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1日 12.0°C-13.7°C
澳元 : 人民币=4.8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2022-03-0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三国小人物志0077: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霍峻,字仲邈,是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的一员武将。在《三国演义》小说中,他于第六十二回中出场,由蜀中名将孟达,大力举荐到刘备面前,二人一同去镇守北面的军事要地——葭萌关。

(第62回《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达曰:“某保一人与某同去守关,万无一失。”玄德问何人。达曰:“此人曾在荆州刘表部下为中郎将,乃南郡枝江人,姓霍,名峻,字仲邈。”玄德大喜,即时遣孟达、霍峻守葭萌关去了)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

不过,霍峻和孟达二人在葭萌关,却顶不住曹魏张郃大军的进攻。在引军下关与张郃交锋并大败一场过后,霍峻也只好紧急传信成都,向刘备求援……而刘备此番派来的援军,主副将是有名的“白发双煞”——黄忠和严颜两位老将。这不免令霍峻孟达感到十分失望,均觉得主公此番调度安排欠妥……

(第70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却说黄忠、严颜到关上,孟达、霍峻见了,心中亦笑孔明欠调度:“是这般紧要去处,如何只教两个老的来!”)

此后,霍峻这个人物,便在罗贯中笔下完全消失,既没有写到他在战场上有过什么战绩,也没有提到他何时官居何职,又在何时因何故而身故……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

应该说,如果仅仅只看演义小说上的描述,那霍峻完全就是蜀汉阵营中的“边缘角色”。虽然一开始被孟达所赞誉,评价也很高;但实际上却没有太大的本事,也谈不上在战场上立过什么功劳。

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其实,在史书的记载上,霍峻也绝对算得上是蜀汉阵营中,相当有能耐的将军之一。他战场观察力敏锐,而且非常擅长御城守关,是刘备麾下能够独当一面,且很令人放心的人物。更难得的是,他对刘备和蜀汉阵营,可谓是忠心耿耿。后来在他英年早逝的时候,连刘备都忍不住为他而哭泣……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3

是的,我们还是翻开史书上的记载,来好好探寻一下霍峻这个人物。看看他在蜀汉阵营中的重要程度,以及他所谓的“骨灰级”防守能力,到底体现在哪里。

首先,陈寿所著《三国志》中,有霍峻的单独传记,位于《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中。试想能够在整个《三国志-蜀书》正传仅记录的六十多个人物中,能够得到一席之地,也足以说明他在蜀汉的重要性,以及在陈寿笔下的地位。

不过,霍峻的整个传记,只有700来字的篇幅。而且其中大半的笔墨,还是在述说他儿子霍弋的故事……也就是说,真正能落到霍峻本人身上的传记字数,仅有区区300字不到。这似乎也能说明,霍峻在蜀汉阵营中戏份不多,而且去世较早,所以事迹也并不算丰富。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4

那么关于霍峻在《三国志-蜀书》中这段200多字的记载,具体又写到了哪些东西呢?

一开始还是记录了霍峻的名讳和表字,以及出生和籍贯。他是荆州地界南郡枝江人(今(湖北省宜昌市代管县级枝江市),在年少的时候,就加入了兄长霍笃所组织的“乡军”。而且在霍笃去世以后,霍峻还在刘表的命令下,继续率领这支规模不大的军队作战。

(《三国志-蜀书-霍峻传》记载: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众。)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5

这个“乡军”,又是什么样一种性质的军队呢?根据历史资料推断,应该是类似于“地方乡勇团练”的性质。具体就是在乱世贼寇四起的时候,各地郡县百姓为了自保,所自发组织,并得以当地官员支持的一种非正规军事组织。

是的,在东汉末年,受黄巾起义和藩镇割据的影响,天下就几乎没有什么完全太平的地方。很多州郡虽有正规的官军编制,却也无法照顾到领地的各个角落。尤其是一些相对偏远的山区,时刻都处于贼人不断侵扰,官兵救援不及的困境中。

