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25日 11.8°C-16.8°C
澳元 : 人民币=4.73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2023-03-02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1964年底,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需要,更好的统一政令,统筹管理、建设水利设施,国家对河北、山东两省省界进行了调整,以卫运河和漳卫新河为界,河左岸为河北省、右岸为山东省。

按照惯例,以河为界就是以河流的中心线位置为界。但是如果看现在的地图,会发现在一些地方卫运河河道两侧却并非这样,而是在河西仍有山东之地,同样在河东也有河北之地。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1

位于卫运河西的称钩弯、童庄两村,以及罗头、冀浅村两块区域

比如在馆陶县南部的卫运河段,河流以西有称钩弯、童庄两个村庄属于山东省,在馆陶县中部前罗头村的卫运河以东有一块区域属河北馆陶县,冀浅村的卫运河以西区域却属于山东省。此外山东省临清市、武城县也拥有着卫运河左岸的区域,此类状况在卫运河两侧还有很多。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2

临清市与临西县界,可见在卫运河两侧也是互有对方的土地

为什么在这些地方并没有按照河中线划分呢?

其实,在调整省界之初,是的确是以河道中心线为界的,只不过今天的河道已不是当时的河道了,也就是说河道的位置和形状发生了变化,而行政区划调整是大事,所以不能随着河道改变一点就随时进行调整,因此就出现了“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的现象。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河道位置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

卫运河原本是条弯曲之河

卫运河是1946年之后,对馆陶县徐万仓村漳河、卫河汇流之后,到德州四女寺一段河道的称呼,在那之前的明、清两朝,均称之为卫河。卫河是河南省漕粮入京的通道,是当时漕运河道“六漕(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浙漕)”之一。由于有着这个重要作用,卫河在漳河汇流之后的下游河段就被设计成了弯弯曲曲的形状。

同样的距离,走直线最短,河流成直线状,其开凿和运行都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古人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为何他们会舍近求远、不走直线?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3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卫星图,可见弯弯曲曲的卫运河

就是一个目的:增加河道的长度,降低河床坡度,调整水位落差。

卫运河及其下游河段南运河的尽头天津海拔仅3.5米,而卫运河的源头馆陶县徐万仓村海拔在40米左右,更别说卫河、漳河的上游是山地,海拔在百米至几百米以上。这就造成卫运河、南运河水系的河道虽然不算太长,但是海拔高差却很大,这样的地势会使河水湍急、存不住水,既让下游的天津防汛压力极大,又不利于需要平缓水流和充沛水量的漕运。

于是古人就采取了通过弯曲河道延长河流长度,减少河流落差的办法,达到减缓水流、保障漕船运输的目的。清朝刑部尚书姚文然对此解释:“水性直下,则上流易涸,曲则滞流。故谚谓‘三湾抵一闸也’”。水流如果直来直去的话,上游的水会很快流光,但把河道弄弯曲就可以留下水流,于是在民间就有“三湾顶一闸”的说法。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4

罗头村、冀浅村附近的卫运河裁弯取直,分别为地图、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和今天的卫星图对比

1964年底冀鲁两省调整行政区划,以卫运河为省界,当时的卫运河仍然是这种弯曲的河道,省界当然也是弯曲河道为准,弯弯曲曲的。不过,随着“一定要根治海河”工作的不断推进,为了顺畅排水,采用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把这些弯曲的河道“捋直”,也就是“裁弯取直”工程,人工将弯曲河道距离最近之处直接挖通,把原来的弯曲河道废弃。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5

临清及临西之间的裁弯取直对比

像上面所说的童庄段、罗头段、冀浅段以及临清、武城段的卫运河道均进行了这样的裁弯取直,也就使原位于卫运河左岸的区域到了河道右侧,或者是原本位于右岸的区域到了河道左侧,虽然这些区域与河道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其归属上并没有改变,也就有了河北和山东两省分别在河流对岸也拥有区域的情况。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6

故城县、武城县之间的裁弯取直对比

童庄村和称钩弯两村位于卫运河以西的原因是一样的吗?

在馆陶南部的童庄村和称钩弯村能够在卫运河以西的情况还是有所区别。童庄村是因为上面所说的河道“裁弯取直”造成的,但称钩弯村一带的河道却没有进行过这项工作,它又是如何形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呢?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7

童庄村所处的裁弯取直之后的河弯

这和治理卫运河时推进的另一项工作有关,那就是把河堤内的村庄搬迁至堤外。1973年,馆陶县共搬迁村庄19个,其中有吕庄村为全迁,徐万仓、路庄、孙庄、陶北、社里堡、前罗头,后罗头、冀浅、东徐村、康庄、颜窝头、马头、毛圈、刘圈、铺上、滩上、前符渡、申街等18个村半迁。

此时称钩弯村已归属山东省,其搬迁具体的时间没有找到,但卫运河治理是个统一的系统工程,想来应该和馆陶县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它既然已属山东省,为何却迁到了卫运河以西,其搬迁的位置所在不应该已经属于河北省了吗?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8

称钩弯村搬迁前后卫星图对比

在今天的称钩弯村位置上,最早是“称沟弯水文站”,该站于1952年设置于在卫运河东侧的称钩湾村,1959年水文站迁到河西,1963年卫运河洪水过后,称钩湾水文站迁至南馆陶,称为“山东省水文总站南馆陶水文站”。

由于1964年12月5日《河北省邯郸专员公署 山东省聊城专员公署关于调整两专区边界行政区划交接的意见》第九条规定:“南馆陶卫运河大桥(正在施工)、北馆陶卫运河大桥、秤钩湾水文站、卫运河航运港,系山东省管理的建筑物和设置的单位,当前仍属山东省管理”。

因此不管是称钩湾水文站原址,以及其后来搬迁到南馆陶的水文站,也均属山东省管理,称钩弯村从河堤内迁到堤外时,就迁到了称钩湾水文站原址之上了。从这一点看,山东省在卫运河以西的童庄和称钩弯两个村形成的原因还是不太一样的(注:童庄村也经历过搬迁,不过是搬迁到裁弯取直之后的河弯里,仍可视为是裁弯取直形成的)。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冀鲁以河为界,为何还有“河西有山东之地,河东有河北之地”现象 - 9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