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传奇首页
游戏我的天下首页
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6日 9.2°C-12.4°C
澳元 : 人民币=4.79
悉尼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2022-04-25 来源: 精英说 原文链接 评论6条

最近,奥密克戎四处攻城略地,很多人被迫隔离在家,收入锐减,生活有如段子里写的:房东叫我交房租,银行叫我还贷款,国家叫我在家睡觉,政府叫我不要营业,小区叫我不要出门,全国都在喊加油,但是钱从哪里来,大家没有说。

现状已经很难了对不对?但有专家讲,今年难,明年绝对更难,全球的经济要到2023年10月以后才会陆陆续续地好起来,苦日子还在后头,大家一定要有所准备。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1

图片来源自网络

如何准备?企业的打法是壮士断腕、“开猿节流”,于我们个人,也是时候精打细算了,而如何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科学省钱,让财富更好的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学习。

B站上有一部名叫《金钱与我》的纪录片,摒弃了以往同类作品或晦涩、或空泛的理财建议,转而把路线图式的攒钱攻略放在普通人身上实践,通过生动讲述6个爱尔兰家庭的故事,告诉我们如何技巧性的存钱,如何更好的做消费决定,非常接地气,说姐在此隆重推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2

图片来源自豆瓣:纪录片《金钱与我》

01 以终为始,明确自己的理财计划

一周点3次以上外卖,一天喝2杯外带咖啡,一次度假给孩子准备N条短裤;买东西只看牌子不看价格,有点闲钱就想为亲人做点什么,看见有打折就按捺不住屯一堆没用的东西;整日忙于工作和孩子,无心打理钱财,挣多少花多少,对生活缺乏长远规划……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3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看到这一长串发生在爱尔兰人民身上的花钱陋习,读者有没有怀疑,自己的生活被偷窥?是的,片子里研究消费行为的专家特意做了一个试验:

让受试者计算1000欧元存入银行后在5年、10年、15年、20年内的增长,以及这笔钱款加上每年的利息和每年再多存入1000欧后,在10年、20年、30年、40年内的增长。

最终发现在给定的利率下,单纯1000欧元在5年、10年、15年、20年内的增长受试者都能估算的很准确,但是加上每年的利息和每年多存入1000欧,受试者对其在10年、20年、30年、40年内的增长收益估计远远低于实际收益(低了近一半)。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4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由此可见,尽管我们都知道应该存钱以备不时之需,都知道投资时间越长,涨幅就越大,但我们并不理解财富是如何增长的,通常因为低估金钱的收益而缺乏长期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嘴上一直说要存钱,身体却一直不行动。所以,首先给自己一个必须要存钱的理由吧,就像片子里的主人公们那样:

寅吃卯粮的6孩妈妈想攒下3500欧元,带全家去海边为大女儿举行婚礼;房地产崩盘后的负资产家庭想存下6万欧置换房产的首付,好为捉襟见肘的生活解套;60岁出头的创业女性想为自己存一笔养老金;及时行乐的情侣想安定下来,买套房子,而按他们的住房需求,至少需要存下3万欧元的首付款;入不敷出、马上要迎来二胎的小夫妻想早日实现收支平衡;月光的双职工夫妻想为3个女儿存一笔大学基金。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5

图片来源自豆瓣

只有有了这些明确的理财目标,人才会有动力去克服眼前的困难,改变现状,主人公们虽然对理财一窍不通,但不约而同都想到了请专业人士来帮忙。

02 整理账单,让账单可视化

现在跟很多人谈理财,相信除了目标感不清晰,更大的困难是:钱在哪儿?很多人真的就像片子里的三孩夫妻抱怨的那样,“我们没有大手大脚,我们知道自己挣了多少,但不知不觉钱都花完了。”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6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的确,在如今非现金支付已经成为主流的时代,支付过程太过简单,消费的细节常常被大脑忘记,所以,理财专家每接到一个新的case,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收集整理客户过往的消费账单,看看他们平时的钱都去了哪:

