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28日 7.7°C-14.7°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他在年底的最后7天里,选择了自杀:人生实苦,悲喜自渡

2022-02-19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0年12月23日,湖南发生一起自杀事件,自杀者驾驶一辆白色小轿车,在主干道上突然向右变道。

据目击者称出事小轿车连续撞翻两个护栏,护栏都撞碎了,一点都没有犹豫,没有半点拖泥带水,这该是多么绝望呀。

后来经过警方的通报,我们得知驾车自杀的男子31岁,前不久才买下了新房子,却在几天之后就选择了自杀,在自杀之前,他刚刚送妻子去了单位。

在外人看来,他的生活已经步入正轨,有房有车,也娶了老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在这个时候选择自杀呢?毕竟还有7天就要进入新的一年了。

他在年底的最后7天里,选择了自杀:人生实苦,悲喜自渡 - 1

据走访得知,妻子叙述自杀男子在之前并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只是在前不久与公司里的上级发生了矛盾,领导当着众人的面,训斥了丈夫。

事件曝光之后,无数网友为之感到惋惜。

有些人认为,男子并不值得这样做,原本其生活也算圆满,就是这样冲动的决定,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幸福,还让他的家庭充满了悲伤。

确实,生活在社会上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情绪崩溃的时候,来自各方的压力会把我们压垮,太多个夜里我们只能默默流泪,到了白天,又不得不换上一副笑脸迎人,继续生活,继续工作,继续承受着一些压力。

他在年底的最后7天里,选择了自杀:人生实苦,悲喜自渡 - 2

就像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说的那样,被个体压抑在心里的东西,只会逐渐积累,而不会逐渐消失。

如果不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疏导和排解,就只会越积越多,最后,或以另外一种方式爆发出来,或彻底压垮一个人。

在这个令人遗憾的新闻背后,你是否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自杀男子在自杀之前同公司领导发生过矛盾,领导当着公司众人的面训斥了该男子,这不免让人们联想到,是否领导的这个行为刺激到了男子,以至于男子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他在年底的最后7天里,选择了自杀:人生实苦,悲喜自渡 - 3

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过度的压力已经成为了现代职场的一大危害。

对于那些就职于996、007岗位的员工,熬夜加班就是家常便饭,甚至有的公司将加班当成了一种企业文化,称之为“狼性”,近些年来,一些员工因熬夜加班而猝死的事故也变得屡见不鲜了。

这些令人悲伤的事故背后,隐藏的大多是过大的职场压力。

压力的来源有很多种,例如上述提到的领导的当众批评、工作任务过大、自己的能力不及、同事之间的关系甚至是家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无法协调等等,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在年底的最后7天里,选择了自杀:人生实苦,悲喜自渡 - 4

生活在现代这个竞争压力极大的社会当中,这些压力是客观存在且无法忽视的。

实际上,我们很有必要去认真地思考一下,自己此时此刻正在从事的职业,是否合适自己,是否已经远超自己的能力范围,这样的环境自己是否能够融入等等。

如果一份工作既不合适你,你的能力也无法完成,甚至是那样的环境你都无法融入,那么你不妨勇敢一点,放弃眼下这份工作,离开这个给你巨大压力的环境,去寻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获得更加轻松一点。

若是你觉得虽然现在比较有压力大,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那就丝毫不能松懈,努力地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对这份工作的信任感。

他在年底的最后7天里,选择了自杀:人生实苦,悲喜自渡 - 5

如果是在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了问题,那么首先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硬钻牛角尖,其次要积极地和当时对方沟通,把问题说清楚,不要一直压抑自己的情绪。

当你感受到自己正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一定要努力地寻找压力的源头,并积极地释放压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例如,当你无法完成下一项任务的时候,原因来自于内部还是外部,是因为这项任务的确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你自己无法独立完成。

还是说你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你宁愿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等要上交任务成果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来不及,导致无法完成任务。

他在年底的最后7天里,选择了自杀:人生实苦,悲喜自渡 - 6

如果原因主要来自于外部,那你大可不必太过在意,甚至可以选择放弃这个工作,找一份自己能力所及的工作,或是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来适应工作。

但是,如果原因主要来自于内部,那么就需要你自己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找寻自身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