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3日 14.1°C-16.0°C
澳元 : 人民币=4.82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祛湿“开关”,打开就能排湿毒,无湿一身轻

2017-05-15 来源: 脉脉养生 评论0条

点上面“脉脉养生”……

疾病查询、健康指导、养生经典、有病不求人


很多人会觉得怎么睡都睡不醒,头发、脸上很容易出油,大便黏腻总像排不干净,没有胃口,还比较胖……一张开嘴看舌象,会发现,舌苔很白,舌头两侧还有齿痕,这个就是典型的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千万不要小看湿气重,它会对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中医认为,脾健,湿自化。所以祛湿重在健脾,我们可以通过打开下面的这些祛湿“开关”,来健脾祛湿气。

祛湿化痰开关 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功效:对脾胃两大脏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的主要穴位,并有调和、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祛湿“开关”,打开就能排湿毒,无湿一身轻 - 1

取穴:丰隆穴,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利湿健脾开关 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功效: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取中脘为主进行调治。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祛湿“开关”,打开就能排湿毒,无湿一身轻 - 2

取穴: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方法:用指端或掌根顺时针揉按2-5分钟。



调脾化湿开关 调理脾胃、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功效: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疏风化湿、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的作用。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祛湿“开关”,打开就能排湿毒,无湿一身轻 - 3

取穴: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该穴5-8分钟,至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泄湿排热开关 清热利湿、调大肠气血

功效:曲池穴是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以清利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湿热”引起的荨麻疹、急性胃肠炎效果很好。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祛湿“开关”,打开就能排湿毒,无湿一身轻 - 4

取穴:曲池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方法:用大拇指指腹点揉该穴2-5分钟,也可四指并拢拍打该穴至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体内湿气重身体七大部位最受伤

湿气称得上是“万恶之邪”,遇寒则成寒湿,遇热则成湿热,遇风则化为风湿,这三种“湿”侵入人体,易导致消化道、泌尿系统以及皮肤等多个部位的问题。

1消化道:影响食欲,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 

2泌尿系统:体内湿气重,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出不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3皮肤:湿气过大会刺激皮肤大力散热,负担加重,免疫力随之降低。因此,痤疮、皮炎、湿疹、癣都会不请自来.

4关节:湿气侵入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固定。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祛湿“开关”,打开就能排湿毒,无湿一身轻 - 5

5头部:湿气侵入头部,则出现头晕、犯困、头重如裹。

6胸腹部:湿气滞留胸腹部,则出现胸闷、胃胀。

7下肢:湿气往下走,可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症状。

湿气重不重看看这些来辨别

★ 一看形体:

中医望诊中有“肥人多痰湿,瘦人多虚火”,偏胖者多为阳虚、痰湿体质。

★ 二看舌头:

湿热者常见舌红苔黄腻,寒湿者为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

★ 三看大便:

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圆柱体、很通畅的,便后用一两张手纸就能擦干净。一旦发现大便稀薄、黏腻、不成形,且容易粘在便池难以冲走,也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就可能是有内湿。

★ 四看起床状态

有些人早上起床后,会觉得很困、头沉,像有什么东西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而且痰多,即说明体内湿气较重。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祛湿“开关”,打开就能排湿毒,无湿一身轻 - 6

★ 五看平时状态:

户外湿气一大,就觉得胸闷气短、身体沉、懒得动、不清醒,吃饭时没胃口。中医讲“湿气如裹”,一种被包裹着,动不了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用水洗过但没干的衬衫那么别扭。


看完这篇文章,终于知道,原来湿气还能够影响到身体这么多的部位,看来湿邪不除,身体难安。所以,一定要用好我们身体上的祛湿开关,快和家人一起,打开它们,排出湿毒,无湿一身轻!


关注脉脉养生可查询下面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儿发烧、小儿腹泻、夜啼、小儿推拿、小儿常识、腰痛、男科、补肾食疗、强腰锻炼、腰间盘突出、背痛、腿痛、颈椎病、肝病、养肝、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妇科、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发、脱发、丰胸、美容、皮肤病、胆结石、咽炎、痛风、牙痛、打呼噜、口腔溃疡、鼻炎、眼病、手脚、感冒、咳嗽、失眠、痔疮、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血管、癌症、食物属性、补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湿气、经络、中成药、打嗝

诊断:辩证、背诊、面诊、痘痘、月经、舌诊、青筋、汗诊、目诊、指甲、肚脐(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滚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胆经、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点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content@sydneytoday.com。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