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4日 15.9°C-18.5°C
澳元 : 人民币=4.78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儿科名医对话】周荣易、汪辉: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识别和居家干预

2022-03-30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前言:欢迎收看【儿科名医对话】自闭症日特别节目。在日常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是否接触过或听说过来自星星的孩子?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内心丰富却无法与人沟通,他们听力完好却对外界充耳不闻,他们拥有美丽可爱的外表却行为刻板怪异……他们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就像天上的星星,各自住在自己的星球,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着。这群可爱的孩子就是医学上的自闭症儿童,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在这一特殊节日即将到来之际,健康大河南栏目联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专家团队,共同关注自闭症儿童,关注这群需要被社会关注的群体。为此,我们准备了六期专题栏目,向大家详细介绍自闭症的诊断、治疗,希望社会对疾病多一分了解,对孩子多一份关爱,对自闭症家庭多一份支持。

今天是系列节目的开门第一场,我们荣幸请到了来自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青年学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自闭症诊疗专家周荣易博士,以及主管治疗师,儿童自闭症ABA训练专家汪辉老师,今天两位专家将与我们一起聊一聊自闭症的早期发现及家庭干预。

【儿科名医对话】周荣易、汪辉: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识别和居家干预 - 1

本期要点:

主持人:首先请教一下周教授,请问这个疾病主要有什么表现?我国自闭症患病人群及诊疗情况目前处于一种什么状态?我们从媒体上会听到一些介绍,但总感觉这个病不太多,身边很难发现。

主持人:原来这个病社会上这么多,缺实社会大众对这个病的认识存在不足。请问这个病的危害大吗?咱们今天的主题是早期识别,那么为什么要早期识别,难道这个病的治疗有时间限制吗?

主持人: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抓住治疗的黄金期。那我们在早期识别后的家庭干预中,家长该怎么做呢?

汪:我们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一人独处,对物品的兴趣远大于对人的兴趣,极少有兴趣关注到人类的社交互动行为,从而阻碍了孩子在以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社交技能的发展和学习。早期居家干预是将更偏爱物理世界的孤独症孩子拉回到自然的社交为中心的环境中。这里所说的物理世界,是疾病本身导致孩子的社交环境偏好、兴趣广度受损。在婴幼儿阶段,父母和家庭成员是大多孩子最重要的交流互动对象,是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人,且在居家生活环境中有非常多沟通的自然场景。我们家长要主动积极参与和孩子的互动,哪怕只是玩简单的挠痒痒游戏活动,参与到孩子的游戏、活动之中,而不是坐在孩子旁边保证安全、玩手机。要一起与孩子建立、拓展对活动的共同兴趣、注意力等,把孤独症孩子逐渐拉回孩子日常都应该享受的自然环境社交活动中。有研究表明,早期-婴幼儿期,积极的日常生活环境下的干预,可以逆转孤独症高危儿童的发育偏离,改善孤独症孩子的预后。

主持人:那是不是说家长和孩子玩游戏?

汪:是的,就是和孩子们玩,但孩子的游戏技能也是他们重要的能力之一,游戏是孩子沟通的重要媒介。我们家长能和孩子持续愉快的玩耍下去么?有点难吧?可能玩一会就觉得太累太烦了。因为我们总以承认的思维、角度去判定、参与教导孩子的活动,而非从孩子的角度去介入,孩子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也缺乏主动性。下面我们来讲一下居家社交常规游戏干预的关键点。

快乐原则:要跟随孩子的兴趣和引导,以孩子为中心,家长适时参与进孩子的游戏活动,而不是让他参与承认设计好的活动。家长可以先对孩子感兴趣的活动表现出兴趣,再模仿他的动作或声音,或者用语言描述他正在做的活动并及时提供帮助,让孩子感受到快乐,关注到家长,喜欢和家长一起玩。年龄小或者程度不太好的孩子比较喜欢肢体游戏,比如挠痒痒、举高高、躲猫猫邓,年龄稍大或者程度稍好的孩子更喜欢构建性玩具,比如积木、拼图、彩泥等。一定要以孩子为中心,让他体会到乐趣,并且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游戏能力发展水平及进展。

等待的技巧:保持耐心,适当的等待一下孩子的沟通行为。恰当的把握和利用与孩子游戏活动中的停顿,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的动机,能最大可能的引导出孩子的沟通行为,比如在挠痒痒游戏中,挠过几次痒痒后,在手抬起准备下次挠痒痒时停顿,等待观察孩子是否有眼神交流或伸手继续游戏的要求、意愿,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沟通能力。之后,快乐的游戏又可以开始了,这样应用了自然强化孩子沟通行为的技巧。注意在活动过程中药与孩子面对面,且动作、表情要足够夸张,能够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各位老师的动作、语调、表情都是很丰富的,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注意力。

