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3日 14.6°C-15.8°C
澳元 : 人民币=4.76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心理学: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源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2022-02-18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懒惰在生活中是一个贬义词性的词语,我们通常认为越是勤奋的人,越是容易获得成功,因此,我们很难把懒惰与成功、聪明、优秀等词语画上关联。

对于懒惰的人,大多数人也会持有一种排斥的态度,甚至会厌恶他们。因为,懒惰是一个人无法取得成功的最大因素,也是一个人无法承担责任,习惯逃避的具体表现。

在大多数情况下,懒惰的人每天生活的常态就是,好吃懒做,混吃等死,不会主动学习和工作,更不会对社会做出什么贡献。

这类人的懒惰是我们肉眼可见的,平日里就能观察到了外显的懒惰,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懒,是内隐的懒,这种懒与前者完全不同,更合适定义为是减少能量的消耗。

心理学: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源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 1

为什么说越聪明的人越“懒”?既然一个人在生活中能够消耗比别人更少的能量,那么就说明他有更多需要考虑的事情,因此会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尽量地节省下来。

Florida Gulf of Mexico沿岸的科学研究人员,在2016年进行了一项有关于人类“认知需求”的实验。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6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对照比较试验观察。

其中的30名学生属于“好学生”,也就是乐于学习与思考,剩余的30名就是“坏学生”,也就是那些不爱学习,也不爱思考的学生。

实验周期为一周,研究员们给学生带上腕动机装置,观察和测量学生们的活动量。

心理学: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源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 2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将这七天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显示,那些不爱思考的学生,活动量明显高于爱思考的学生,换句话讲,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他们大多会比不爱思考的人更“懒”。

至于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上发表的论文进行了解释,大多数聪明人,更倾向于进行脑力活动,正是因为会把精力集中在思考上,因而也就忽略了体力方面的运动。

那么,更加聪明的大脑是如何导致人们变得越来越“懒”的呢?

心理学: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源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 3

答案就是能量守恒定理,人类的能量不是无穷无尽的,并且是很有限制的,个体的能量总是处于一个相对范围之内,因此,个体在一方面花费的能量越多,那么在其他方面所能够消耗的能量就越小。

实际上,人类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当一个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大脑中数亿的神经元就会开始不间断地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并控制身体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神经细胞,需要大量能量的支援。

通常来讲,大脑神经细胞每天平均需要消耗心脏血糖的75%,以及全身总血糖的25%,当人以血液中的葡萄糖总量降低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人类大脑的工作速度就会降低,思考能力也会随之降低。

心理学: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源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 4

因此,那些聪明人之所以“懒”,运动水平低于普通人,就是因为能量是有限的,思考所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使他们没有多余的能量支撑他们进行体育运动。

进化心理学猜想:“懒”是大脑的自我保护

如上述所言,人类的能量是有限的,这个理论在任何时期都是有效的。

在原始时期,自然界危机重重,大大降低了人类的存活率,再加之物资匮乏,这导致人们不得不尽量地保存自己的能量,降低能量的消耗。

人体内的血糖储存是有限的,而喜欢思考的人会因为脑内风暴而消耗大量能量。

心理学: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源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 5

因此,为了提高乐于思考的人在大自然中的存活率,大脑就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来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减少能量的消耗。

并且,思考所带来的能量消耗在大多数情况下要高于运动消耗,过度用脑会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而人体的能量是不可再生的,只能通过进食等方式进行补充,因此,大部人的脑力劳动者,都会比体力劳动者的寿命更短。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大脑的一切选择和支配身体做出的行为,都是基于让个体能够以更好的方式来适应大自然的生存之道以及社会的生存法则。

心理学:越聪明的人往往越“懒”,源于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 - 6

因此,之所以说越聪明的人越“懒”,是因为各种原因共同导致的,并且这个“懒”与懒惰也是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的,切记不要混淆概念。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