6孩妈妈只知道她花了太多钱在外卖上,却并没有注意到每年需要为1000欧元的民间借贷支付573元的高额利息,以及为自己迷恋的名牌支付超高的品牌溢价;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7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负资产家庭只心疼房子租金不够还房贷,却没发现自己每从信用卡里提现20欧就会产生2.5欧的费用;创业女性给美国的亲人寄价值仅2.99欧的蛋糕,就需要额外花8.99欧的邮费;情侣花三四欧买一杯外带咖啡看起来不贵,但架不住一天买两三杯,一周就要六七十欧;

马上要添丁进口的小夫妻也意识到过度屯物,买了太多不该买的东西,但却对每人每年花5618欧的巨额、过度保险费无感;三胎月光家庭的浪费,其实不止他们能看到的冰箱里坏掉的食物,还有看不到的,信用卡里3000多欧的欠款每月会产生100多欧的利息,以及在亚马逊iTunes、苹果音乐商店里的消费……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8

图片来源自豆瓣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浪费细节一条条铺陈开,一笔笔累积起来,给人的震撼还是蛮大的,说姐看了纪录片,随即把自己近半年的手机支付账单简单捋了一遍,就有了两个惊人的发现:每月都有一条19元的不明原因扣款,后来经查证,才知道是自己一年前为了看一部电子书在某内容APP开的会员,19元/月,已自动扣款12个月,如果不及时发现还将一直扣下去;还有水果的消费竟然比蔬菜和粮油消费之和还高,这饮食结构的确太不合理了。

读者不妨试试把自己近半年的手机支付凭证整理在一张Excel上,结果保证会让您长叹一声,emm。

03 优先解决债务问题

6位主人公的账单里最触目惊心,也最让人感到不值得的一类浪费,是因欠款、信用卡提现或逾期等产生的费用,这类花销首先无益于我们改善生活品质,其次有可能将我们拖进万劫不复的债务泥潭,因此专家建议优先解决债务问题。

6孩妈妈收入不稳定,生活青黄不接时用点贷款不是问题,问题是不能走民间借贷这条路,来看看其与信用卡、银行的利率差别: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9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同样借1000欧元,民间借贷需要还1573欧,信用卡需要还1200欧,银行只需要还1077欧,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后,重新制定了餐饮计划,减少外卖次数,在手头有了100欧的余钱后去信用合作社开了户,从此,只消承担6.1%的贷款利息。

以上是合法的民间借贷,仅合法的贷款利息已经让人窒息,更不用说国内部分所谓的小额贷款公司,假“民间借贷“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明面上跟你签合法的借款合同,暗地里伪造虚高的银行流水,单方面认定你违约,然后要求你立即偿还借款。

在你无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又介绍你跟别的贷款公司签订新的虚高借款合同予以平账,借此一步步抬高借款金额,最后软硬兼施,要么恐吓、要么提起虚假诉讼,以实现侵占你财产的目的。回到纪录片里,如果说单亲妈妈每年借1000欧元用作周转是生活所迫,那负资产家庭随意且频繁的从信用卡提现则是彻头彻尾的手欠。

按照爱尔兰金融机构的惯例,当你从信用卡提取现金,信用卡公司不是给你6周的延期偿还,而是当天开始收取利息,除此之外,在用介绍性优惠吸引你之后,很多信用卡会收取不同的取款费用,从13-23%不等。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10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国内信用卡也有类似的规定,提现时一般会扣除1-3%的手续费,提现的金额按照日息万分之五计算利息,并且是按月计算复利。此外,国内因为移动消费互联网更发达,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贷产品比之银行信用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用它们提前入手自己心仪的商品,方便是真方便,但大家知道逾期的后果吗?

花呗逾期利息是按当期未还款金额的万分之五按日收取的,京东白条是按当期未还款金额的万分之三按日收取的。也就是说,如果逾期未还金额是一万元,花呗每天会收你5元的罚息,京东白条每天会收你3元的罚息。所以,对于不是用作生产的资金缺口,专家一再强调,非必要不借贷,非紧急不提现,若使用,请只在大笔购物上,不要用在每天的日常消费上,在收利息之前就计划还清,高效还清,越快越好!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11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04 合理制定短期生活预算,树立长期理财信心