创造机会:我们的孩子被家长们照顾得太好了,基本上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状态,其实这样抹杀了孩子很多生活自理和交流沟通的机会。孩子们会想,你把我东西都准备好了,那我还看你、找你、给你说话干什么?我自己在这里沉醉于刻板动作什么的多好。孩子一个眼神、动作,我们家长马上就帮助得很到位,根本不用努力,不需要用动作或者语言去找家长帮忙、交流互动。那么我们家长是不是要反思一下呢,适当的放手,孩子才会成长的更快!在居家干预活动中,要提前把环境收拾好,仅留下少量活动相关的物品,把其他玩具、食物等收纳在看不到的地方,干预时还要关闭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减少干扰物,创造简单的活动环境。在社交游戏活动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制造一些困难,来激发孩子的能动性。

以上是居家干预中,家长参与社交游戏活动中的一些建议。

主持人:小游戏也有大技巧啊。那周教授,经您接收的病人,早期诊断很重要,而据您观察社会上诊断偏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周:1.社会了解度

2.传统观念

3.疾病的严重程度

4.父母受教育程度

5.居住地区

主持人:提高认识,早期就医是关键,那么请周教授详细给我们介绍一下早期识别的具体方法吧。

周:1.五不行为

2.儿童社交与沟通行为发育轨迹

3.筛查高危因素

4.关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主持人: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都直接影响孩子的预后。那么好多家长问,自闭症孩子的刻板行为需要干预吗?

汪: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孩子另一大核心症状。玩手、转圈圈、拨转车轮、看霓虹灯…各式各样的刻板行为,让我们家长头疼。那刻板行为都需要干预么?这不能一概而论,主要看我们家长们的观念想法了。孤独症孩子的刻板行为看着和强迫症很像,但其实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孩子的刻板行为是孩子乐在其中的,而强迫症患者的强迫刻板是痛苦的,不能混为一谈,只是有时让我们家长感觉有点痛苦罢了。当我们去理解、包容我们的孩子,允许我们孩子的不完美,接纳他的不足,或许会有另一番天地。并且在我们以往的经验看,很多刻板行为阻断以后,孩子会焦虑、情绪暴躁,过段时间又会有新的刻板行为出现,这或许是孩子在探求另一种缓解焦虑或者打发闲暇时间的方法。所以,为何非要改变孩子的刻板,我们来做改变不也是可以的么?当我们多去陪伴孩子,让他忙起来,共同寻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替代刻板行为了,那我们孩子的刻板行为可能会有改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刻板行为会消失。但刻板思维可能会持续存在。

个人觉得,在居家环境中,刻板行为无非影响他人和自己生活的,和不影响他人和自己生活的。如果刻板行为没有影响到他人或者自己,允许这个刻板存在,只要我们家长耐心、花时间去陪伴孩子,比如喜欢转圈圈、坐电梯等,陪他玩个够。如果我们家长觉得痛苦、没面子,也可以进行干预,这和刻板行为影响到他人、自己一样。但要先找到替代的方法。在早期出现征兆的时候,我们要提前介入,把孩子专注的物品或者活动的玩法丰富起来,让孩子尽早学会容忍变化,以利于在出现不确定性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应对。比如玩汽车轮子,我们可以教孩子汽车更多的玩法,甚至利用汽车进行假象游戏过家家之类的。有些刻板,我们可以引导利用起来,比如帮助孩子塑造程序化的作息和工作,还可以利用某些特殊的兴趣区发展为特长,比如孩子喜欢昆虫或者某些声音,我们可以引导他去了解更多的昆虫和声音,或许,一位昆虫学家或者音乐家就在您的身边。关键还是要看家长对刻板行为的观察分析和引导,而不是一棒子打死。以上是关于刻板行为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对家长的家庭干预带来帮助。

本期嘉宾:

【儿科名医对话】周荣易、汪辉: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识别和居家干预 - 2

周荣易

中共党员,中医儿科学博士,博士后,河南中医药大学仲景青年学者,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儿科医学院学科与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临床擅长儿科常见疑难疾病儿童抽动症、多动症、孤独症、发育性疾病、遗尿、脑损伤等的中医药治疗。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CSCD期刊论文30篇。兼任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及审稿人,《中华中医药杂志》通讯员,《环球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审稿专家,SCI期刊“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IF=5.74”、“Frontiers in Bioscience-Landmark IF=4.01”杂志特聘审稿专家、“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Behavioral Health Forecast”杂志编委及审稿人。所著论文曾荣获岐黄杯第九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研究生优秀论文三等奖、南京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研究成果荣获“江苏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儿科名医对话】周荣易、汪辉:自闭症的早期症状识别和居家干预 - 3

汪辉

医学硕士,主管康复治疗师,主管心理治疗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脑病诊疗康复中心治疗师,曾在南京脑科医院进修儿童心理卫生方向,多次参加美国CPN、中国康复医学会、爱德基金会举办的脑性瘫痪实用康复技术国际培训班。

擅长孤独症谱系障碍、脑瘫、精神发育迟滞、全面发育落后、言语障碍、脑损伤综合征等疾病的综合康复治疗,尤其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行为管理、ABA(DTT)训练方法、感统及家庭康复指导有丰富的经验。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