无奈,当地不管是富户豪门,还是普通百姓,为了保障自己和亲族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只能是自发组织起来,人人习武练拳,以抵御来袭的贼人……由此,也诞生了不少出身于“地方团练”的英雄人物(比如说曹操的首席保镖许褚)。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6

当然我们也知道,团练乡军都不是精锐的职业化军队(半农半军),也不可能有太精良的武器(基本上都是农具简陋改装的)。而且在战略和战术上,他们往往都处于被动的守势,所以在面对盗贼和乱军进攻的时候,经常会处于以寡敌众的窘境……

这一切,就要求作为团练乡军的首领,要具备相当的“就地防守能力”,平日里就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在关键位置修建起比较坚固的堡垒。而且要擅于灵活指挥,在严防死守的同时,也要学会适当反扑和回击。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延长防守的时间,等待官军的救援。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7

而霍峻,就是出身于这类团练统领的身份,这自然是为他后来加入蜀汉阵营过后,在战场上的各种表现,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那么,霍峻又是什么时候投奔到刘备麾下的呢?难道如同《三国演义》上所说,是在刘备入蜀作战的时候,由孟达推荐上任的?

当然不是。据《三国志》记载,霍峻率领他的人马投效到刘备麾下,是在荆州牧刘表去世的时候。但是我们根据史料综合分析,以及根据刘备“挖墙脚”的一贯作风,他与刘备相识的时间很可能更早,而且中间还有着诸葛亮的搭桥和穿针引线……

(《三国志-蜀书-霍峻传》记载: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8

我们知道,诸葛亮其实早就处心积虑,想要跟随在刘备这样一位“落魄英主”的身边,以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作用,成就一番大事业。不过,他不敢公然在刘表在世的时候,就与刘备正大光明地待在一起,而是与后者心照不宣地玩了一出“多顾茅庐”的戏,以避开刘表的眼线。

而刘备在与诸葛亮相识,并定下“隆中对”的三分天下大计之后,便处心积虑开始了对荆州的谋取。当然,此时刘表还在世,荆州的几大本土豪门(蔡、张、蒯三家)也风头正盛,肯定是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挖他们的墙脚。于是他们只能将计划转入地下,一切都秘密地进行着……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9

具体做法是怎样呢?一方面,诸葛亮利用自己家族在荆州地界的影响力,帮刘备拉拢荆州本土的各级官员,以及除了蔡、张、蒯三大家族之外的其它二三流家族。另一方面,诸葛亮又将自己的家,作为刘备的秘密联络基地,以“家庭聚会”为名义,让刘备不断认识这些想拉拢的人。

而霍峻所在的霍家,自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和刘备相识,并暗中投效到后者麾下。所以在刘表去世,蔡瑁张允等人主持向曹操投降的时候,霍峻也就带着他的人马,在第一时间站在了刘备那边……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0

之后,由于曹操大军在赤壁的惨败,刘备也趁着曹孙两家激烈拼杀的间隙,利用他之前在荆州7、8年时间的经营基础,迅速占领了南郡等核心城池。而随着蔡、张、蒯三家垮台,荆州原有家族体系被打破。像霍家这类原本的二线家族,从此也走上了荆州政治舞台的中心。

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断,霍峻所在霍家,在刘备占据荆州,且收服民心这件事情上,也同样出了不少的力。和诸葛亮所在的诸葛家,马良马谡所在的马家,廖化所在的廖家一样,他们都成为了刘备在荆州最坚定的拱卫者,可谓是功不可没。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1

之后,根据诸葛亮“隆中对”的计划,下一步就是在坐镇荆州的同时,尽快谋取益州之地,将两州之地联合起来作为根据地,以成就天下之霸业。正好,这时候的益州之主刘璋,由于无法平定内部“西川派”和“东州派”的矛盾,和抵御北方张鲁的南下袭扰,派人来请刘备入蜀帮忙……这无疑是正中刘备下怀,得到了谋取益州的绝佳机会。