大量的研究表明,非现金支付方式,除了容易让人忘记钱都花哪儿了,还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行为本身:当采用现金支付时,由于支付和消费的联结非常紧密,大家更容易意识到,消费使人失去金钱,即使金钱与商品是等量交换,人们也更多地体会到损失带来的痛苦,产生支付疼痛,这种支付疼痛使得大家不轻易购买商品。

而当采用非现金支付时,由于支付和消费的联结更加松散,大家更多体会到的是消费给自己带来的收益,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同时也失去了金钱,从而产生了消费愉悦,这种消费愉悦促使我们更多消费。所以片子里专家不止一次建议客户,“把信用卡锁起来,把一个月的钱装在信封里”。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12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当然国情不同,现阶段要放弃手机支付,回到现金交易的时代,对国人显然不现实,所以可行的办法是,把日常消费账户与储蓄账户分开,让手机支付只和日常消费账户关联,然后以周为单位做好短期生活预算后再向消费账户里存钱。一句话,避免过多流动资金在手头随意消费。对外集中采买,专家建议提前写下购物清单,按需购买,这样不至于被超市的折扣、导购员的促销话术吸引,轻易买下自己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

在网购更多的国内,我们其实需要在付款环节增加更多的仪式感,来抵抗无处不在的物质诱惑,比如对于非紧急商品,可以让购物车凑到一定的数额再付款、每周选个固定的时间来付款等等。如此抠抠搜搜,无法随心所欲买自己想买的,吃自己想吃的,长此以往,影响多巴胺的分泌,生活没有乐趣了怎么办?

定期给自己的消费复盘!马上要迎来二胎的那对夫妇原本每周要花255欧在杂货上,当放弃信用卡、严格按预算生活后,发现每周只花100欧也能过的挺好,当即动力十足,表示“今天的练习很好,我很享受”。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13

图片来源自纪录片《金钱与我》

通过复盘让自己感受到节约带来的奖赏,让自己体会到内啡肽带来的幸福感,才更容易树立长期理财的信心。另外,理财专家也格外强调,节流不是要人放弃物质享受,而是适当的改变原来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针对6孩妈妈的名牌情结,主持人做了一个试验,撕掉产品标签,让其鉴别价值4.95欧的名牌玉米片与2.49欧的超市自有品牌玉米片,结果她傻傻分不清楚。后来,测试黄油、茶等日常消费品时,结果也是一样,品质差不多,价格却相差40%,如此看来,我们真的不必对品牌那么忠诚。

专家也没有让创业女性停止给美国的亲人寄东西,而是让她缩小礼品包装,减轻重量,将礼物控制在半公斤以内,如此可以节省50%的邮费,另外给了她一本日历,让她在特殊的日子为亲人寄去更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以此控制寄包裹的频率。

情侣的咖啡消费,从外带改为速溶后,从原本一天10欧的花销变为一杯10分,原本上班打的一周需要100欧,现在骑公共自行车,包年只需要20欧,当主持人问及骑自行车上班的感受时,他们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看都柏林感觉很棒”!

行为学家深度探访6个爱尔兰家庭,你存不下钱的根本原因在这里?(组图) - 14

多么乐观!说姐真的学到啦,当高歌猛进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不妨也换个角度,从细水长流的日子里寻找别样的美好吧,比如:给家人买水果,车厘子是很香甜,但樱桃更多汁;和朋友聚会,海底捞服务是很极致,但在家DIY火锅更自在;给孩子报班,真人直播课是很贴心,但AI课趣味性更高……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6)
玻璃心又森七七
玻璃心又森七七 2022-04-25 回复
人活一世 能赚能花才是福气 存那么多钱干嘛?等老的时候老二软掉的时候才开始风流吗?行乐要及时啊
小w酱
小w酱 2022-04-25 回复
非常有理!下次找机会去看!
谢谢谢谢佐辰
谢谢谢谢佐辰 2022-04-25 回复
点赞
颜小小瑜
颜小小瑜 2022-04-25 回复
记录每一笔明细更重要
水煮小白菜124
水煮小白菜124 2022-04-25 回复
理财规划很重要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分享新闻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info@sydneytoday.com 商业合作: business@sydneytoday.com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news@sydneytoday.com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