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30日 12.2°C-17.4°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2021-12-20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该年鉴显示,我国2020年登记结婚的人数共计814.33万对,相比较2019年减少了113万对。

自2013年结婚人数跌至1346.93对后,7年来我国结婚人数持续走低,2020年更是创下了7年来结婚人数最低的记录。

结婚人数骤减意味出生人口骤减,潜藏危机便是人口老龄化。根据数据分析,我国60岁以上的,也就是老年人口接近2.5亿,65岁以上人口约1.75亿。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 1

按照联合国标准,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14%,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社会状态,那预示着整个社会的活力、生产力、创造能力下降。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人口红利,经济飞速发展,挤入经济强国行列。但若我们失去人口优势,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希望在哪里?

我们该如何填补劳动力的短缺,虽然延迟退休可以缓解一定的问题,但毕竟治标不治本。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大脑活力和年轻人有着质的区别。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员冯文猛说:“我国现有相当大规模的劳动人口,通过提升国民教育水平和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将持续释放人才红利。”

这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转变决定红利的原要素,对应客观环境的变化。

但长远来看,要保持一个社会的活力,人口和人才都不可或缺,培养高精尖人才很重要,但人口数量也不能忽视。

当然结婚率、出生率短时间内也无法提上来,缓解人口危机,需要从源头激活年轻群体婚育的意愿,这点是极为关键的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 3

当下年轻人不愿进入婚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原因,婚育成本太高。

智联招聘曾发布一项研究《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该报告调查采访了大量没有婚姻规划的职场人。

这其中有64.1%的女性明确地表示,“婚姻不是人生必须的事情。”比起枯燥的婚姻,她们更愿意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另外有43.5%的女性不想结婚的原因是,害怕婚姻巨大的开销降低自己个人的生活质量。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 4

经济的拮据使得很多人心有余而力不足,二、三胎政策开放以后,效果甚微便是直接证明。

虽然从人的生命力状态考量,20-30岁间最适合结婚生子,但这个阶段的年轻人恰恰又都处于经济能力薄弱。

结婚和恋爱终究还是不一样,是否结婚意味着是否要小孩,老人,住房等等一切问题。尤其是男性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社会学家张宝义认为,年轻人进入婚姻的欲求降低,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他们主观上不愿意,而是客观上不允许。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 5

以90后为主的新一代适婚人群,不像我们的父辈愿意为了家庭孩子牺牲个人利益,他们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能更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且不容妥协。

所有客观因素面前,他们选择了先完善自己,宁愿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也不要过将就的人生。

对此,我们不该谴责年轻人太自我,任何群体意识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年轻一代并没有在本质上做错什么,希望自己过得更好是人之本性。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 6

接受既定事实,才能找到新出路。管理者应该从根本上改善婚育环境,影响年轻人结婚的因素无非三大项:房子、老人、孩子。

我们需要重新构建教育体系,缓减甚至剔除教育内卷,消除年轻父母在教育上的隐忧,让每个孩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良性的竞争环境。

完善养老保险机构,让每个老人都能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减轻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

完善养老不仅有助于增强年轻人进入婚育的意愿,同时也有助于释放年轻人的生产力,促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生产上。

结婚人数仅814万对,老年人口近2.5亿:缓解人口危机,这点很关键 - 7

至于房屋问题,“无形的大手”是时候介入了,如果任由房地产业膨胀,结局将是经济崩溃。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做了调控,当然效果必定难以迅速展现。

改进社会运转模式并非切菜,想切成什么样就能切成什么样,我们需要时间,等待这些措施发挥它最终的效益。

个人的改变或许简单,但要改变整个群体过程必将缓慢而艰难,关于解决人口危机保持社会发展活力,依旧任重而道远,坚持住,相信曙光就在不远处。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