不过即便有了如此良机,但刘备想要直接拿下益州,也不是件容易事。刘璋虽然暗弱无能,但好歹父子二人已经在蜀中经营了数十年,根基稳固。而张鲁占据着益州北部的屏障——汉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敌人。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2

不仅如此,曹操自赤壁失败以后,知道暂时啃不动东吴的强大水军,便开始将战略目光投向了西面的凉州和益州等地方……换句话说,刘备在益州所面临的敌人其实很多,除了随时都可能反目成仇的刘璋之外,还有北面的张鲁和曹操。即便是张鲁的实力并不强,但曹操却绝对是刘备现阶段条件下,无论如何也无法正面抗衡的对手……

试问在这种并不算有利的态势下,刘备应该如何实施自己的计划,并想办法占领益州呢?办法自然是游走于各个对手之间,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这样才能给自己创造战略上的斡旋空间,以实现从刘璋手中夺取益州的战略目的。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3

于是,在这样的战略思维指导下,刘备又使起了自己的手段。他打着为刘璋帮忙,平定北方张鲁的旗号,实际上却暗中与张鲁勾搭上,二人定下了“互不侵犯”的协议,并约定在谋取益州过后,双方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

接着,就是刘备以各种无耻的手段(不断找刘璋要钱要粮,泄露张松卧底内奸等),来逼着刘璋先动手翻脸。接着,他就率兵从葭萌关出发进军,目标直指刘璋的老巢——益州首府成都。而被刘备留在葭萌关,负责守卫的人,就正是霍峻。

(《三国志-蜀书-霍峻传》记载:先主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峻守葭萌城。)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4

我们知道,刘备入蜀的人马其实并不多,而且粮草后勤方面,之前也一直靠着刘璋在给他提供补给。所以,当刘备南下进攻刘璋,并带走大部分军队的时候,能留给霍峻守后方的兵马,肯定也非常有限……试想以这么点微不足道的人马,既要守住葭萌关这块唯一的蜀中根据地,又要同时应对张鲁和刘璋的进攻,霍峻身上的压力,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但事实证明,刘备的看人眼光和用人水平,都是非常的准。霍峻在葭萌关的守卫工作,完成得也十分出色。在面对“盟友”张鲁提出的“共同守城”建议时,霍峻就一眼看出了其目的不纯,严辞拒绝了后者。使得张鲁派来的将军杨帛,也只能率军悻悻离去……

(《三国志-蜀书-霍峻传》记载:张鲁遣将杨帛诱峻,求共守城,峻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帛乃退去。)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5

然而,虽然劝退了杨帛的人马,但对于霍峻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因为张鲁毕竟和刘备在名义上还算盟友,并不敢直接撕破脸皮打仗。但是随后要面对刘璋军队的进攻,霍峻就没有任何斡旋余地可言。毕竟,二刘之间已经彻底翻脸,除了在战场上拿兵器说话之外,双方再无调停的可能。

是的,这一战可谓是实力悬殊。刘璋派大将扶禁、向存等人,兵力有上万人,把葭萌围了个水泄不通。而此时霍峻手中,能用的军队不过数百,就算加上在当地临时征召的一些民兵,双方人数也是10:1的悬殊比例。如此实力差距下,就算霍峻的人马再精锐,再意志坚定,似乎也是很难守住城池,保住葭萌这个战略要地……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6

然而,此战的过程和结局,却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只见霍峻面对强敌并不慌乱,反而是镇定自若安定军心,并亲自上阵身先士卒。在他所组织的严密防守下,刘璋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围城进攻了整整一年,却还是啃不动霍峻的防守,反而是消耗了自身的实力和士气。

眼看着敌人已经人困马乏,军心懈怠,霍峻却抓住了机会反击。他精选了麾下的精锐兵士,虽人数不过百,但人人斗志昂扬且视死如归,一次反击便冲得对手溃不成军。就连刘璋所任命的主将向存,也因为猝不及防而被偷袭得手,被霍峻砍去了首级……

