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03日 6.9°C-11.6°C
澳元 : 人民币=4.81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伤寒论》里的一个经典名方,用于化解湿气,让人“无湿”一身轻

2022-04-27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在中医学里面,认为脾胃的强弱和我们人体的寿夭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不仅是因为脾胃是我们身体的后天之本,同样脾胃也是我们身体气血化生的源头。

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张景岳就说过,这“土气”是万物之源,而我们身体里面的胃气是养生之主,所以懂得健康养生的人,都知道脾胃好身体才好的道理。

古往今来,医家们对脾胃健康的重视一直都是很高的,即便如此,脾胃方面的疾病也依然一直在出现。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还有生活压力的增加,这无形之中给脾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再加上饮食的不合理,熬夜以及酗酒等不良习惯的加持,一层一层的叠加,最终受伤的还是脾胃,导致消化不良、饮食积滞等病症经常出现。

《伤寒论》里的一个经典名方,用于化解湿气,让人“无湿”一身轻 - 1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我们身体里面的水湿需要依靠脾胃。

当脾胃出现虚弱的时候,也就会让水湿的运行出现异常,也就会容易导致水肿病症的出现,出现脸面浮肿或者是下肢水肿等病症。

而且现在很多人喜欢喝冷饮、吃冷食,这样也会很容易造成脾胃的虚弱,这样湿气在身体里面聚集,诱发一系列的症状表现,比如神疲乏力、大便溏稀以及舌体胖大等。

既然这湿气对我们的身体危害较大,那么该如何健脾祛湿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中医里面具有这一效果的药方也不少,不过医圣张仲景的这个千古名方,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颇为强大,而这个千古名方就是五苓散。

五苓散是医圣张仲景收录在《伤寒论》里的经典方剂,也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被历代中医学家所公认。

《伤寒论》里的一个经典名方,用于化解湿气,让人“无湿”一身轻 - 2

五苓散这个药方有着不同寻常的地方,它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张仲景用这个药方主要是治疗“水逆”,以及小便不利等跟湿邪有关的症候。

掌握了这个药方的要领后,可以用于生活中很多病症的预防和改善,让人无湿一身轻。

五苓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

先来看一下这个药方的药物组成,医圣张仲景的这个药方在组成上很简单。

里面含有的中药材一共只有五味药材,分别是“猪苓(去皮)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去皮)半两”。

《伤寒论》里的一个经典名方,用于化解湿气,让人“无湿”一身轻 - 3

按照张仲景所记载的煎服方法是,将这五味中药捣为散,之后用白饮和服。

这其中的“白饮”其实就是米汤,不过如今要是自身的湿气不是很严重,可以直接用水煎服即可。

五苓散的组成很简单,但就是这样简单的药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作用,常常用于蓄水证、痰饮、水湿内停等病症的治疗和改善。

这些病症在症状表现上,都跟水湿有关,比如蓄水证,常见的就是小便不利、烦渴欲饮,甚至入水即吐;

而水湿内停证,常见的就是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呕吐等症状,这个时候,便能使用张仲景的这一妙方来改善。

知道了五苓散的主症,不过这其中的中药材又是如何将病症化解的呢?

五苓散在方剂里面重用泽泻,泽泻这味药材是医家祛除水湿的常用中药,具有利水渗湿的作用。

《伤寒论》里的一个经典名方,用于化解湿气,让人“无湿”一身轻 - 4

同时配伍茯苓和猪苓,加强湿气的祛除,以便于更好的将病症改善。

不过张仲景可能觉得还不够,于是又加入了白术来补气健脾,帮助水湿的运化。

这个方剂里面比较特别的中药就是桂枝,前面的药材都具有祛除水湿的作用。

而桂枝并没有这个作用,这样恰好体现了张仲景的用药精妙,桂枝辛温,归入心经,具有温阳化气的作用。

桂枝作为解表药的代表,但是在五苓散这个药方里面,桂枝具有温阳化气、平冲降逆的作用,不仅能治疗痰饮病症,同时还可以帮助其他的四味药材利水。

《伤寒论》里的一个经典名方,用于化解湿气,让人“无湿”一身轻 - 5

这五味药材合用,相互配伍,表里通治,标本兼顾,让脾胃得以健运,水湿表邪也能够正常的祛除。

当然调理脾胃,帮助身体水湿化解很重要,自身的情绪调控也不能忽视,保持平和舒畅的情志,养成健康的饮食,也有利于脾胃的养护。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