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1日 17.6°C-19.6°C
澳元 : 人民币=4.6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早起空腹吃几粒花生,坚持一个月,这4个好处也许“不请自来”

2022-04-29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因为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其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发生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对于爱喝酒的人来说,花生米是一道绝佳的下酒菜,不仅可以榨油,还可以炒、炸、煮食,制成花生酥、以及各种糖果、糕点等。

花生还是传统婚礼上必不可少的利是果,寓意着多子多孙,儿孙满堂,预示两个相爱的人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象征着完美的爱情,多姿多彩的生活,妙趣横生的花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早起空腹吃几粒花生,坚持半个月,这4个好处也许“不请自来”

1、补血补气

花生是补血补气的绝佳食物,尤其是带有红皮的花生米,花生米的红衣是一味中药材,具有补血益气的功效。

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有时候每一个月都会来月经,此时便会丢失一些血液中的铁元素,容易出现贫血,手脚冰凉的情况,早上起来空腹吃点花生可以有效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状况,使得面色红润,手脚温暖。

2、养护胃部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纤维,可以起一定的养胃的作用。花生中还含有丰富的磷脂,磷脂是泌酸黏膜酸中的主要成分,可以保护胃的黏膜屏障,对于胃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适量的蛋白质可以中和胃酸,适量的脂肪能够刺激小肠黏膜分泌出肠促胰胃液素,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所以,每天早上空腹吃一小把花生有利于养胃,改善胃部不适的症状。

3、帮助减肥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摄入之后能够使人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对于减肥有一定的好处。

花生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利于人体的日常活动和新陈代谢的加快,它所含有的维生素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加快肠胃消化速度,使体内堆积的油脂和毒素通过人体的代谢排泄出去,减少体内的热量和毒素造成的臃肿肥胖症状的出现,对减肥有一定的帮助。

4、缓解便秘

花生可提供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较高。其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润肠通便,适当食用,可以缓解肠燥便秘。

但是花生不可过量进食,过量食用则增加胃肠负担,可能还会加重便秘的情况,便秘患者应适当吃花生。

吃花生的注意事项,你了解多少?

1、控制食用量

正常情况下,每天可以适量的食用五十克到一百克左右的花生,因为花生虽然可以补充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但是本身也含有植物脂肪,食用过量也会引起消化道的负担,影响身体的健康。

2、发霉花生不要吃

花生非常容易受潮发霉,从而产生致癌性非常强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种毒素耐高温,煎、炒、煮、炸等烹调方法都分解不了它。所以一定要注意不可吃发霉的花生米。

3、适宜人群

适宜营养不良,食欲不振,咳嗽之人食用;适宜脚气病患者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缺少者食用;适宜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之人食用;适宜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食用,能提高儿童记忆力,有助于老人滋补保健。

4、禁忌人群

花生含油脂多,消化时需要多耗胆汁,故胆病患者不宜食用;花生能增进血凝,促进血栓形成,故患血黏度高或有血栓的人不宜食用;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食;

内热上火者不宜食用,因花生性燥,能使口腔炎、舌炎、唇疱疹、鼻出血等更加重,长久不愈;跌打损伤者不宜食用,因花生中有一种凝血因子,可使血淤不散,加重淤肿。

花生的最佳吃法,建议尝试一下

花生最常见的吃法是水煮和油炸,比较而言,水煮远远好于油炸。花生带壳煮或煮花生仁均可,可放少许盐、花椒、大料调味。水煮最能保住原有营养,且容易消化。

油炸花生虽然吃起来香,但破坏了花生富含的维生素。而且,花生本身含油量就不低,油炸会使脂肪含量更高,还容易上火。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款食疗方:

1、醋泡花生辅助治疗高血压

将花生米浸泡在醋中,一周后即可食用,每天早晚各10粒左右;

2、花生炖猪蹄缓解便秘

花生米3两,猪蹄1只,炖汤食用。每天食用一餐,可连续食用一周;

3、花生大枣蜂蜜水润肺补脾

将带红衣的花生米、大枣、蜂蜜各30克一起煎水,煎好后可喝汤、吃枣和花生,每日2次,连服5—7天,对慢性支气管炎,久咳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4、花生炖鲫鱼缓解浮肿

花生米60克、鲫鱼1条共同煮汤,加少量酒调味,对营养性浮肿的人有缓解作用。

5、花生煮水保护嗓子

取带红衣的花生米80克,用水煮熟,吃花生米、喝汤,每天食用1—2次,对声哑失音有一定疗效。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