(《三国志-蜀书-霍峻传》记载:后璋将扶禁、向存等帅万余人由阆水上,攻围峻,且一年,不能下。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其怠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即斩存首。)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7

经此一战,不但粉碎了刘璋试图攻占葭萌,并切断刘备后路的计划。还有效威慑了原本对葭萌关,也有着觊觎之心的张鲁。试想,在刘备南下攻打雒城不利,被张任所阻的时候,要是再丢了葭萌关这个根据地,很快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到时候不要说是攻下成都拿下益州,就连全军的安危,恐怕也无法保证。

而正因为有了霍峻在葭萌关的严防死守,才使得刘备在蜀中的这块唯一的根据地,能得以保全。不仅如此,他出色的反击表现,将敌方主将斩首,也算是在刘备雒城受阻,且主将(庞统)战死的不利形势下,为己方在战场上扳回一局,振奋了士气。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8

可以说,最后刘备能兵临成都城下,威降刘璋,霍峻在这其中所立下的功劳,是绝对不小的。而他在葭萌关这一年多以来的铁血防守,也赢得了刘备的极大称赞和欣赏。在拿下益州之地,论功封官的时候,霍峻也被任命为梓潼太守、裨将军。负责继续镇守蜀汉的北门,严防北方的张鲁和曹操。

(《三国志-蜀书-霍峻传》记载:先主定蜀,嘉峻之功,乃分广汉为梓潼郡,以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

从当时的地域划分来看,梓潼郡几乎包括了益州北部的所有重要关隘,如葭萌、白水、剑阁、江油、涪城等……在后来刘备兵出汉中,并攻下阳平关之前,梓潼郡这一代,就可谓是益州北门最为重要的防区。而霍峻能够被刘备任命到,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也足以说明他的重要性,以及刘备对他的信任程度。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19

不仅如此,霍峻此时的地位,已经与担任“巴西太守”的张飞基本齐平。二人几乎是一左一右,共同承担起了蜀汉北门的防守责任。而且与年过五旬的张飞相比,此时的霍峻,才年仅37岁,正值年富力壮的年龄。可以想象他之后在蜀汉帝国的前途,是何等可期?

然而,也许是天妒英才,也也许是蜀汉的国运所致……年轻有为的霍峻,在自己任上任职仅三年,便阖然辞世。他的具体死因,史书并无记录。或者是因为感染了疾病;也可能是由于之前在战场上受过伤,旧伤复发而不治?

总之,就是在霍峻前途大好,正准备兢兢业业为蜀汉帝国作出更多的贡献的时候,便被上天匆匆地收去了性命……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0

尽管,站在平均寿命仅4、50年左右的古代视角,霍峻活到40这个岁数,似乎也不是什么太令人惊叹的事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对于军事人才本身就严重匮乏的蜀汉来说,霍峻的早逝,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影响到了蜀汉帝国之后的国运走向……

是的,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如果霍峻不死,刘备的阵营之中,至少能多出一位极度擅长防守的将领。在之后襄樊之战的时候,他若能作为副将,替关羽镇守后方,那么至少不会像糜芳傅士仁一样,直接在吕蒙的偷袭下献城投降。最低程度,霍峻能守住南郡相当一段时间,等待关羽回援,不会令关羽突然间失了后方,导致士卒逃散,败走麦城。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1

而且,霍峻又是荆州人士,是诸葛亮一派的人。到之后兵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时候,他必然也会得到诸葛亮最大程度的重用。可以想象如果在第一次北伐战争中,守卫街亭的人不是纸上谈兵的马谡,而是这位“钻石级防守大师”霍峻。那么蜀军挡住张郃的进攻,并守住街亭这个战略要地,也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到时候诸葛亮能真正实现自己的“凉州战略”,将疆域和国土扩大至西北诸郡,实力人口也都翻倍增长。那么蜀汉帝国离“克复中原,兴复汉室”的遥远梦想,是不是也能够接近一点呢?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2

