竭尽铺张、气势宏大的特点相照应。汉赋大家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移居茂陵,众多汉赋大家如杜陵的王商、萧望之、杜参等也居住于此,他们把汉赋创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7

这种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移民到汉元帝时被废止。

一方面出于国家控制力的加强,强干弱枝的目的已经达到。汉武帝时对北方作战的连续胜利,使得西北边疆上的威胁基本消除。各地诸侯王的势力也在推恩令的实行后逐步削弱,巳构不成对中央政府的威胁。

另一方面,当初为了增加吸引力同时安抚迁徙人员,国家往往都给予一定的土地和金钱上的补偿。武帝“赐徙茂陵者户钱二十万,田二顷”,昭帝“徙三辅富人云陵,赐钱,户十万”。但元帝时,虽经历“昭宣中兴”,但政府的经济实力已大不如前,汉宣帝修平陵都不得不动用本属皇室私钱的水衡钱,如此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再拿出钱来奖励移民已不可能。

此外,三番五次的大规模移民,陵邑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多地少的局面使很多人不得不弃农从商。这又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财富的高度集中,形成从上到下追求奢靡之风的社会风气。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8

《汉书·地理志》有:“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为利,豪桀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僧士,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靡,送死过度。”

永光四年(前40年)冬十月,汉元帝废诸陵邑,将其分属三辅,与普通县无异。

诏告天下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

汉代帝陵周围哪些人能住?住的是平民?真相是没社会地位没资格住 - 9

此后的汉代皇帝除汉成帝外都不再修筑陵邑。嘉鸿元年(前20年),汉成帝“以新丰戏乡为昌陵县”,并在第二年夏,“徙郡国豪杰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但昌陵地势低洼,不适合营建帝陵,且修建昌陵造成国库匮乏,百姓怨声载道,成帝不得已在永始元年(前16年)下诏停止修建昌陵,已迁徙的人员“皆占数于长安”。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