当然,关于这一切,都只能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之中了。毕竟在三国时代,英年早逝的英才实在太多(周瑜、郭嘉、曹叡等……都是能影响历史的人),我们又如何能指望霍峻多活几年,就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呢?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不是因为早逝,那霍峻肯定会在之后的蜀汉帝国中,有着更多的表现机会。到时候他在史书上的履历,也不会像我们现在看起来那样单薄。至少在成都武侯祠中,后人所立的“文臣武将廊”中,当有他的一席之地,而且排位不会太靠后……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3

写到这里,我们也算是基本上理清了,霍峻这个人物的生平,以及他在蜀汉帝国建立过程中,曾经所作出过的贡献。应该说,相比于小说中里那个被“边缘化”,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二流的霍峻而言,真实历史上的霍峻,其实要牛逼很多。

据史料记载,在霍峻去世以后,刘备给予他的葬礼待遇,是也非常高的。不但亲口赞扬霍峻为“国之佳士”,还亲自率领群臣哀哭凭吊祭祀。之后,刘备还专门在霍峻的墓地上留宿,可谓是给足了后者面子。

(《三国志-蜀书-霍峻传》记载:在官三年年四十卒。还葬成都,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4

要知道,真实历史上的刘备,可不是小说中那个动不动哭鼻子,以示自己“仁义”的懦弱君主。真正有史料记载的,刘备哭过的记录,除了在刘表去世时,这类带有“表演性质”的场合之外,就只有在法正、庞统这两位大贤陨落的时候……

而霍峻,能在刘备眼里得到赏识,并给予和庞统、法正二人都齐平的葬礼待遇,足以说明他在刘备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他为蜀汉帝国所作曾立下过的不灭功勋。

不仅如此,霍峻的后人在蜀汉帝国,也算得上是官运亨通。他的儿子霍弋(yì,不是戈gē),在其去世以后被刘备亲自收养。并在蜀汉建国以后,被任命为“太子舍人”,长伴于王储刘禅身边……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5

而霍弋也真的是不负众望,一方面继承了他父亲的才能和品格,一方面又对蜀汉忠心耿耿。先后担任黄门侍郎、永昌太守等职务,并统管南方政事,为蜀汉安定后方。

最终在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开城投降的时候。官至安南将军的霍弋,原本在南中平叛镇守,也请求带兵协守成都,誓要为蜀汉最后尽忠……只是无奈后主刘禅已经决定弃国,东迁曹魏洛阳。霍弋这才决定放弃抵抗,并命令手下人一齐穿上素服,哀痛号哭,作为对“故国”的最后哀悼。

看起来,“满门忠烈”这个形容词,用在霍峻和他的霍家身上,也是完全不过分的……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6

PS:最后一个疑问,为什么罗贯中要在自己的笔下,将霍峻的事迹遮遮掩掩,将其弱化成二流武将的同时,也将他后人(霍弋)的事迹也基本抹除?

从演义小说的剧情架构分析,这里应该是为了衬托,黄忠和严颜二人的勇猛。为了打造这两位“白发将军”年老不服,且老当益壮的形象。故老罗不惜移花接木,将这一段所有的戏份,都刷到了黄严二人身上。

而霍峻,则跟孟达一起甘当绿叶。作为两个旁观者,共同见证了黄忠和严颜二人,所成就的“老将组合”威名。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7

受此影响,后来所有三国相关的电玩游戏作品的设定里,霍峻的定位也一般都比较平庸。

在国产著名策略类游戏《三国群英传2》中,中期才登场的霍峻,武力被设计为只有77,、智力也仅有65。还好其武将技并不算弱,清兵打将回血一应俱全,在武力智力总和仅142的属性基础上,已经算是做到了极致。

他没有早死就会是刘备麾下重要名将:三国英年早逝的铁血守将霍峻 - 28

至少,人才数量稍显不足的刘备阵营里,霍峻也算是基本能用,并出场率较高的常用武将之一……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